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数社会的发展史充分证明,现代化社会与人类有史以来追求的目标是相吻合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就是城镇化。因此,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明确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其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最近向新闻界公布的研究成果:“到2050年,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将全面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060年全国将有27个省、市、自治区实现现代化目标。”但是,有4个省、自治区达不到现代化的即包括有贵州省,据中科院测算,贵州省要到2070年才能实现现代化,仅排西藏自治区之前。这也即是说,贵州省实现现代化要比全国总体水平落后10年,比东部地区的广东和江苏落后49年和37年,这实在是令人惊诧而警觉。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人口迁移而导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口迁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整体上对激发社会活力,加快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已是有目共睹的,例如:促进了生产素的优化配置与劳动产出效率的提高,缓和了城镇地区劳动力结构不足的矛盾,满足了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抑制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控制人口增长,改善区域人口结构,实现人口合理再分布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研究资料,从全国来看,80年代人口迁移规模与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85,呈高度正相关,几乎每增加100万迁移人口,可使国民收入增加30多亿元,人均国民收入提高20余元,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简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为我们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和宏伟蓝图,并对继续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吉林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总体进程怎样?“十二五”末期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将会达到何种程度?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和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都是当前至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监测,在综合评价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十二五”末期全省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