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03a-3p/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血管拟生中的作用机制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03a-3p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总生存率间的关系。将人卵巢腺癌细胞株SKOV3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miR-103a-3p mimic组、miR-103a-3p mimic+CHI3L1组和CHI3L1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miR-103a-3p、CHI3L1 mRNA和CHI3L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YKL-40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和血管生成实验检测4组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130a-3p靶向CHI3L1。结果miR-103a-3p高表达组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miR-103a-3p低表达组(χ2=6.187,P=0.048)。对照组、miR-103a-3p mimic组、miR-103a-3p mimic+CHI3L1组和CHI3L1组4组之间miR-103a-3p和CHI3L1 mRNA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98.254,P<0.001;F=60.214,P<0.001),miR-103a-3p mimic组和miR-103a-3p mimic+CHI3L1组的miR-103a-3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01),CHI3L1组的CHI3L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4组CHI3L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25±0.23、1.19±0.12、2.29±0.28、4.31±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675,P<0.001)。4组细胞培养液中YKL-40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84±0.20)ng/ml、(0.95±0.08)ng/ml、(2.64±0.25)ng/ml、(6.27±0.7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297,P<0.001),CHI3L1组的YKL-4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miR-103a-3p mimic组的YKL-4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miR-103a-3p mimic+CHI3L1组的YKL-40水平高于miR-103a-3p mimic组(P<0.001)。4组的细胞活力分别为100%±2.54%、76.23%±2.13%、104.89%±3.56%、137.42%±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584,P<0.001),miR-103a-3p mimic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HI3L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miR-103a-3p mimic+CHI3L1组显著高于miR-103a-3p mimic组(P<0.001)。4组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76.85±4.67)个、(21.56±2.85)个、(72.06±5.07)个、(169.63±9.2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541,P<0.001),miR-103a-3p mimic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HI3L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miR-103a-3p mimic+CHI3L1组显著高于miR-103a-3p mimic组(P<0.001)。4组细胞的相对管长度和管分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4.254,P<0.001; F=27.564, P<0.001)。4组细胞的TGF-β和Smad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0.254,P<0.001;F=34.187,P<0.001)。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转染NC组相比较,共转染miR-103a-3p与CHI3L1-wt后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使用NC和miR-103a-3p与CHI3L1-mut共转染后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变化不大。结论miR-103a-3p通过直接靶向抑制CHI3L1的表达,从而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抑制卵巢癌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这可能与TGF-β通路有关。

  • 标签: 卵巢肿瘤 壳多糖酶3样蛋白质1 微RNAs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介导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januskinase 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1/STAT3)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通路通过调节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表达从而促进突出椎间盘重吸收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大鼠髓核细胞,分别使用大鼠IL-6重组蛋白、STAT3抑制剂、Smad2/3抑制剂处理培养细胞,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条件下JAK1、STAT3、Smad2、TSLP mRNA表达情况;通过免疫印记试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条件下TSLP、Smad2及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IL-6作用下大鼠两种细胞中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IL-6刺激下JAK1的相对表达量为10 ng/ml组5.13±1.21,100 ng/ml组5.23±0.35,对照组为0.97±0.03;STAT3相对表达量为10 ng/ml组6.50±0.38,100 ng/ml组6.74±0.61,对照组0.87±0.19,较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TSLP也呈现高表达,10 ng/ml组4.26±0.38,100 ng/ml组5.05±0.46,对照组为1.04±0.04。大鼠髓核细胞中STAT3相对表达量为10 ng/ml组2.91±0.08,对照组1.12±0.11;10 ng/ml组TSLP相对表达量为7.32±0.37,对照组1.03±0.03,较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使用IL-6刺激后观察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Smad2表达升高,10 ng/ml组15.92±0.62,100 ng/ml组20.28±0.58,对照组0.96±0.08;大鼠髓核细胞中Smad2表达升高,其中10 ng/ml组5.01±0.17,对照组0.96±0.03。加入STAT3抑制剂(BP组)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TSLP表达下降,BP组0.17±0.01,对照组0.90±0.09;大鼠髓核细胞中TSLP表达同样下降,BP组0.42±0.11,对照组0.90±0.11。加入Smad2/3抑制剂(SB组)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TSLP表达下降,SB组0.33±0.01,对照组1.02±0.02;大鼠髓核细胞中TSLP表达同样下降,SB组0.40±0.04,对照组0.99±0.01。