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罗尔斯一方面恪守自由主义的中立原则,另一方面又拒斥霍布斯式的“私人社会”,认为良序社会的正义原则及相应的制度是一种内在善,是公民应为之奋斗的共享的终极目的,两者形成了紧张关系。为了解释其张力,罗尔斯援引奥克肖特关于事业联合体和公民联合体的区分指出,有着共享目的的政治社会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共同体,而只是实践联合体(公民联合体),它相容于中立原则。但事实上,对于罗尔斯而言,中立原则和共享目的的和解依赖于更深层次的共享——对自由及其相关价值的共享。正是奠基于这两个层次的共享目的,政治认同得以确立,“稳定性论证”才得以完成。

  • 标签: 政治 社会实践 联合体 政治正义 共享目的 政治认同
  • 简介:一般史家眼中的《春秋》是一部简单的历史著作,可公羊家视阈中的《春秋》却是蕴涵“微言大义”的经学宝典。《公羊传》“义解经”,以为“义”之所在可从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来窥探。一方面《公羊传》有还原倾向,旨在探求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表现为尊圣宗经原道;另一方面又有生成倾向,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旨在阐述自己的政治、历史、道德理想。

  • 标签: 《春秋》 《公羊传》 以义解经 意图自觉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迁的发展大势和客观规律,从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多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将以最大的决心和最积极的态度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对共同挑战,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球治理与国际环境合作,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这些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 标签: 习近平 全球视野 生态文明 生态安全
  • 简介:在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59年下半年到1960年初,毛泽东逐步提出了"农业为基础"和"工业为主导"的思想。1960年初,"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完整表述,出现在国务院部委报告中。1961年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明确提出"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但全党认识程度和贯彻力度还不够。在全面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关键时刻,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最终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确立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独创性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为基础 工业为主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简介:本文尝试以台湾法鼓山的佛教社会福利实践为例,分析“法布施”在其创建前十年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意义。法鼓山自1989年以来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上卓有成效,而以佛教教育为核心的“法布施”是其佛教社会福利的主要平台。法鼓山“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基础,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和实体化教育、僧团教育和信众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法布施”体系,体现了都市佛教早期社会福利建设的若干特点:社会教育的介入性强,组织形式富有时代感、延续性和叠加性;实体化教育学术倾向明显,紧扣国际前沿,易于树立话语权威;僧团与信众教育之间相互补充,形成自下而上的独特组织结构。这些对大陆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 标签: 法鼓山 佛教社会福利 法布施 人间佛教 僧俗互动
  • 简介:义利之辨,既为儒家的传统论题,在现代的意义世界里,也能转出它新的生命和新的形式。论语时代发轫的这一命题,与墨学的对峙与交通,经过董仲舒、程朱一系的补充或补订,兀然在有宋一代朗现出新的气象。水心环绕此命题所下的补正工夫,即是其中的一案。《水心别集》卷三说“崇义养利,隆礼以致力”,到了水心晚年来了个大的转换,一方面仍是义利并举,另方面则是利先义后,谓之“成利致义”。比照横渠、朱子用“心”来统贯“性”“情”二观念,水心在“义”与“害”的链接间,寻到了一个大写的“利”字:利,既可以是“义”,也可以是“害”,犹一剑双刃,较之“心统性情”,它是“利统义害”。故,就结果言,水心说坦荡地展臂拥抱墨学,却恰好造成对先秦儒义本学统的彰显,与小程子辨明兼别、融通儒墨的理一分殊说,有不二之妙。

  • 标签: 道德与功利 义利之辨 德性论 一体两面
  • 简介:现实为皈依,史鉴今,是习近平历史观的鲜明特色和核心诉求。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习近平对历史教育与学习的地位与功能,对历史与历史知识的性质均做出了明确回答。温故知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鉴往知来,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历史必然;增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凝聚爱国主义力量;汲取治国理政智慧、获取精神激励等,构成了习近平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历史观 以史鉴今 不忘初心 唯物史观
  • 简介:作为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当代平等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最为著名的代表,罗纳德·德沃金将运气分为“原生运气”与“选项运气”,并认为可以通过虚拟保险市场这种思想试验将原生运气转化为选项运气。实际上,德沃金对选项运气与原生运气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同时德沃金通过虚拟保险市场将原生运气转化为选项运气的努力亦是不成功的。虽然如此,原生运气和选项运气仍是运气均等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析概念。

