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中截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受检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生化检验;根据促凝管中有无气泡分为2组,1组为参照组35例(促凝管分离胶内无气泡),1组为研究组35例(促凝管分离胶内有气泡)。对比两组生化检验合格率与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合格率方面,研究组100%(35/35),参照组100%(35/3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ALT、CK、Glu、TP和K离子等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方面,研究组(29.74±3.92IU/L、128.37±5.78IU/L、5.23±0.74mmol/L、73.37±4.28 g/L和3.90±0.18 mmol/L)同参照组(29.59±4.03IU/L、128.52±5.63IU/L、5.31±0.72 mmol/L、72.05±4.36 g/L和3.97±0.19 mmol/L)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过程中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并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太大影响,既可很好的保证各项指标的稳定性,还可保证检验结果合格率;可允许促凝管分离胶内少量气泡的存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健侧肢体出现镜像运动(mirrormovement,MM)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7例健侧肢体出现MM脑卒中患者按肌痉挛程度分为A组(轻中度痉挛组32例)和B组(重度痉挛组15例),全部患者给予抑制健侧肢体MM的同时,对其偏瘫侧肢体采用分离运动形式进行肌力、耐力、控制能力的训练;对2组患者于人选时采用Brunstrom评定法评测运动机能、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ModifiedAshworthScale,MAS)评测肌张力、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AmbulationClassification,FAC)、Bathel指数(BathelIndex,BI),治疗8周后再次评定,并根据治疗后MM是否被抑制进一步分组。结果A组治疗后14例患者健侧肢体MM被抑制(AⅠ组),18例不被抑制(AⅡ组),2组患者BBS、BI评分增加(P<0.01),但AⅠ的BBS、BI评分增加更明显,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B组治疗后4例患者健侧肢体MM被抑制(BⅠ组),11例不被抑制(BⅡ组),2组患者BBS、BI评分增加(P<0.01)。结论脑卒中健侧肢体出现MM影响平衡功能,抑制MM治疗结合分离运动形式的康复训练能抑制脑卒中健侧肢体MM的出现并对平衡功能及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出血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6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原则分两组,观察组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32例),对照组为临床常规护理模式(32例)。采用Fugl-Meyer和ADL评分表对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不存在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增高幅度较大,差异显著(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统计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脑出血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能有效提高生活能力,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在本院采用康复护理以后,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随机挑选60例患有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将其中的30例患者列为对比组,对患者进行普通的护理,将剩下的3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针对患有脑梗死偏瘫的患者,在本院采用康复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也得到有效的恢复,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中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肢体运动幅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幅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中药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观察选择中药针灸并用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51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研究形式为分组对比;分组依据为所有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接受治疗方法不同;对于26例观察组运动性活动受限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中药针灸并用;对于25例对照组运动性活动受限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单纯中药治疗;最终通过观察两组运动性活动受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突出中药针灸并用的临床价值。结果在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中药针灸并用,可以将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情况显著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选择以及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来本院内进行了脑卒中偏瘫治疗的50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未采取干预指导措施,观察组采取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别内患者护理前后的FIM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和Barthel评分实施对比之后不存在意义(P>0.05);出院六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FIM评分和Barthel评分低于观察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患者,组别数据进行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期间,对其使用家庭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偏瘫患者进行PICC置管,做好对应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人数共计60例。经CT、MRI确诊,60例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采用留置针,试验组采用PICC置管,做好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较大(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组、试验组并发症中出现静脉炎、穿刺口渗血、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出现率分别为1例、0例、1例,所占比例为6.66%,相比较常规组来说,整体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PICC置管,患者质量能够明显改善,整体质量较优。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样本,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平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在治疗半个月后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发病24h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MA、MBI)。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MA、M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MA、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入院治疗后生命体征一旦稳定就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