结论IL-6/JAK1/STAT3通路与TGF-β/Smad2/3通路协同上调TSLP的表达,进而促进突出椎间盘的重吸收过程。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椎间盘退行性变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患者血清miR-148a-3p和miR-551b-5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间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MAP组(70例)、MSAP组(40例)和SAP组(42例),SAP组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17例)。另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患者发病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148a-3p和miR-551b-5p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miR-148a-3p和miR-551b-5p表达水平对SAP预后判断的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SAP患者血清miR-148a-3p与miR-551b-5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P组患者血清miR-148a-3p和miR-551b-5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8±1.27比0.96±0.28,1.94±0.85比0.51±0.12,P值均<0.001)。SAP组血清miR-148a-3p及miR-551b-5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SAP组、MAP组(4.36±1.70比2.84±1.10、2.50±0.92,2.80±1.04比1.68±0.53、1.42±0.45,P值均<0.001)。死亡组血清miR-148a-3p及miR-551b-5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5.30±1.95比3.47±1.40,3.62±1.37比2.08±0.91,P值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48a-3p与miR-551b-5联合判断SAP预后的AUC值明显高于miR-148a-3p、miR-551b-5p单项指标[0.943(95%CI0.886~0.997)比0.860(95%CI0.797~0.924)、0.822(95%CI0.765~0.880)],其灵敏度为98.3%,特异度为84.6%。相关分析显示,SAP患者血清miR-148a-3p与miR-551b-5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35,P<0.001)。结论AP患者血清miR-148a-3p及miR-551b-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判断SAP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微RNAs miR-148a-3p miR-551b-5p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H3.3免疫组织化学阴性病例存在的H3F3A 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181例GCTB,行光镜观察并结合临床影像学明确诊断。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H3.3染色检测H3F3A G34W突变蛋白的表达,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病例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H3.3以细胞核阳性反应为阳性标准,181例GCTB:阳性164例,阴性17例,阳性率90.61%。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阴性的17例采用DNA 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基因突变情况。测序结果显示8例存在突变,分别为:3例G34L(glycine 34 to leucine,3/181,1.66%),3例G34V(glycine 34 to valine,3/181,1.66%),2例G34R(glycine 34 to arginine,2/181,1.10%),其余9例均为野生型(glycine 34,9/181,4.97%)。经测序分析证实免疫组织化学H3.3阴性的病例中并无G34W突变。H3.3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测序分析,诊断GCTB总体阳性率可达95.03%。结论H3.3免疫组织化学可检测存在H3F3A G34W突变的GCTB,对其他罕见突变类型及野生型不具诊断价值。

  • 标签: 巨细胞瘤,骨 免疫组织化学 突变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家系中两同胞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3型缺乏症患儿的HSD17B3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例患儿(先证者和其妹妹)及父母外周血DNA,对性发育相关基因进行panel检测,对可疑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2例患儿(先证者和妹妹)的HSD17B3基因均存在c.839T>C(p.Leu280Pro)和c.239G>T(p.Arg80Leu)复合杂合变异,两个变异位点均为未报道过的错义变异,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其父亲携带c.239G>T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839T>C杂合变异,因此患儿的变异分别来自父母。经PolyPhen2、MutationTaster等在线软件预测均显示c.239G>T和c.839T>C变异均为有害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标准与指南,c.839T>C(p.Leu280Pro)和c.239G>T( p.Arg80Leu)变异均判定为可能致病(PM2+PP1+PP2+PP3+PP4 ,PM2+PM5+PP1+PP2+PP3+PP4)。结论HSD17B3基因c.239G>T和c.839T>C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儿的致病原因,17β-HSD3缺乏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HSD17B3基因 基因变异 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3型缺乏症 男性化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amma 3U-Blade系统与Gamma 3钉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U-Blade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为(77.7 ± 4.8)岁;采用Gamma 3 U-Blade系统固定治疗。传统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为(79.3 ± 5.2)岁;采用传统Gamma 3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尖顶距、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起立行走(TUG)试验时间、术后9个月髋关节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尖顶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Blade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0 ± 0.2)周、术后9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0(90,91)分,与传统组患者[(12.0 ± 0.3)周、91(89,91)分]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U-Blade组患者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0/35)]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17.1%(6/35)],术后2周、3个月TUG时间[(80.2 ± 3.6)、45(43,49)s]显著短于传统组患者[(89.3 ± 