  • 标签: 资源平等 运气均等主义 原生运气 选项运气 虚拟保险市场
  • 简介:“指标生”即定向招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学校招生。指标生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平等化,无论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高低,各初中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高中。在这样一个精英云集的群体里,“指标生”在学习成绩、知识面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学生在原来的初中也曾经是人中龙凤,他们的成绩在班级乃至级部都是名列前茅的。可是进入高中后,在新班级往往排名比较靠后。这种落差让“指标生”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山东省实验中学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帮助“指标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 标签: 指标生 自信 积极心理学 优势
  • 简介:佛学中国化之一果——禅,乃肇始于菩提达摩东来首倡“借教悟宗”,复经二、三、四、五祖,及至六祖惠能,方臻于完成。其“独来独往”之行风、“直下承担”之习法,幸得百丈(怀海)马祖(道一)等倡扬,进而导致其后禅之“五家七宗”的兴盛。因此,如果说,正是六祖惠能将天上佛教拉到现实人间,从而开创“五家七宗”繁荣新局面的话,那么,此“通天达地”之梯(当为桥),则非马祖禅莫属。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禅宗。

  • 标签: 至道 拣择 马祖禅
  • 简介:科技促发展──邓小平科技发展观简论李东,王妍“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①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他一贯坚持的科技促发展的伟大思想。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的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呢?发展与科学技术是怎样一种关系?认真研究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

  • 标签: 科技发展观 科学技术 《邓小平文选》 促发展 邓小平同志 科技体制
  • 简介:庄子对语言有着深刻的洞察。在他看来,道超出了语言的范围,且语言时常会遮蔽大道,然而道又必须被言说,否则语言将走向沉寂与灭亡。所以。如何找到并运用一种能够言说大道即终极真理的语言,便成了庄子思想的重要问题。通过隐喻为特征的“三言”,庄子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创造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文本空间。

  • 标签: 真理 语言 庄子 隐喻
  • 简介:王夫之对于的诠解,吸收朱熹性情体用不二之说,特别重视礼乐制作之原在天道,礼乐与天地合德,礼乐出自人性之仁诸方面,不以礼乐为消极地约束人的行为的外在工具.他对荀子的性恶说、的"礼自外作"所作的批评,都以对礼乐的这一根本观点为基础.诠释是王夫之的整个经学思想的鲜明体现.

  • 标签: 礼乐 王夫之 理学 《礼记·乐记》
  • 简介:“四种三昧”是智频开创的天台止观实践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禅观理论。其中前两种三昧从修持上可说是一种“念佛三昧”。在智颧禅学思想代表作《摩诃止观》中,其“念佛三昧”都以法界、中道实相为系缘,体现了“实相念佛”的理论特色;其中智觊对自力与他力关系的看法也有独到见解。

  • 标签: 智频 摩诃止观 三昧 念佛
  • 简介:德治校的目的.是为了学校内部的和谐与发展.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时代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

  • 标签: 以德治校 时代精神 道德建设 法制建设
  • 简介: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可以看做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使得“存在”的意义经过“知性”的“范畴化”而失去其“实存”的生命本质,从而第一哲学与伦理学分离开来。但“实体论”在斯宾诺莎那里,“存在”的本质被置于“实存”中重新思考,而“自因”的“实存”作为神或自然的“自由”存在的存在论意义获得了肯定,因而人作为神的存在样态的伦理意义也能在这种实体论的存在样式中得到重新思考。因此,“实体论”作为“伦理学”不是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一个部分,而是其从存在论意义上对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之命题的原创性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第一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标签: 实体论 第一哲学 伦理学 生命 德性
  • 简介:道教教义思想建设,是当代道教徒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努力推进道教的教义思想建设,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道教在新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道教 教义思想 时代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