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在鸦片战争前传教创办的报刊中,《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极具代表性,两报在时代背景、产生的原因和任务宗旨、主办者身份、内容、业务、读者与发行等方面各有特点,同时在编辑和主笔、报刊的形式、编辑内容、宣传策略、写作手法上又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报刊的发展趋势对近代洋人办报、中国国人办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传教士
  • 简介:晚清传教从基督教文化的普遍主义出发,试图以《圣经》为基准,在中国典籍中爬梳中国上古史,索隐、比拟及调和中外历史文化,借此打破中西文化的沟通藩篱,以证明《圣经》的权威性及其普世价值。其中既有对比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与《圣经》记载的暗合之处,也有对中国上古时期之上帝的信奉文献的爬梳,同时也涉及到中国上古人物与《圣经》人物的比拟论说。

  • 标签: 基督教 传教士 中国上古神话 教务杂志
  • 简介:晚清以降,基督教和佛教的相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不但有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对基督教、佛教各自在华发展也不无裨益.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大多并未对佛教引起足够重视,李提摩太则不然.他在中国传统佛教研究上用力甚勤,而他对佛教的研究也影响了一批来华传教和本土基督徒学者.

  • 标签: 中心基督教 传教策略 传教士李提摩太
  • 简介:三一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与思想之一。清初索隐派传教马若瑟对三一论的理解,与明末以来有关基督教三一论的论述保持一致,均使用了奥古斯丁三一论传统。但与之前耶稣会士不同的是,马若瑟除了尝试使用三一论思想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之外,尤其关注道家经典。马若瑟还以西方基督教三一论来对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进行批判与改造。在翻译与诠释之时,马若瑟注重进行中西经典互证,从而在恢复经典原义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诠释。马若瑟索隐式的解经方式可被视作基督教本土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汉语基督教神学之构建。

  • 标签: 索隐派 马若瑟 《三一三》 诠释学
  • 简介: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制定了“适应”儒家文化的传教政策,他们解读《易经》并竭力从中寻找基督教与儒家学说的契合点。晚清新教传教继承了“适应”政策,并提出“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易经》麦格基英译本是“适应”政策和“孔子加耶稣”传教策略的产物,译本具有明显的《圣经》色彩。

  • 标签: 《易经》 传教士 适应 麦格基译本
  • 简介:晚清传教笔下的中国形象,是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视野下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描写,有着写实的一面,也有着西方语境下想象的一面。这些描写不仅仅是传教对于中国形象的简单独白,更多的是注视者文化对被注视者文化的一种观照。中国形象通过他们之手进入西方,成为了西方人了解中国、想象中国的绝佳材料,这些形象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不正确,也是不公平的,是会造成误解的。

  • 标签: 形象学 传教士 中国形象
  • 简介:晚清是中国近代以来,激剧变化的肇始。而传教群体在这个激荡的时代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李提摩太这一中国近代最为著名的传教为契点,结合学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来分析以李提摩太为代表的传教在晚清中国社会以及晚清早期近代化过程中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并对其行为作出评价。用一种现代化的研究范式辅以新革命史观的角度来进行讨论。从而让大众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在特殊的时代的痕迹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和评价。

  • 标签: 李提摩太 晚清早期现代化 评价
  • 简介:公元十六至十八世纪有一个中西文化交流互影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文化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欧洲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从万历到乾隆,中国人对於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中西文化出现了双向交流的热络局面。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同的是,後者是比较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形势,而明清时期,

  • 标签: 明清时期 中国人 耶稣会传教士 欧洲文明 东传 中西文化交流
  • 简介:一、关于《文艺月旦》(甲集)1947年由北平太平仓普爱堂出版的中文版《文艺月旦》(甲集),是一本主要依照天主教道德观念评判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珍贵资料。《文艺月旦》(甲集)原为法文,名为《说部甄评》。但此书并不都是小说,还羼有剧本、随笔、诗歌等。编者一方面在法文版中保留这个名称,觉得它所代表的是全书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全书的实际内容,另一方面在中文版中遵从了读者的批评意见,将书名改为较为笼统的《文艺月旦》。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天主教 文艺 文学观 传教士 巴金
  • 简介: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侵略的同时,也在积极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近代西方经济学由此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来华英国传教艾约瑟对西方经济理论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他时中国的经济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艾约瑟 传教士 西方经济学 中国社会
  • 简介:据厦门大学中文系谢泳介绍,常风先生在世的时候,曾多次和他提起过这部中国新文学史著作。文宝峰(H.VanBoven)是比利时人,曾在绥远、北京一带传教,喜欢中国新文学,1944年,被日本侵略军关进集中营后,他继续阅读新文学作品和有关书籍,

