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本篇文章主要从两本不同作者笔下有关音乐人类学的书籍进行对比:一本为艾伦.帕.梅利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校的《音乐人类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一本为管建华著的《音乐人类学导引》,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这两本书各自的特点,并表述笔者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梅利亚姆 管建华
  • 简介:理查德·威廉·瓦格纳(RichardWilhelmWagner,1813-1883)德国歌剧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以“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等手法对传统歌剧进行了改革,使浪漫主义歌剧达到了顶峰。《齐格弗里德牧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其宁静、深情的浪漫主义情怀,也成为瓦格纳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因此,选取从1920年代到1990年代不同指挥家录制的《齐格弗里德牧歌》六个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不同的指挥家对于同一作品的不同想法,以及录音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从单声道到立体声,从非均衡性到均衡性,从没有空间感到真实的现场空间感,从没有定位到清晰的定位等等.明晰录音技术对于音乐作品的真实还原是音乐传播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瓦格纳 《齐格弗里德牧歌》 唱片 比较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征差异,指出这两种语言在美声唱法发声上的差异对美声唱法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美美声教学,吸取美国美声教学中的精华,提高并完善中国的美声教学体系。

  • 标签: 美声唱法 中美美声教学 差异比较
  • 简介:本杰明·布里顿(BenjiaminBritten)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被誉为继珀塞尔之后英国音乐的复兴者。有人将布里顿比作“二十世纪的莫扎特”,缘于他自幼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以及他对其所处年代的歌剧领域所作的贡献。布里顿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彼得·格赖姆斯》(PeterGrimes)被普遍认为是二战后的经典歌剧作品,在英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标签: 歌剧作品 “小人物” 版本比较 彼得 舞台 音乐天赋
  • 简介: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同为游牧渔猎民族,创造并发展了本民族丰富的民间艺术,其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乌钦,摩苏昆,伊玛堪三种曲艺音乐形式,传承着三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记载着三个民族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比较研究及有效传承三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标签: 乌钦 摩苏昆 伊玛堪 曲艺音乐 比较 传承
  • 简介:肖邦钢琴练习曲是钢琴文献库中的瑰宝,是日常钢琴教学当中的常用曲目,由此改编的《12首长笛练习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长笛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文章把长笛改编版与原作版作了详细的分析与对比,揭示出改编版的改编特点,从而说明其训练价值与意义。

  • 标签: 肖邦 钢琴练习曲 莫伊斯 长笛练习曲 改编
  • 简介:冀中地区活动着两类持有截然相反价值观念的民间乐社,一是“不受雇佣、无偿服务”的“音乐会”,二是以谋利为目的吹打班。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世俗社会中对吹鼓手的歧视,并非完全源自旧时统治者对竺黎民百姓的等级观念,而相当部分源自传统社区的价值体系。

  • 标签: 吹鼓手 民间乐社 音乐会 价值观 比较研究
  • 简介:歌剧重唱在西方歌剧中承载着叙述剧情、发展剧情、抒发情感、激发矛盾、引发高潮等艺术功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增加了歌剧的戏剧性。对不同版本歌剧重唱的音乐诠释比较研究对后来者的演唱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经典重唱——第一幕结尾的爱情二重唱和第四幕结尾的四重唱已成为许多中外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本文通过版本介绍、音乐表现比较、声部平衡比较、舞台编排比较等方面对这两个重唱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演唱该剧中的重唱的声乐学习者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

  • 标签: 歌剧重唱 《艺术家的生涯》 音乐诠释
  • 简介:<正>比较是认识本质的必由之路——《当代科学方法论》引言蒋一民的《模仿论与感情美学》(载《音乐研究》1988年第一期)一文认为:“感情美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音心对映论’。”蔡仲德对此误解性判断“表示赞同”。他在《为李斯特一辩》(载《音乐研究》1988年第四期)中写道:“据《人民音乐》1988年第一期蒋一民《关于绝对音乐思想的再认识》一文介绍,德国音乐家摩塞尔在其论著中未将李斯特、柏辽兹、舒曼

  • 标签: 美学思维 节奏 音乐美学 李斯特 感情美学 作品
  • 简介:自琵琶在各民族政治经济丈化丰富的、多层次的融合碰撞中,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它的发展便与少数民族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渊源。当代大量少数民族题材的琵琶作品不断涌现,这其中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西双版纳的晚霞》,展现了创作与技巧新思维的《春蚕》,以及2000年后《山之韵》《山之舞》等等。本文研究的三部作品在创作手法以及对乐器技术的创新运用上各具特色,以此为例从音乐本体分析论述,尝试了解作曲家在当代少数民族琵琶作品创作中的思路与特色,深入探求当代琵琶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内涵。

