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11月1日起,一是将相纸胶卷、塑料制品、竹地板、草藤编织品、钢化安全玻璃、灯具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将润滑剂、航空器用轮胎、碳纤维、部分金属制品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将部分农产品、砖、瓦、玻璃纤维等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0%;二是将取消豆粕出口退税。除《通知》第一、二条所涉产品外,其余出口产品,原出口退税率为15%的,出1:2退税率提高至16%;原出口退税率为9%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0%;原出口退税率为5%的,出1:2退税率提高至6%。
简介:在企业纳税检查中,税务部门对查出的问题作出补税及罚款后,还要依据处理结果进行帐务调整。由于企业所得税的检查是在企业结帐后的下一个年度进行的,企业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已结清,因此,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调帐。该科目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纳税检查成果,使用不当,则会出现纳税检查时补税,而次年退税的情况。“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借方反映以前年度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而调整本年度损益的数额,贷方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而调整本年度损益的数额。期末,应将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例一:
简介:1、支柱产业走出困境,支柱财源得到巩固和发展。“九五”以来,国家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我市传统支柱财源受到影响,各级财政认真应对形势,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尤其是1998年以来,国家对烤烟生产计划和税率进行了调整,市政府对种烟区域进行调整,各级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协调有关部门搞好烤烟生产、管理的各项服务工作,依靠提高质量保证了担均价和税收的实现,1999年收购烤烟160万担,担均价是365元,完成烤烟特产税11528万元;2000年收购烤烟152万担,担均价395.7元,实现烤烟特产税12197万元,市政府还加大了对卷烟生产经营的指导服务力度。企业在国家规定计划内,按抓质量、拓市场、攻技改、活机制的指导思想,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单箱利税水平,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已走出困境,产销稳步回升,实现了增产增效,1999年和2000年分实现“增消”两税45896万元和48115万元。
简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已越来越显得必要了。与此相适应,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一、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一)涉外税收优惠的目标已发生了变化在开放之初,我国涉外税收优惠的目标是为了吸引外资,以资金来源作为优惠条件。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这种优惠政策逐步弱化。现在,对外开放的目标已从吸引外资量的要求升华到合理利用外资质的要求,其中心是要促进我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因此,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也应从单纯吸引外资转向合理引导、利用外资方面来。(二)涉外税收优惠的作用有限涉外税收优惠的作用受投资国税制、引资竞争国税制的影响;
简介: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务院以国发[1997]对号文,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问:进口设备免税的范围如何确定?答:(一)对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限制乙类,并转让技术的外商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进口的自用设备、加工贸易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比照上款执行,即除《外商投
简介: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财政体制,调整了支农结构和方式,取消了财政农业资金的有偿使用制度,加强了农业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省级财政对农业投入总量增加。然而从我省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来看,我省财政支农行为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农方向和形式上还存在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和参与竞争领域投资经营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还参与农产品生产经营和项目的投入,反映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还不明晰,责任不明,存在越和缺位行为;二是在财权划分超前于事权划分的前提下,省与市、县、乡镇名级政府之间的支农事权模糊,职能存在重叠和交叉,经常产生行政的扯皮现象;三是财政支农的部门预算细化和预算制度改革滞后,支农资金使用既分散又重复,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四是财政资金申报与审核、监督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下级为取得上级支持,出现欺诈、资金挪用等现象;五是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和配套滞后,导致部分县、乡镇财政运作困难。目前我省除了珠三角的乡镇财政状况比较好外,全省相当多的乡镇财政状况令人担忧,有些连日常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总之,我省财政支农的行为,包括内容、任务和目标,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矛盾,围绕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要求来确定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