4.2)、56(54,5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Gamma 3钉相比,Gamma 3U-Blade系统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行走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3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组)、44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27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样本中甲胎蛋白(AFP)、肝功能指标和TIM-3水平,分析组间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IM-3与AFP和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M-3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AFP在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P=0.003),总胆红素(χ2=22.85,P<0.001)、直接胆红素(χ2=25.90,P<0.001)、间接胆红素(χ2=19.92,P<0.001)、谷丙转氨酶(χ2=36.64,P<0.001)、谷草转氨酶(χ2=26.26,P<0.001)、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χ2=34.67,P<0.001)、总胆汁酸(χ2=13.10,P<0.001)在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血清TIM-3水平分别为11.1(4.2,14.4)ng/ml、12.7(4.3,23.9)ng/ml、11.4(3.4,17.0)ng/ml、15.7(10.5,21.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08);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4组患者血清TIM-3与AFP均无关(r=0.05,P=0.791;r=0.18,P=0.497;r=0.03,P=0.883;r=0.24,P=0.396);健康对照组血清TIM-3与总蛋白(r=0.36,P=0.036)、乙型肝炎组血清TIM-3与球蛋白(r=0.35,P=0.034)、肝癌组血清TIM-3与总胆汁酸(r=0.46,P=0.017)均有关。ROC曲线结果显示,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血清TIM-3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为48.10%,特异性为91.43%;以健康人群和肝硬化患者合并作为对照,血清TIM-3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6.30%,特异性为41.77%;以健康人群、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合并作为对照,血清TIM-3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6.30%,特异性为40.52%。结论肝癌患者血清中TIM-3水平显著升高,对肝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肝癌患者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肝肿瘤 肝硬化 TIM-3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合并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例合并肠套叠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腹痛等症状后均经CT诊断为肠套叠,2例经内科治疗好转,1例内科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好转。结论急性白血病合并肠套叠临床罕见,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急性腹痛时应及早完善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白血病,急性 肠套叠 成年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诊治的6例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资料、基因测序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患儿进行发育评估。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4例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Ⅰ型,2例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Ⅵ型伴感音性神经耳聋、脑病及Leigh样综合征。5例患儿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4例患儿尚未发病,2例已发病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和2日龄,均在新生儿期出现黄疸及呼吸异常等症状。6例患儿尿3-甲基戊烯二酸浓度为22.38~77.09 mmol/molCr,均高于正常切值。检测到2种基因11种变异,其中10种变异未被报道。4例患儿检测到7种AHU基因变异,分别为c.656-2delA、EX5-EX6 Del、c.942+3A>G、c.373C>T p.(R125W)、c.895-3C>G、c.667C>T p.(R223X)和c.894+5G>A,均未报道;2例患儿检测到4种SERAC1基因变异,包括c.548G>A p.(R138Q)、c.442C>T p.(R148X)、c.1339C>T p.(R447X)和c.973dupA p.(M325Nfs*5),仅c.442C>T p.(R148X)为已报道变异。经限制亮氨酸饮食及左卡尼汀治疗后,4例AUH基因变异患儿效果较好,2例SERAC1基因变异患儿治疗效果较差。2例已发病患儿运动发育落后和(或)智力落后,其余患儿发育正常。结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患儿临床异质性明显、病情轻重不一,基因变异多为剪接变异,其次为无义变异、错义变异及移码变异,无亮氨酸饮食及口服左卡尼汀治疗对部分患儿有效,新生儿筛查有助于此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 标签: 氨基酸代谢障碍,先天性 基因 新生儿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早闭的围产期管理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早闭病例的临床特点,总结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早闭的围产期管理思路。结果3例孕母均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时(孕24、30和23周)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右心增大和三尖瓣反流),进一步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动脉导管狭窄/早闭,但未发现其他结构异常。母体在孕期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病例1和病例2因可疑胎儿心功能不全(心血管整体评分分别为6分和5分)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分别治疗56和42 d后好转出院(心功能正常)。病例3在动态观察中动脉导管狭窄程度好转,于孕38周因剖宫产史行择期剖宫产娩一活婴。结论中晚孕期产科超声检查时应注意对胎儿动脉导管的检查,尤其是在发现右心增大或三尖瓣反流时;对于动脉导管狭窄的胎儿应密切监测动脉导管以及继发右心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可将心血管整体评分纳入评估内容。一旦诊断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应立即分娩,生后新生儿心功能可恢复,预后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动脉导管早闭 动脉导管狭窄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胃肠间质瘤(p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3例pGISTs。通过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囊实性、治疗方式、核分裂象、基因突变、生存状态和生存时间等,分析肿瘤囊实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GIST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例合并文献报道71例,总共纳入74例pGISTs。