  • 标签: 当代琵琶创作 少数民族琵琶作品 少数民族音乐 琵琶技巧
  • 简介:匈牙利作曲家捷而吉·里盖蒂(GyorgyLigeti,1923—2006)作为先锋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弦乐四重奏方面的创作最为重要的是《第一弦乐四重奏》(1953—1954)和《第二弦乐四重奏》(1968)。这两部作品不但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20世纪弦乐四重奏体裁的创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们在创作年代上相差了15年之久,分别代表了作曲家在创作早期和成熟时期的作曲风格。文章以这两部作品为个案,分别从创作年代、创作社会政治背景、音乐风格、作曲技法特征及创作思维的异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它们风格上的差异以及作曲技法上的继承发展关系,进而用宏观和发展的眼光观察里盖蒂从创作早期到成熟时期、从民族风格到标新立异的个人风格的衍变过程。

  • 标签: 里盖蒂 弦乐四重奏 风格差异
  • 简介:<正>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他曾从天上盗火种带到人间,并传授给人类多种手艺,因此触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夜间伤口愈合,天明神鹰复来。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在欧美,他是个家喻户晓的敢于抗拒强暴,不惜为人类牺牲一切的英雄形象。《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着一个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神话:炎帝之幼女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遂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堙

  • 标签: 精卫鸟 神鹰 英雄形象 古希腊神话 郑怀兴 骊姬
  • 简介:《娇红记》全名《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是明末孟称舜所著的一部传奇。《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前期所创作的一部具有喜剧风格的悲剧。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主要表现人文主义爱的理想,以及这种理想的必然胜利;孟称舜则通过申纯和王娇娘

  • 标签: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女主人公 莎士比亚 孟称舜 女性形象 人文主义
  • 简介:音乐剧自产生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深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式,自其登陆中国以来,已在中国的演艺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史和对中西方音乐剧的比较,论述了中西方音乐剧的差距和音乐剧在中国发展的趋势。

  • 标签: 中国音乐剧 比较 差异
  • 简介:2007年9月8至11日,在武汉音乐学院召开了“第七届中目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提交参会的论文79篇,参会的正式代表78名,其中目方代表26人,中日学者共宣讲论文74篇。会议期间,除论文宣讲外,还举办了“我有嘉宾琴瑟友之——名家古琴专场音乐会”,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代表荆楚文化的荆州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这次会议视野开阔、内容充实,被中日学者誉为展示了“中日音乐学术的新气象”。

  • 标签: 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 音乐比较 武汉音乐学院
  • 简介:比较法”是一种常见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它,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在高中音乐鉴赏《醇厚的中原韵》一课的教学中,多次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积极认知、体验、探究和感悟,从而创造有效的音乐课堂。

  • 标签: 比较 认知 体验 探究 感悟
  • 简介:二、舞蹈模式的比较根据对现场表演的观察,“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的舞蹈动作都相对较为简单。由于在舞蹈的进行过程当中,这些动作会不断地加以重复,因此体现出较强的规律性。

  • 标签: 舞蹈动作 文化语境 三弦 音乐 支系 彝族
  • 简介:本文将德彪西和福列采用维尔兰的诗集《豪华的飨宴》(Fêtesgalantes)中的三首诗:《月光》(ClairdeLune),《曼多林》(Mandoline),《在暗中》(EnSourdine)所创作艺术歌曲的特点作一比较,分析他们是怎样用各自独特的音乐元素来展现维尔兰诗歌的魅力,旨在加深人们对两位作曲家所创作艺术歌曲的理解,希望能对声乐学习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福列 德彪西 维尔兰 同词 艺术歌曲 比较
  • 简介:今天的基督教(合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里粜尚音乐崇拜手段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犹太教圣殿的祭祀仪式.其仪式音乐活动情况至今散见于《圣经·旧约》的诸多篇章·经研究表明,该类仪式里含有包括乐工在内的祭师阶层——利未人组成的部族或专门的徭役群体,有运送、安放约柜仪式、耶路撒冷城墙告成仪式及第二圣殿祭祀等五种祭祀仪式,均有仪仗乐队和唱诗班。考其歌舞及礼仪乐队、仪式表演及社会音乐习俗,均与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督教音乐仪式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

  • 标签: 犹太教 圣殿祭祀 祭祀音乐 云南少数民族 基督教 仪式音乐
  • 简介:秦腔的“苦音”调式与西亚木卡姆的“拉斯特”调式有着近似性,如音阶的第二音到第三音、第三音到第四音之间都有两处中立二度音程出现;音阶上行的第六音到第七音、第七音到主音之间也都持有两处中立二度音程;音阶第七音导音,下行时埃及的Bb、土耳其的F、秦腔苦音调式的Bb和主音之间呈大二度音程关系(上行时为中立二度音程)。在旋法上,音阶的逆进行部分存在近似性;惯用四度跳跃形式;旋律线多呈阶梯形下降状态。总之,这些相同点不应看作只是偶然现象,诸调式之间必定有其内在的联系,可以推测,它们在历史的进程中,或许有着共同的祖先并同出一源的可能性极大。

  • 标签: 苦音调式 秦腔 玛卡姆 拉斯特 微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