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评价75岁以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经皮心耳封堵术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成功接受心耳封堵术治疗的82例房颤患者分为高龄组(年龄>75岁)与非高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围术期并发症以及长期随访期间缺血性卒中、大出血等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围术期手术相关缺血性卒中(0比1.6%,P=0.768)及大出血发生率(0比1.6%,P=0.7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死亡、心包填塞等并发症。随访(25.9±15.9)个月,高龄组与非高龄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3.6/100人年和4.9/100人年,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5/100人年和0/100人年。与预期风险相比,高龄组发生卒中的相对风险较非高龄组降低更多(32.0%比25.0%);而非高龄组大出血相对风险下降更多(100%比56.9%)。心耳封堵术可能是老年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 老年 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耳封堵术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发生与心耳毗邻解剖结构及封堵器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3例2016年8月至2021年6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因心耳封堵术导致的延迟性心脏压塞并行急诊心包穿刺引流患者,随访时间(16±12)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术中及延迟性心脏压塞恢复后通过心房CTA,食道超声心动评估心耳及心耳封堵器周边解剖结构关系。结果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行心包穿刺引流患者13例,男性7例,年龄(72.1±8.3)岁,6例同时行冷冻消融治疗;患者心耳菜花型8例,鸡翅型5例;盘式封堵器密封盘直径(29.5±2.8)mm;10例患者心脏压塞恢复后复查心房CTA,8例锚钩贴靠肺动脉,1例锚钩贴靠左上肺静脉,1例锚钩同时贴靠肺动脉和左上肺静脉;除1例术后2 d死亡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与心耳毗邻肺动脉,左上肺静脉位置关系密切,与较大的封堵器及其锚钩有关。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延迟性心脏压塞 左心耳及毗邻解剖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行经皮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手术信息,探讨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方法采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房颤中心数据库(www.china-afc.org)中行心耳封堵手术的房颤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手术参数、手术并发症和术终心律状况。并将患者分为单纯封堵组和封堵+导管消融(一站式)组,比较两组的疾病特征、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最终纳入全国175家医院共2 001份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其中男1 178例(58.9%),平均年龄69.4岁,年龄范围29~91岁,阵发性房颤892例(44.6%),CHA2DS2-VASc评分平均3.7分,HAS-BLED评分平均3.9分;封堵器以Watchman封堵器(63.8%,1 276/2 001)为主,手术成功率98.9%(1 979例),手术并发症7.4%(148例),残余分流5.1%(102例),术终窦性心律63.4%(1 269例)。与单纯封堵组(1 075例,53.7%)相比,一站式组(926例,46.3%)的患者年龄较小[(65.3±8.2)岁对(71.9±8.7)岁,P<0.001]、阵发性房颤比例高[67.4%(624例)对24.9%(268例),P<0.001]、CHA2DS2-VASc评分较高[(4.0±1.5)分对(3.7±1.4)分,P<0.001]、HAS-BLED评分较低[(3.6±1.6)分对(3.9±1.2)分,P<0.001]、残余分流率较低[2.8%(26例)对7.1%(76例),P<0.001]、术终窦性心律比例较高[96.7%(895/926)对34.8%(374/1 075),P<0.001],而手术成功率[99.2%(818/926)对98.7%(1 061/1 075),P=0.27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近[9.7%(48/926)对9.3%(100/1 075),P=0.760]。结论近年来,我国房颤患者行经皮心耳封堵术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心耳封堵术联合导管消融手术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但可显著提高术终窦性心律比例。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导管消融 真实世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心房收缩功能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8例(对照组)和HCM患者38例(观察组)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来院后,均接受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纳入研究的受检者心房功能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LAV-mix、LAV-max、LAV-prep以及LA-SVa更高,LAEF更低,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可获取心房全面信息,在肥厚型心脏病患者心房收缩功能评价上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治疗效果的评估均具有一定的益处。

  • 标签: 二维超声心动图 肥厚性心肌病 左心房 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前国际上使用的主流心耳封堵器为Watchman(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和ACP(美国雅培公司),但这两种封堵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LAmbre心耳封堵器(中国深圳先健公司)是我国较早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心耳封堵器。本文就国产LAmbre心耳封堵器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及心房的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收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98例,并纳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并联合频谱多普勒及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详细评估其左心室及心房的结构及功能;同时记录所有受试者相关的临床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左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E/E'值、心房前后径、心房容积指数均明显增加,左心室及心房射血分数较正常对照组低,所有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可引起心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 标签: 2型糖尿病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技术
  • 简介:目的总结从心房顶部行改良心房-共同静脉吻合(心房上吻合法)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常回流(totalanomalouspulmonaryvenousconnection,TAPVC)的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心上型TAPVC17例,17例肺静脉均是经垂直静脉、无名静脉、右上腔静脉后回流至右心房,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中位数为1岁(40d~24岁);体质量中位数为12.5kg(3.1~31.0kg),全组1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合并卵圆孔未闭,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均采用心房上吻合法。结果手术死亡2例,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反复肺感染,死于呼吸衰竭。1例因术后急性肺水肿,二次手术重新开放垂直静脉延迟闭合治愈;2例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治疗一周恢复正常。无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平均3.5年,无吻合口狭窄和心律失常,发绀消失,活动耐力显著增加,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改良心房上吻合法治疗心上型TAPVC,手术暴露好、操作简单、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术后中期随访结果良好。

