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由刘奏荣教授著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的一书,不仅具有和声分析、研究的功能,对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的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和声分析 钢琴 音乐理论 音乐创作 著述 著作
  • 简介:《苏秦》戏文,在我国民间流传极广,影响深远。1984年的《文学遗产》,发表过孙崇涛先生《〈金印记〉的演化》一文,对苏秦戏文的源与流作了相当详尽的介绍。那时候海外孤本《风月锦囊》还没有携归祖国与广大研究者见面。去年春末,在我

  • 标签: 青阳腔 苏秦 重校本 印记 抄本 宋元南戏
  • 简介:“文革”后期,江青指示“要搞西洋音乐史”。“文化组”责成文学艺术研究所的音乐舞蹈研究室来落实这项工作,很快便组建了30多人的“西洋音乐史编写组”,领导一再强调:“这不是纯学术研究,是为阶级斗争,为政治斗争的需要。”历时三年多,终于编写出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西洋音乐简史》,它代表了“文革”时期西方音乐研究的典型方法和特点。但是,“编写组”在风雨中艰难地探索、思考,却为西方音乐史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也为“文革”以后的外国音乐研究做了人员和学术方面的准备。

  • 标签: 《西洋音乐简史》 “以阶级斗争为纲” “西洋音乐史编写组”
  • 简介: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代歌诗是它骄傲于世界、骄傲于人类的文化宝藏。它渊源于《诗经》、《楚辞》、古乐府,发展至唐诗.宋词臻于极盛。《全唐诗》共九百卷,收录了2300多位诗人吟作的48900多首的诗,《全宋词》收录了1300多位词家吟作的2300余体的19900多首的词。自诗三百以来的众多诗词,大都可筲可管可箫,它们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明确地把《诗经》三百篇看作是可“诵”、可“弦”、可“歌”、可

  • 标签: 刘明澜 《中国古代诗词音乐》 古琴音乐 创作风格 民族声乐 歌唱艺术
  • 简介:在福建西南部地区,自宋以来道教即已盛行,道坛活动与民间丧葬礼俗关系极其密切,至今仍流行于广大农村的"目连沙灯道场"就是其道法活动中的重要仪式。道坛中以破狱形式演《目连救母》,其演出为《地狱册》。这种道坛之戏剧,也是仪式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它称为道教目连戏。1995年秋,龙岩学者刘远先生发现了《地狱册》,笔者在对闽西南道教戏剧的田野调查中,有机会接触到《地狱册》并观摩了道坛《目连救母》的演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民间道坛中首次发现的

  • 标签: 目连戏 目连救母 道教 戏剧形态 戏剧文化 科仪
  • 简介: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新的教学行为不断涌现,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在与新课程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我们聆听了许多关于新课标解读的报告,也观摩了不少节新理念下的“公开课”“研讨课”。这些音乐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与反思。

  • 标签: 音乐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 课改 教学行为 音乐教学 新课标
  • 简介: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劳动成果。《吴越春秋》中记载的黄帝时期的“弹歌”和《淮南子》中记载的“劳动号子”,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基本雏形,演唱形式多以吆喝、呐喊为主。可以说远古时期是没有唱法的,全靠自身的嗓音条件来歌唱。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歌曲的表演形式和题材变得丰富多样,出现了“风雅颂”。中国民族声乐真正发展时期是“五四”运动以后,通过作词家作曲家创作的抗日歌曲,兴起了歌唱民族声乐的浪潮,演唱方法是用自己的本嗓歌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歌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作的声乐作品也更具有艺术性,歌唱的方法借鉴了西方的发声方法。改革开放后,歌唱家们把中西结合的唱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又出现民美、民通等演唱作品,民族歌曲不再仅限于本民族的歌曲,而是走向世界。本文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论述民族声乐道路直至今日,具体研究三个时期的民族声乐道路的探索。

  • 标签: 民族声乐 发展 特点 探索
  • 简介:No.17手指练习。行板(Andante),三十二分音符不要拉得太快,太快不是目的,要很清楚、准确,其实等于颤音,有数的。要突出旋律音,强调重音,这里是“软”的重音。更多的在左揉弦式的来一下,重音就出来了,别拉成“硬”的。

  • 标签: 小提琴练习曲 曲目讲解 顿特 演奏技巧 指法 克莱采尔
  • 简介:2008年12月笔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学高层论坛”上,作了《不正学风与学界应取的对策》的发言;其中说到名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4月版,以下称“简编”)的一教材存在抄袭与署名不实的问题。会议之后,又仔细核查,觉得教材不仅严重违背学术规范,而且失误差错又多。为了澄清学术是非,促进学风建设,今成文略作评说,供作者、读者研究参考。下面,拟谈三个问题。

  • 标签: 学风建设 音乐学 教材 公开出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威廉姆·内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得到与他同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和舒曼的高度评价。西方音乐界将其钢琴音乐视为英国19世纪中期音乐风格的典范。内特强调音乐结构的有机统一和调性的严谨布局,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求变出新,达到古典与浪漫的最佳平衡。同时,他还追求简洁的诗性语言与钢琴化的音乐表现,使得音乐充满着明快、纯净、柔美的特点。

  • 标签: 威廉姆·本内特 钢琴音乐 结构严谨 诗性语言 钢琴化表现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的基础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期借鉴西方工业文明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建制。当今人类社会已开始出现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音乐教育也必然开始出现转型,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第二次建构。在此转型中,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华文明的归复(归属与复兴)以及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具有方向性的问题。因为在新的轴心文明时代如果中国音乐教育不考虑中华礼乐文明的参照,中国音乐教育必然失却自身文明的立足点,乃至迷失自身而成为西方文明音乐教育的肤浅仿效者。同样,在反思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音乐教育之时,西方也在考虑音乐教育建构中文明的归复,正如当今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讨论的兴盛,它是对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返开新。

  • 标签: 工业社会 生态社会 礼乐文明 实践哲学 轴心时代
  • 简介:文章从音乐学术史角度评价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一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著作"。并从以"律、调、谱、器"为古代音乐史著述知识系统构成的主体框架;在专题研究基础上对古代乐律学知识有较为系统而深入的阐述;首次运用、借鉴现代音乐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系统研究古代音乐;注重实证性研究,重视数理计算和乐器实物图像的提供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就学科现代学术转型这一点来讲,王光祈对现代音乐学术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学术视野的宽广和新颖、学术成果的规范和严谨,以及所涉每个专题的深入研究等方面,都是其前诸学者无法相比的,并指出王光祈《中国音乐史》构建的古代乐律学史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开始具有中国乐律学史最早、也是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

  • 标签: 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 音乐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