其中男性36例,女性38例,发病年龄55(19~84)岁,肿瘤长径为8 cm(2~35 cm);71例患者记录了肿瘤部位,30例(42.3%)位于胰头部;63例记录了肿瘤的囊实性,33例(52.4%)为实性;74例记录了治疗方式,60例(81.1%)为根治性手术切除;59例记录肿瘤组织有核分裂象,33例(55.9%)为<5个/50高倍镜视野(HPF);14例行基因突变检测,11例(78.6%)为c-kit外显子基因突变。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的囊实性特征与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和核分裂象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Ki-67指数及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NIH)风险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51例根治术后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8.8%,5年无病生存率为60.3%;接受姑息治疗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51.9%, 1年病死率为33.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83)、核分裂象>5个/50HPF(P=0.008)、CD34阴性(P=0.055)是pGISTs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分裂象>5个/50HPF是pGIST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核分裂象≤5个/50HPF(P=0.3075)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P=0.0003),而≤10个/50HPF的患者与>10个/50HPF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ISTs好发于胰头,通常发现时肿瘤体积较大,主要治疗方式为根治性手术,突变类型以c-kit基因外显子突变为主。核分裂象>5个/50HPF是其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 胃肠间质瘤 突变 危险性评估 预后
  • 简介:摘要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合并支气管桥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及气管发育畸形。我们近两年收治了3例PAS合并支气管桥的患儿,临床上均表现为反复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均通过心脏彩超及胸部CT三维重建确诊;3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未再发生反复喘息及呼吸道感染。

  • 标签: 儿童 肺动脉吊带 支气管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失败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方法对转诊入院的盆底重建手术失败的3例患者,根据其前次手术后出现的再次脱垂症状、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前次手术的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患者盆底重建手术失败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其中1例为两次手术失败。3例患者的再次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已经随访19个月、另2例均随访了6个月,至今3例患者的主客观结果均达到了治疗成功,脱垂症状完全缓解,无脱垂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术前详细充分的病情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相匹配的手术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的先决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构建临床见习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完善我国临床医学线上见习教学体系,本研究基于"3P"模型,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评价3个教学环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线上临床见习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内科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学生满意度高、教学效果良好,该研究为临床医学线上见习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3P"模型 临床见习 线上教学 内科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6月收治的3例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患儿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特点。结果3例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为6~9岁,发热至首次抽搐时间间隔为4~7 d,于24 h内进展为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以多灶性发作为主,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脑电图可见弥漫性慢波活动为背景、颞区为主的癫痫波发放,2例急性期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脑水肿征象。3例患儿均对多种(4~5种)抗癫痫药物耐药,接受大剂量麻醉药物治疗可有效终止癫痫持续状态。1年后随访,3例均演变为难治性癫痫,其中2例伴认知障碍,1例伴运动障碍。结论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常见于既往体健的学龄期儿童,可由发热诱导,其癫痫发作呈爆发性、难治性,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大剂量麻醉药物可有效终止癫痫持续状态,大多预后不良。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难治性癫痫 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种胞内传导的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生存息息相关。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与白血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PI3K/AKT信号通路 白血病 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3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将HEV基因4型代表株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2区部分基因序列克隆至pUC57载体,合成质粒DNA,使用A、B两种实时定量方法检测该质粒,比较最低检出限;使用其他标本做特异性检测。使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急性戊肝病例血清标本,比较检测结果。结果A、B方法对质粒DNA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35拷贝数/反应,特异度均为100%;A、B和C方法对急性戊肝病例血清标本HEV RN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7.8%(43/90)、43.3%(39/90)和41.1%(37/90),一致率为88.9%(80/90),3种方法的检出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8414,P=0.6566)。A方法检测Ct值≤34.6或者B方法检测Ct值≤35.6的血清标本,C方法扩增成功率为100%。结论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C方法为灵敏的基因检测方法。

  • 标签: 戊型肝炎病毒 实时定量PCR 基因分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