  • 标签: 外科手术 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常回流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二维、M型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心房(LA)构型及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61例,另设33名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皆同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M型和脉冲检查均正常),且无高血压病史。将6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M型超声心动图常规标准分为LA不大组(n=30)和LA增大组(n=31),再采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测量3组的LA构型指标[心房舒张期内径(LADd)、心房内径指数(LADi)、心房容积(LAV)、心房舒张期容积指数(LADVi)]及功能指标[心房射血量(LASV)、心房射血分数(LAEF)、心房排空指数(LAEi)、心房射血力(LAF)、心房灌注分数(LAF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不大组的多项LA构型指标均有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包括LADd、LADi升高,LAFF增高[(40.79±5.37)%比(37.68±4.56)%]。而LA增大组的各项LA构型及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LA不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M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LA不大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已发生LA构型及舒张功能异常;常规超声诊断LA增大患者,其LA异常进一步加重。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检查有助于检出高血压患者的早期LA损害,并评估其损害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左心房构型 左心房功能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拥有较高潜在的血栓栓塞风险,特别是脑卒中事件的发生,从而导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如何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成为众多专家研究的热点。心耳是房颤卒中血栓的主要来源,在非瓣膜性房颤 >90%的栓子来源于左心耳,瓣膜性房颤约 60%的栓子来源于左心耳。研究表明进行心耳封堵术可有效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 脑卒中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脂水平和室收缩功能均正常的心房颤动(A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血脂水平和室收缩功能均正常的64例Af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mg/d,共4周)和常规对照组(各32例),另选择同期查体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两组Af患者治疗前后血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f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其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脂水平尚无显著变化,但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已有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均<0.05),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均有更进一步显著降低(P均<0.01)且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1)。结论血脂水平和室收缩功能均正常的Af患者同样存在着炎症反应,Af患者在不伴有心力衰竭时也可以引起NT-proBNP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在抗炎的同时还能降低Af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且不依赖于其调脂作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炎症因子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心耳封堵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应用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本次研究,数字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4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较对照组76.47%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64层螺旋CT观察肺静脉和心房形态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选取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图像处理后运用3D成像及内镜技术对肺静脉、心房等解剖结果进行构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疾病开口大小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耳与左上肺静脉之间存在界嵴,形态可分为A型界嵴和B型界嵴,此外,界嵴与左侧上下肺静脉之间连接部位的关系亦存在差异,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界嵴明显突起;心房形态特征可分为突起型、凹陷性和平坦型,两组患者的心房顶部形态特征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清晰的构建肺静脉以及心房的形态结构,对于治疗房颤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肺静脉 左心房 形态结构 64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 对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参与心耳封堵术的20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根据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护理结果,探究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结果 这20例患者的手术非常成功,在术中、术后均无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反应。  结论  对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形式,能够使患者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和治疗过程,且不会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反应,可以推动手术的顺利进行,建议临床上广泛采用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形式,帮助患者完成手术期护理过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 围术期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房大小在冠心病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10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并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组,将其中40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将6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搜集资料,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房大小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及左心室质量等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心房大小作为一个常见影响因素,需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防治。

  • 标签: 左心房 冠心病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房颤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既往大量研究阐明了增龄、心房衰老与房颤的相关性。本文将系统从心房衰老的病理生理学角度,讨论其通过电重构、结构重构、钙稳态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的改变,调控房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针对以上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的特异性干预策略,望为房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房衰老 电重构 表观遗传 病理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对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的预测作用及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均进行CT检查,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出血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的首诊CT时间(≤3h)率、基底节内侧率、血肿密度不均匀率、中至重度脑萎缩率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脑出血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为中至重度脑萎缩、首诊CT时间(≤3h)、基底节内侧血肿、血肿密度不均匀(P<0.05)。结论脑出血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中至重度脑萎缩、首诊CT时间(≤3h)等,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及时行CT检查,可早期预测血肿是否增大,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血肿密度、出血部位等。

  • 标签: CT 脑出血 血肿 增大
  • 简介:房颤组中患者血浆BNP水平转律后明显下降,    血浆BNP水平与房颤、房内径具有相关性的机制尚未明确,持续性AF患者心房和心室水平BNP基因表达不同

  • 标签: 利钠肽 左心衰竭 心房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功能评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D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门诊长期就诊的无心力衰竭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糖尿病组;同时入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80名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量应变进行心房功能评估,评估标准依据2016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联合发布的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评估指南。收集患者和健康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心房应变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DD存在关联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心房功能对DD的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DD总发生率为21.8%(17/78),其中Ⅰ级DD占15.4%。心房平均管道功能下降与DD显著相关[F(3,74)=3.548,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心房峰值应变、心房平均储器功能、心房平均管道功能、房间隔管道功能与DD相关(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中仅心房平均管道功能应变与DD有关(OR=0.756,95%CI:0.637~0.896,P=0.001)。在整体人群中,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13.46%时,预测DD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5%;在糖尿病组中,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13.05%时,预测DD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3%;若结合整体人群的E/e’比值,在糖尿病组中,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6.19%、平均E/e’为12.73时,诊断DD的敏感度为77.0%,特异度为8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61~0.957,P=0.00)。结论通过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心房应变,评估心房管道功能,可能是检测早期DD的一个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左心房时相功能 左心房管道功能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舒张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SA)水平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心房血栓(LAT)形成的关系,评价其预测老年NVAF患者LAT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的180例老年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心房是否有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42例)和非血栓组(13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老年NVAF患者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白蛋白水平预测老年NVAF患者LAT形成的价值。结果血栓组患者房颤病程长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计数(PLT)高于非血栓组(P<0.05),SA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则低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心房内径(LAD)高于非血栓组(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显示,房颤病程和CRP是LA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A和INR是LAT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SA预测LA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95%CI:0.711~0.837,P<0.001)。结论SA与老年NVAF患者LAT形成密切相关,可将其视为1种LAT形成的预测因子,应监测患者SA水平以降低房颤患者卒中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白蛋白类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