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本研究组已经建立的LC-MS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研究Beagle犬灌胃、静注给予槐果碱后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两种给药方式下槐果碱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基本一致,分别为(2.75±0.17)h和(2.28±0.10)h;研究还表明,该药吸收快、体内分布快,Beagle犬灌胃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5.28%.

  • 标签: 槐果碱 HPLC-MS BEAGLE犬 血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动脉梗塞模型制作.方法:结扎脑动脉环发出的筛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结扎前30分钟、结扎后6小时,查血清AlP、CK32例,对照组8例,除未结扎动脉血管外,其它同实验组,处死动物取大脑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结扎6小时,ALP、CK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脑组织正常6例,轻度损害2例,实验组则重度损害6例,轻度2例,中度22例.结论:结扎大脑动脉环发出的大部分血管,从酶学变化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均证实可造成大脑不完全性缺血模型.

  • 标签: 脑梗塞 脑缺血 疾病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Beagle犬局部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4只1岁龄健康雄性Beagle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每组各6只;其中各照射组左心室前壁行单次20 Gy调强放疗。对全部犬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和CMR检查,计算18F-FDG摄取增高区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面积。全部检查结束后1周处死实验犬,取心脏进行Masson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心肌18F-FDG几乎不摄取,照射后3个月即可见犬心肌18F-FDG摄取增加,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的心肌SUVmean分别为5.90±1.31、4.66±2.21和3.21±0.82,与对照组(1.13±0.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1,P<0.05);照射组18F-FDG摄取增高面积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F=195.74,P<0.01)。CMR示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心肌灌注降低、进行性纤维化加重;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增加(F=15.479和16.908,均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F=63.715,P<0.01)。Masson染色发现照射后心肌纤维化进行性加重;电子显微镜检查示照射后心肌线粒体变性肿胀,线粒体数量进行性减少。结论照射后局部心肌18F-FDG摄取增高对于RIHD的危险性有预测价值,18F-FDG PET/CT显像能早于CMR发现RIHD。

  • 标签: 心脏 辐射损伤,实验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作者对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萘丁美酮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口服40mg/kg/d和20mg/kg/d的动物,其行为、精神状况、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血液学、生化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160mg/kg/d和80mg/kg/d的动物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刺激症状,有的甚至出现溃疡、出血、穿孔死亡。故向临床上提供参考剂量为成人每日1g。

  • 标签: 萘丁美酮 溃疡 出血 穿孔 胃肠刺激
  • 简介:2004年1月9日14时,吉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吉林省航道管理局报告,该单位18名职工在共同进餐后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已送至医院住院治疗。接到报告后吉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迅速组织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取证。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分析判断,同时依据实

  • 标签: 狗肝 食物中毒 卫生监督 饮食卫生 维生素A
  • 简介:《我因思爱成病——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这本书是作者李兰妮此前已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续篇。作者持续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 标签: 医生 精神疾患 抑郁症 现代化 作者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和组织学评价牙周手术后探针进入牙周组织的程度。研究对象为4只比格犬,共制备38个三壁骨袋,并保持3个月。随后,对其中26个骨袋进行牙周手术(手术组),其余12个骨袋作对照。分别在术后第4、8、12、16周处死动物,处死前即刻用银根管探针代替牙周探针置于龈沟内并固定于牙面。将组织块制成切片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其指标如下:探针尖端位置与结合上皮根端的关系、新结合上皮的长度、结合上皮根方结缔组织附着的平均长度。结果表明,术后4周时手术组和对照组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的根方一1.37±1.73mm和-0.20±0.15mm;术后16周时,两组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的冠方0.58±0.3lmm和0.40±0.20mm。术后4周和8周时手术组新结合上皮的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术后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结合上皮的长度分别为0.73±0.60mm和1.19±0.02mm;8周时分别为1.77±0.52mm和2.15±0.00mm。新生结缔组织的长度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至少在术后2个月内不应进行牙周探诊;如果在此之前探诊,探诊力可能会损伤软组织一牙齿之间的联系。

