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西溪,近在咫尺。西溪,离我遥远。西溪也,与西湖、西泠并称"三西"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乃是近几年在钢筋混凝土之林中新开发的"都市湿地,天堂绿州"。与其说是"新开发的天堂绿洲";倒不如说是呵护传承了一千多年农桑活动和人文活动历史。君不见,自从宋迁都临安(现杭州),留下了这一片蒋村绿洲,"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水,无味,却流淌永恒;石,无声,竟沉睡万年;渡,无人,而有孤舟自横。每一滴溪水,每一寸方石,每一条河道都应和着西溪山水、田园的自然音符,见证着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赏景、修行、栖居、耕读、唱和、祭祀的踪迹。诚如明末山阴人张岱所言:"欲寻深溪盘谷,可以
简介:2011年4月2日上午,《骆一禾的诗》出版发布会暨骆一禾诗歌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举行。以西渡精心选编的《骆一禾的诗》为契机,诗人生前友好、诗人、诗歌研究者20余人共聚一堂,缅怀诗人生平,研讨诗人创作成就。研讨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张桃洲教授和诗人、诗评家西渡主持,在京的诗人、诗评家张趺、宋琳、孙文波、斯人、敬文东、汪剑钊、陈建祖、姜涛、冷霜、林木、秦晓宇、张松建、王东东、王晓、高星、卧夫、颜炼军等与会。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出版商务周报等在京媒体派记者参加了会议。整理稿已经过发言者修订。
简介: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与批评最为活跃的上世纪80年代,浙江文坛的人物也头角峥嵘地出现在当时重要的作家和批评家谱系当中。李庆西先生即以其敏锐独到的见地、颇为宽博的学养背景、自觉的评论文体意识,在那一代文学批评家中堪据实力派的一席,他亲历了1984年寻根派的“杭州会议”,参与策划出版了十数位当年一线青年评论家的批评丛书“新人文论”,参与了“新笔记小说”的写作实践……他以及当时诸如李杭育等的存在,还有当年浙江作家组织、文学期刊、文学出版的积极参与精神,证明了浙江文学力量汇入中国文学总体构架的途径与可能性——这对当下仍不乏启迪。2005年岁末,我们做了关于“新时期文学”的专题访谈。由于版面篇幅所限,将分作两期刊载。感谢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王稷频小姐的参与,稿子由她最终整理成文。本文整理后未经庆西先生审阅,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