  • 标签: 新文学史 传教士 比利时 著作 运动史 中国新文学
  • 简介:内地会传教连福川集其在青海藏区20余年之布道经历,著成《生锈的铰链:青海藏区的门户初开》一书,从政治、经济、社会与人文诸角度,尤以深厚的地理学涵养,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代青海藏区的社会概貌。虽然连福川运笔不免有其偏颇之处,但重读其文字,不仅可以重新审视近代基督教在青海藏区布道之历史,增进对近代青海藏区社会的认识,亦可在对青海藏区自然与人文社会影像的认识的再认识、理解的再理解中,窥知在传教将西方的知识和观念带到东方的过程中,因文化和族际差异产生的交流与碰撞。

  • 标签: 连福川 《生锈的铰链》 青海藏区
  • 简介:基督教传教对当地社会的研究是近代基督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传教早期的研究为华西教区和基督教文字机构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布道领域、文字机构的开拓,亦推动华西反鸦片、反缠足社会改良运动,以及“以拓展教区、发展传教人类学为目的”的华西边疆研究。这种“互动”较充分展现了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变迁以及近代科学之间互相渗透变化的内在理路。本文以学界较少关注的华英书局为对象,因应“互动”转移,重新构建加拿大差会在华西传教和社会活动场景。

  • 标签: 传教士 华西研究 华英书局 社会改良传教士人类学
  • 简介:明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阶段,来华传教为中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为中国地理、植物、医药知识西传的开拓者,17世纪中叶波兰耶稣会士卜弥格撰写了《中国植物志》等相关著作,开创了传教汉学博物研究的新领域。18世纪法国耶稣会士韩国英继承了这一传统,对植物等自然物种进行了田野调查,发表了题材广泛的博物学论著,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博物学知识的西传。这些早期汉学博物学家所进行的跨文化的知识传译,为19世纪欧洲汉学与博物学之间更为广泛的交汇与对话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来华耶稣会士 卜弥格 韩国英 汉学 博物学
  • 简介: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中国有关学校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的提出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兴起之后。但是,旱在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后不久,唱歌已是基督教会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不仅音乐课程已成为教会中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已在传教关注的焦点之内。文章以美国长老会传教狄就烈(JuliaBrownMateer,1837—1898)的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为焦点,探讨19世纪下半叶基督教新教传教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

  • 标签: 传教士 音乐教育 狄就烈 白话 寓教于乐 民族意识
  • 简介:基于法律的独特语境,“法律”概念的使用和翻译不可避免地是复杂的。在近现代随着各个民族国家交往的深入展开,这样复杂地使用和翻译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故事”。我们可以认为,法律的存在其本身就意味着纠纷的存在,纠纷不仅可能是个人的,而且可能是广义社会的或说民族国家的,后者在特定时期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在纠纷中,随着人们的利益、观念、立场或者态度的不同,这种不同同样又是不可避免的,“法律”概念的一般含义因而也会裹挟在利益、观念、立场或者态度中表达自己的“差异”。因此,应当揭示使用、翻译背后的话语实践。

  • 标签: 传教士 法律语词 翻译 话语实践
  • 简介:西洋教士入华是明朝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遭遇的一个新问题。广东地方政府首先允许西洋教士入华,并对其施行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至利玛窦进京之后,西洋教士的问题逐渐为明廷所重视。从西洋教士在明代中国分布和扩散呈现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待传教的主流态度是包容的,但以不违背他们所考虑的国家利益为前提。1616年南京教案的爆发凸显了明政府对西洋教士宽容的有限性。

  • 标签: 西洋传教士 明政府 态度 政策
  • 简介:近代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促进了当时在华传教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到海外传教成为美国知识女性突破国内性别壁垒的职业选择,夏咏美、蒲星氏和安毓明在这一浪潮里先后入闽从事教育与慈善等公共事业。以三个地方性个案为例,解读女性志愿者在国家力量与专业知识支持下促使福建社会公共空间向当地女性开放的进程。

  • 标签: 女传教士 公共空间 女子教育 社会慈善 福建教会
  • 简介:清末的基督教传教在引进和推广盲残疾人职业培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盲人技能培训及就业问题上多有贡献。针对盲人耳聪的特点,一些传教注重对盲人音乐技能的培训,因而推动了早期残疾人的音乐教育。但学界对于他们的工作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盲童安格妮丝.郭士立、苏格兰圣经公会牧师穆瑞为例,对基督教传教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盲人音乐教育上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

  • 标签: 传教士 盲人音乐教育 安格妮丝·郭士立 瞽叟同文馆 穆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