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部教材的编写者汤桂琴同志,是陕西省戏曲学校的表演专业教师,曾于1987年入我院表演系师资专修班进修两年,现仍执教于原校。她积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继承前辈艺术家艺术成果的基础上,汲取兄弟艺术的养分,加以融会、创造,在探索中编成了这部教材。曾于1986年应广东省文化厅之邀,在广州举办的七地区艺校教师进修班上,教授了这部教材的内容;广东省粤剧院和广州市粤剧团的一些演员也参加了学习。她在我院修业期间,曾向我院部分教师和同班同学,教授了长水袖技法,都收到了良好效果。许多同行希望能够编成文字教材印行,以便广于交流研究。为满足这一需求,我刊自本期起予以连载。

  • 标签: 广东省文化厅 粤剧团 艺术成果 抓袖 专修班 交流研究
  • 简介:本文立足于中国民族艺术的美学精神,来观照"戏曲舞台节奏"所具备的美学特征,从而阐明"‘以程式化的歌舞演故事’作为戏曲艺术的本质,决定了‘戏曲舞台节奏’的内涵必然广泛且深厚"的观点.

  • 标签: 速度 戏曲舞台节奏 美学特征
  • 简介:一、赢秦的本土音乐秦代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到公元前206年十月子婴投降刘邦,前后不过15年。但秦代的典章制度在中国的制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对周代的继承,另一方面,它又有一系列原创性的制度,对其后历代的政制有着深远

  • 标签: 秦始皇 秦代 娱乐形式 本土音乐 秦国 中原文化
  • 简介:尽管传统戏曲理论“务头”一词出处至今还无从所考,但是周德清、李渔、王骥德、吴梅、张庚、杨荫浏等都曾在其论著中作专门章节进行诠释,可见其对戏曲文学、戏曲音乐、戏曲表导演等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不管是字面的“要务”、“高潮”、“转折”还是“讨彩”、“喝彩”、“春点”、“棋眼”,这些或宽或窄的意义,都是戏曲导演在创作实践中的“紧要”之处。从舞台整体构思与刻意经营的角度去把握及创造务头,并实现作为“紧要”的最大价值。

  • 标签: 戏曲导演 务头 重点唱段 经营
  • 简介:建国后,对中国古典戏曲序跋的研究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重视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对戏曲宏观理论的探讨两个方面,但是在具体戏曲作品的序跋和作者的序跋的研究上与戏曲序跋的考据上都稍显不足。

  • 标签: 戏曲 序跋 戏曲理论
  • 简介:清代康熙至乾隆的一百三十馀年间(1662—1795),晋南(山西西南部)流行的主要戏曲声腔:一为本地声腔,即梆子腔(亦称乱弹);一为外来声腔,就是由江南传人的昆山腔。两种戏曲声腔在竞争中交流、发展,把晋南的戏曲演出推向了继元杂剧演出昌盛之后的又一个繁盛兴旺时期。但由于年代久远,能够说明问题的资料严重匮乏,导致此时期晋南戏曲发展的真实状况不易为人知晓。本文意在挖掘整理康乾年间梆子腔和昆山腔在晋南演出、交流的史料,梳理其发展概况,以及给后世戏曲带来的影响,对以往某些认识不够明确之处作些探讨。

  • 标签: 戏曲发展 晋南 戏曲声腔 述略 戏曲演出 发展概况
  • 简介:②侧抓袖:分左手侧抓和右手侧抓。准备姿势:端袖式,踏左步,目视正前方。(以右手为例)双手抓袖于腰前。踏左步,面向前方。向左拧身,提左边侧腰,提胯,重心右移。左手向左侧上方提袖,向右

  • 标签: 左步 右步 抓袖 腰前 右移 边侧
  • 简介:<正>一、严格把握电声乐器与民乐的协调关系戏曲电声乐队的组合方式有多种.除条件优越的省、市一级剧团外,一般剧团多为民乐加架(电)子鼓、电子琴、电吉它、电倍司而组成为“混合型”小乐队.使用这种小乐队,必须在充分考虑电声乐器和民族乐器各自不同性能的基础上,通过编配上的处理,达到彼此间的协调配合.1.运用丰富多彩的伴奏织体,发挥电声乐队“调色板”的作用.由于发音体及其频率上的差异,

  • 标签: 电声乐队 编配 伴奏织体 戏曲唱腔 电子琴 民族乐器
  • 简介:如果着眼于文化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态,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文化可以区分为理论形态的高层位文化和世俗形态的低层位文化。高层位文化是低层位文化的理论概括和艺术升华,集中体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因而,高层位文化对文化创造主体以及文化成果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但是,世俗化的低层位文化对人以及文化创造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世俗

  • 标签: 俗文化 戏曲俗 文化品格
  • 简介:画报是中国近代报刊传媒中的重要种类,它因图文并茂、艺术与信息兼备的特点而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点石斋画报》、《北洋画报》、《立言画刊》、《国剧画报》等大型刊物已为今人所熟知,然而对于创办于天津的《语美画刊》(封面见图1),学界却关注甚少.实际上这份画报风格鲜明,独具特色,内容丰富,涉及文化、考古、美术等诸多方面,其中包含了不少珍贵的戏曲史料.

