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省城求学的日日夜夜,山娃子雨雨的记忆像一根长长的草绳,把雨雨牵到遥远故乡的村口。那里,常常是阿婆盘腿坐在村头的那棵百年老槐树下,边搓草绳边唱山歌。百年的老槐树苍劲有力,树身要比一般槐树粗大好几倍,像一首古老的久唱不衰的歌谣,漫长而执著的生命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古老的村口,为干涸的故乡笼罩出一片神秘而沁凉的绿荫。阿婆就像这片绿荫中的神仙,那么,绿荫可不就是人们常说的佛光吗?阿婆唱山歌时脖子抻得老长,像是隔墙听见水响的鹅。阿婆的声音很大,底气和后劲都很足,带着一抹铁质的沙哑。完全可以想象年轻时的阿婆音色一定比现在要优美,肯定是脆格生生的那种,可以把《信天游》《兰花花》唱得鸟儿停飞,花儿开放。阿婆唱的是《坡上的莓子
简介:1好几个夜晚,春秀总觉得丛林里有动静,心就有些不踏实。吃过晚饭,她急匆匆爬上三穗坡,山羊们已经自己回到了圈里,一只都没少,她的心才稍微放宽些。三穗坡,三面环水,一面临崖。琼水河流到这里,似乎还有些眷恋,绕了个大湾才依依离去。过去,山下是一大片良田。听老人们说,有一年,稻田里出现一株禾苗抽出三线穗子,大家认为是吉兆,遂将本来叫团团坡的地改称为三穗坡。后来,春夏季节,上游涨水,泥砂淤积抬高了河床,洪水不断冲刷岸滩,向山脚移动,冲走了肥泥,留下一河的白石子,曾经“一禾生三穗”的稻田再也无法耕种,被撂荒在那里。寨子上的人没有良田耕种,不得不举寨迁往琼水河上游,于是三穗坡便远离了老木村,越来越不被人们提起。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岸滩上砂石之间长出了一些矮荆棘和杂草,也没有人去理会它们。
简介: 蒿杆打来电话说你抓紧时间回来一趟,有大事,大事.我想他能有啥大事?一个小小村长.中国最小的官僚,还大事,大事的.不过我还是踏上了回村的路.高考恢复的前一年,蒿杆参军了.在当时参军是最光明的前途,因为可以转业到城里吃粮本本,拿工资.最不行,回到大队能弄个民兵营长,咋都能出人头地.蒿杆他爹是大队长,他当然就参军了.他走的那天,我、猪头、菜瓜几个人坐在野鸡岭上,看着他披红挂绿的被敲锣打鼓地送过狼崾岘.消失在明媚的阳光中,我们明白了这个世界有多么的不公,因为从身体条件来比较,我们哪个都比他更像个兵.他尖嘴猴腮,长得就像一根臭蒿杆,要是打仗遇到敌人,人家一拳就能打得滚几个跟头,还守卫祖国哩.……
简介:作家通过领袖重上井冈山这一事件为主线,以点带面,以纵叙横,以经织纬,生动而鲜活地写出了"高路入云端"的曲折多艰。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与深入的个人思考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情景交融,豪迈超越,纷繁的历史图像如一条流动的河从作家的笔端泻出,不仅笔情浓至,富有感染力,而且语言精练,在自然平常的状态中表达了细微深入的情意,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的效果。该文叙事语言直截了当,朴素明了,作品中句子也多为从具象变成转喻,在起伏波动的韵律中创造出一种氛围,那就是作家在叙事过程中捕捉到的"镜头":"这是高路入云端的又一个新诠释,这是高路入云端的又一个新号令。"作家让我们有了强烈的置身于现场的真实感,这是文学本身的寻找与发现。
简介:苏高宇,土家族,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青年大写意花鸟画家、文艺评论家。2006年名列《中国画市场白皮书》"中国画最受尊敬的100名当代画家"。2007年荣获中国画廊联盟和《收藏》杂志等联合主办的"走向经典——首届全国画廊收藏家提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