  • 标签: 牙周组织 手术后 针尖 结合上皮 显著性差异 牙周探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因思爱成病——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这本书是作者李兰妮此前已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续篇。作者持续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 标签: 医生 精神疾患 抑郁症 现代化 作者
  • 简介:《我因思爱成病——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这本书是作者李兰妮此前已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续篇。作者持续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 标签: 医生 精神疾患 抑郁症 现代化 作者
  • 简介:目的分析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猫上皮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阳性结果,对其他气传变应原的反应性,并进一步探讨环境接触与其相关性。方法总结102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叶7种气传变应原标准化试液进行的皮肤点刺试验;分析、猫上皮变应原的皮试结果及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的比例;并根据是否有环境接触分类,比较各组在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上皮变应原皮试阳性占13.80%,猫上皮阳性占6.95%;且98%以上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尤以合并粉尘螨、屋尘螨阳性居多。其中21.93%和26.32%环境接触/猫的变应性鼻炎相应/猫上皮变应原皮试阳性;无环境接触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2.78%和6.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上皮及猫上皮的阳性率位居前列,其中绝大多数合并其他气传变应原阳性。鉴于环境接触对、猫上皮过敏的高危险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饲养、接触宠物。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环境暴露
  • 作者: 李宛珈 黄志锋 朱惠清 刘洋 张蓉芳 李国平 徐蒙 郝创利 张淑萍 余咏梅 黄东明 任华丽 孙兴 孙云 马金海 李晓鸾 孙宝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广州510120,甘肃省人民医院哮喘防治中心,兰州730013,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国际医疗部儿科,兰州730050,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都610014,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呼和浩特01003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苏州215127,潍坊卫恩医院检验科,潍坊261045,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昆明650031,中山博爱医院儿科,中山528405,北京电力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100073,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在我国开展多中心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对猫马皮屑的致敏分布特征调查,为诊治与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常见动物过敏原的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依托于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开展的全国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于2021年1至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14家单位的呼吸科、儿科及变态反应科门诊中共纳入2 122例诊断为过敏性疾病患者,同期从上述单位体检中心纳入22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所有纳入的受试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填写过敏性疾病调查问卷,并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系统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猫马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分析3种动物过敏原在不同疾病、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流行病学特征。使用χ²检验分析组间频率差异,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的分布差异,以及采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多组间的分布差异。并绘制条形图、韦恩图和雷达图展示致敏分布特征。因受试者漏填而产生的极少数缺失值在分析过程中已被剔除。结果2 12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男性占57.35%(1 217/2 122),女性占40.95%(869/2 122),存在1.70%(36/2 122)例患者的性别信息缺失。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年龄为9.0(6.0,28.0)岁,而健康对照组的年龄为29.0(13.0,39.0)岁,并分别存在1.7%(36/2 122)和0.9%(2/222)例受试者的年龄信息缺失。过敏患者组剖腹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1.4% vs. 17.6%,χ2=16.582,P<0.001)[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存在2.5%(54/2 122)和5.4%(12/222)例样本的出生方式信息缺失]。过敏性疾病患者报告父母双方均患过敏性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5.7% vs. 9.5%,χ2=65.171,P<0.001)。总体上16.4%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对猫皮屑致敏,10%和6%对和马皮屑致敏。猫皮屑在鼻炎、哮喘、结膜炎、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患者人群中的致敏率最高,为16.4%~21.6%,狗皮屑次之,为10.2%~15.2%。不同的动物致敏人群中,均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最高。猫马过敏原同时致敏的比例在10%~15%之间,任意两种或以上动物皮屑同时致敏的比例约为45%。动物过敏原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相关,尤以过敏性鼻炎合并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不同地区3种动物过敏原致敏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全国各省份中均以猫皮屑的致敏率最高。结论动物皮屑过敏原的致敏率显著上升,并以儿童和青少年最高。猫皮屑是最常见的动物源性过敏原,其次为。不同的动物之间由于其高度的同源性而表现出明显的交叉或共同致敏。

  • 标签: 超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E 流行病学 动物过敏原 共致敏
  • 简介:目的设计下腰骶部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中央突束缢的多重马尾束缢模型并致马尾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分析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在DRG内感觉神经元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n=18)随机均分成I组(假手术组)、Ⅱ组(对照组)和Ⅲ组(实验组)。Ⅱ组和Ⅲ组动物行多重马尾束缢(multiplecaudaequinaconstrictions,MCEC)48h后解除马尾压缢,同时Ⅲ组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PLGA)的纳米微球BDNF(15mg,内含有活性BDNF2.5mg)。术后1周、2周和4周分别取相应DRG行HE染色及BDNF的免疫组化分析,并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半定量评分。结果MCEC48h后持续观察4周,相比较Ⅱ组、Ⅲ组相应DRG神经元群体内BDNF免疫反应性更强且其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鞘内注射持续缓慢释放的BDNF纳米粒,在治疗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的模型中疗效明显。

  • 标签: 腰骶部 神经节 多发性神经根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