  • 标签: 刊载戏曲 史料述评 戏曲史料
  • 简介:今天我们在这里,接受了现居美国加州的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白玉薇女士通过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惠赠的一批珍贵的戏曲剧目资料,在此,谨代表中国戏曲学院向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并通过您们向白玉薇先生,致以最深挚的感谢。中国的京剧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被誉为“国粹”,它是中华炎黄文化中的一部分。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振奋民族精神,促进传统艺术的繁衍昌盛,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培树人们的爱国意识,并增进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联系,加深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互相理解和情谊的一项极其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海内外一切有志有识、良知未泯的炎黄子孙的神圣责任。

  • 标签: 中国戏曲学院 京剧表演艺术 政协文史资料 答谢词 骨肉同胞 戏曲剧目
  • 简介:<正>四川戏曲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文物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戏曲发展的历史面貌、探索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成因。笔者近两年搜集了较为丰富的戏曲文物资料,如戏楼、雕塑、碑刻、戏画、舞台题记等。关于碑刻,笔者通过文献查阅了45通,实地考察并抄录了9通~①(尚未被各种文献公布过)。这些碑刻从材料上看,木刻有1通,其余全为石刻;从所属建筑物看,祠堂

  • 标签: 戏曲学 万寿宫 文献查阅 三圣宫 文述 历史面貌
  • 简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戏曲演员逐渐开始自觉地开拓海外演出市场。他们不断地将海外演出活动向文化交流活动深层次拓展,不仅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出现了中国戏曲演员高密度大规模的访日演出高潮,同时以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访美、访苏活动为标志,戏曲名伶国际演出展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国际化交流。应该说,中国戏曲海外交流的早期态势还是以介绍和展示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体现了戏曲独特的魅力,但是总体来看,又有后续影响力与发展持久性不足的问题。

  • 标签: 戏曲演员 文化交流活动 新加坡 文化国际化 实践 华族
  • 简介:剧评,反映审美偏好,也映照创作趋势。从具体个别剧目的评论中,可析绎出理论,是评论者个人的观点,也是时代见证。研究剧评,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本文以台湾的戏曲评论为研究范围,京剧为主、兼及昆剧,按照时序书写,全文是评论的演进发展,也侧写台湾京剧史。

  • 标签: 戏曲评论 创作趋势 台湾地区 映照 京剧史 评论者
  • 简介: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创新陈钧近年来各戏曲剧种均创作排演了不少新剧目,用时兴的评论语言来说可谓“好戏连台”。然而对近期上演的若干台戏做审美价值评判,却不在于气氛的热烈和见诸报端的溢美之词,更不在于令人瞩目的奖状、奖杯。抛却了感情色彩的理论研究所关注的,倒...

  • 标签: 戏曲音乐 戏曲艺术 剧种 创新形式 艺术表现 戏曲剧目
  • 简介:中国戏曲演唱艺术的行腔韵味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之精华。本文对中国戏曲中声乐演唱特点进行了探讨,在“发声”、“韵味”、“演唱方法”及“情”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并探讨了在传统的中国戏曲音乐的开放性演唱中,演员在演唱实践中创作的一些方法技巧,旨在为其姊妹艺术民族声乐做一有效的借鉴与探索。

  • 标签: 唱工 润腔 曲情 大嗓 小嗓
  • 简介:中国戏曲是一门熔音乐、舞蹈、文学、舞台表演等为一炉的综合性艺术。在漫长的中国音乐文化脉络中,其戏曲中的"形"与"神"、程式中的写意、戏曲音乐中写意的特征,是其传承至今且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的重要源泉。

  • 标签: 中国戏曲 “形”与“神” 写意
  • 简介: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是为明初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朱元璋十分重视戏曲艺术的社会作用,设有教坊司,专司梨园乐部。另设有富乐院及花月春风十六楼,"以处官妓,缙绅宴集,用以承值"。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金陵改名南京,为"陪都"、"南都"。"海宇承平,陪

  • 标签: 南京地区 海盐腔 弋阳腔 戏曲声腔 南戏 朱元璋
  • 简介:穿插,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起着对剧情、对人物情感变化的一种调剂作用,人们通常称它为情调。而情调又是一种忽而兴奋、忽而颓丧的流动性东西,它作用于戏的冷热、松紧、高低、静动的转换。有了穿插,剧的主题得到发挥,剧情得到强化,人物得到升华。任何一出戏,都有着起始、高潮、下行和结局,如同人的情感变化,表现为波澜起伏。一味追求“银瓶乍破水浆迸”的饱和,并不算佳品,因它使人思想上的弦绷得

  • 标签: 戏曲艺术 潘金莲 小姐 戏曲表演 嫌贫爱富 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