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朦胧诗作为诗坛上曾出现的具有一定影响的诗歌样式,它的美学追求具有三方面特点陌生化、个人化和民间化,探求朦胧诗的艺术旨趣和文学追求,是为了回顾和肯定它对我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

  • 标签: 朦胧诗陌生化个人化民间化
  • 作者: 李明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十九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它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创作体系,许多作曲家在音乐风格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寻求突破。正当他们在为此努力探寻的时候,法国的绘画界和文学界掀起了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印象主义音乐随之诞生,印象主义音乐的和声体系、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要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的描绘出他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幅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75年后蔡其矫,行动有了进一步的自由,下放干部,大都结束了农村劳动改造的生活,陆续回了城。但是,他在福州已经无家可归,省文联宿舍紧张,回城的下放干部,有家有室的,可分到路边的临时房,蔡其矫在福建一直是个单身汉,"文革"前长期住办公室,因为住所的原因,蔡其矫回不了城。福州回不了,就回到故乡泉州晋江的园坂村,那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小洋楼里。

  • 标签: 蔡其矫 舒婷 艾青 芒克 聂华苓 “朦胧诗”
  • 简介:中国诗人和评论家们对庞德式现代主义诗学的“误读”行为,与西方对自身的理解往往大相径庭,甚至会让当事人大跌眼镜。而恰好是这些对西方现代主义的种种“误读”,构成并决定了1980年代中国的文学生产,特别是围绕朦胧诗的种种争论的展开方式与方向。

  • 标签: 朦胧诗 误读 西方现代主义
  • 简介:"朦胧"诗人的创作实践与其理论表述是非常契合的,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建构起了一种独特的心理诗学观念."朦胧"诗派的心理诗学观认为,诗歌是心灵的舞蹈,是创作主体对其心灵及客观世界的审美观照、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在由文本、创作主体意念和客观世界所构成的审美张力结构中,强烈地突出创作主体意念在文本审美张力场中的作用.这既是"朦胧"诗派的主观心理诗学观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朦胧诗人区别于其他诗人的主要标志."朦胧"诗的主观心理诗学观念既与中外诗学传统有着紧密的历史继承性,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诗学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 标签: 诗学观念 创作主体 审美张力 诗派 创作实践 独特
  • 简介:《蒹葭》之美,意蕴只占其一。作为民谣,其吟诵之韵或更重于诗文之意。我们在欣赏《蒹葭》时,意蕴只是其一,切不可忽视音律中的情致。此外,《蒹葭》全诗文字多与“水”“草”有关,恰恰为我们从字形入手展开联想、鉴赏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 标签: 《蒹葭》 声韵 声调 字形
  • 简介: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80代初中国诗坛上出现的朦胧诗,有其共性的特征,比如对“自我”意识的追求,诗意的朦胧模糊,创作手法上大都采用暗示、象征、隐喻等,对之前的诗歌的批判性借鉴等;但如果具体到诗人,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抒情形象、独特的诗思,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我”的诗,朦胧诗的魅力正是在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显现出来的。

  • 标签: 朦胧诗 特征 共性 个性
  • 简介:小说本体论的认识究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可以从对'小说何为'与'何为小说'的回答中来衡量,这是一个方面的两个问题,牵涉到小说的功能、内容、形式,以及作家的问题,只不过出发点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其实就小说的存在而言,二者是一体的。就中国的情况来说,从班固到金圣叹,从金圣叹到梁启超,小说何为与何为小说的问题在中国自己的语境里似乎已经得到了理论的解决,不是吗?金圣叹和梁

  • 标签: 小说小说
  • 简介:文学作品是有特质的。作家王蒙这样描述小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是散文;被人突然推倒下水去,就是小说了。”我教学小说文本,主要从小说的特质来切入,进而引导学生切人文本,解读文本,瓦解文本。

  • 标签: 小说文本 特质 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 解读文本 王蒙
  • 简介:  昨夜有些轻微失眠.躺在床上就开始辗转,竟想起一个多年未见的女人.  我和她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一间破旧的茅草房里,那是她的家.她坐在炕沿上,袒露出肿胀的乳房,给孩子喂奶.阳光是从窗户飘进来的,阳光中可见悬浮的灰尘,也可见她散乱的头发,像阳光长了好多芒刺.在我面前她一点羞赧的痕迹都没有,孩子寻到乳头后安静下来,如同沉浸在一片汪洋的幸福中.……

  • 标签: 小说短篇小说 梦小说
  • 简介:本文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红极一时,争论不休的朦胧诗现象,从言、象、意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朦胧诗语言有意叙、短缺、重复三种模式及特点;意象特征有随意性、不定性、多层次、跨跳性强、喻意多情调的特点;意蕴特质是张扬贵族精神,粉碎盲目崇拜,在孤独和衷婉中寻索崇高的人文精神。

  • 标签: 朦胧诗 语言 意象 意蕴
  • 简介:文章在分析艺术想象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艺术大师的具体创作体验,探讨了通过偶然形式的启发(即朦胧的示意)开拓艺术想象力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标签: 艺术想象力 形象思维 形式 朦胧刺激
  • 简介:1荆去疾的生活里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床头柜上除了一本被翻阅得卷了边的《梅里美小说选》,还经常会有几本从街边书报亭买来的《小说月报》。那本《梅里美小说选》是盗版书,在荆去疾的印象里,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21
  • 简介:历史学家写小说化的历史,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他的小说不去冒充历史

  • 标签: 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历史
  • 简介:擦车儿子在县城工作,随潮流买了一辆豪华小轿车。当然这也榨干了在农村生活的老父亲的全部血本。高兴之余儿子破例把老父亲接到县城小住几日。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第一次坐上豪华小车而且还是自家车,嘴巴笑得一直就没合拢。每天站在阳台上笑嘻嘻地看着儿子载着孙子儿媳妇去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老父亲心中很是欣慰,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出息。雨过天晴,满身泥巴的车子停在小区楼下。二楼

  • 标签: 在阳台上 车色 对我说 染着 晕车药 情绪高涨
  • 简介:小说课》是著名作家毕飞宇的著作.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2015年《钟山》杂志上的专栏文章,也是他在南京大学给学生开讲座的讲稿.这些讲稿多是他对一些文本的分析.他想通过自己的解读和分析告诉读者(听众),别的小说家是如何写出“好小说”的.在这本书里,毕老师共对10篇经典文本进行了解读示范,他拨开文字的密林,让读者看到更多文字背后的秘密.

  • 标签: 小说 说课 学会 南京大学 读者 解读
  • 简介:《金瓶梅》在文体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量吸收并抄改了话本小说、公案小说等,形成了“小说中有小说”的独特文体现象,这些被移植的“小说”成为《金瓶梅》有机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要表明作者的创作主旨和意图。

  • 标签: 《金瓶梅》 文体特征 其他小说 关系新探
  • 简介:郁达夫以独具一格的情绪叙事模式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哀婉而又凄迷的动人故事,形成了与传统相悖而又傲然独立于"五四"文坛的小说文体——情绪小说,郁达夫可谓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作家。

  • 标签: 郁达夫 情绪小说 叙事模式 情绪
  • 简介: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被斥为"末技小流,不足为观",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越来越发现小说"虽为小道,亦有可观之辞"。到了宋元,小说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文人们对小说也开始重视起来;并逐渐发现了小说具有"补正史、广见闻、明劝惩"的社会功能,这不能不说是宋元人小说观念的极大进步,也确立了小说这一文体在宋元时期的长足发展。

  • 标签: 宋元 小说 序跋 小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