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多发伤患者接受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护理团队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到2024年10月,共计选录该阶段本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以本院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护理团队组建时间点为分组依据,实施前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后6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分析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护理团队的价值。结果:干预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急救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护理团队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突破传统急诊救治模式的局限,为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加科学、高效、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值得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护理团队 急诊多发伤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肾病内科收治的难治性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盐酸氮芥治疗,B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TNF-α水平和血清水平。结果B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A组患者,且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IL-6和TNF-α水平也较A组低,血清IL-2较A组患者高,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治疗,效果更好,且比盐酸氮芥更安全,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不同的治疗方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正确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行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记录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全肠外营养支持持续时间、肛管放置时间、瘘口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有利于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疗效及预后,对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中低位直肠癌 术后 吻合口瘘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4年治疗股骨粗隆间三种手术方法179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三个科室三种方法不同的手术医生进行手术。结果本组病例获得随访162例,17例失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8个月,平均1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PHNA患者术后15天出院后发生肺栓塞死亡。5例锁定钢板术后6个月发生断裂,5例DHS发生头钉切割不愈合。按Harris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HS和锁定钢板对股骨粗隆问骨折稳定型骨折较适合但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PFNA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章,创伤小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果糖二磷酸钠协同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4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协同治疗,100~250mg/(kg?次),静脉滴注,1次/d,滴注速度7~10ml/min。观察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出现明显改变,但观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儿心电图也得到一定改善。结论临床上,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协同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具有十分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阿司匹林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氯吡格雷组则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种方案的降压疗效差异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3种方案均能有效降压,降压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6个月,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氯吡格雷组的改善情况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而两者中又以氯吡格雷为优。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其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HBV DNA水平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比分析各治疗阶段这两者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精准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了慢性HBV感染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如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抗病毒治疗期等)的血清样本。利用化学发光法和荧光PCR定量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HBsAg和HBV DNA水平。随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两者在各治疗阶段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发现,在免疫耐受期,患者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均较高,且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进入免疫清除期后,随着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攻击加强,HBsAg水平有所下降,但HBV DNA水平仍保持较高,此时两者的关联性减弱。在抗病毒治疗期,随着药物的干预,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而HBsAg水平的下降幅度则因个体差异而异,此时两者的关联性变得更加复杂。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关联性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跃度和免疫应答状态,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病情信息和治疗依据。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关联性及其背后的机制,将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慢性HBV感染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HBV感染 血清HBs Ag定量值 血清HBV DNA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關节骨折经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给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研究组2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Mazur评分、Lee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旋后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Mazur评分优良率达到92.31%,对照组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Mazur评分优良率达到85.71%,对照组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Leed评分优良率达到92.31%,对照组为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保守治疗 内固定 手术 踝关节骨折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开展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价值及对Hp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自2018年02月至2019年03月接收的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n=84)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衡序贯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开展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开展序贯疗法治疗,评估临床总有效率、Hp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开展序贯疗法治疗的价值显著,既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又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及Hp清除率,值得借鉴。

  • 标签: Hp感染性胃溃疡 三联疗法 序贯疗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不同治疗时长对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时间为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均提供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甲组中途停药,乙组全程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确患者的抗磷脂抗体转阴、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血钙浓度、血浆浓度、血浆粘度。结果: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相关指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P<0.05,转阴时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治疗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治疗中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全程用药比部分用药较果更佳,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 标签: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不同治疗时长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不同治疗时长对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按照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时长将本院收治的200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均分两组,每组划入(n=100),分别定义为A组与B组,并于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展开研究,A组实行方案:从孕早期至整个妊娠期(全程用药),B组实行方案:由孕中期至整个妊娠期(部分用药,中途有停药),而后对相关数据展开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比对阐述。具体比对范围涉及:抗磷脂抗体转阴情况、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血钙浓度、血浆粘度、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妊娠结局。结果:患者类型相同,实施方案不同,所得效果也截然不同,B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均显优A组,P值<0.05。结论:对于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而言,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纳文中B组应用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提倡。

  • 标签: 阿司匹林 联合 低分子肝素 抗磷脂综合征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社区内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门诊就诊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30例。常规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TC、TG、LDL-C、HDL-C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BG、2hPG、HbAlc较常规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患者血脂、血糖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阿托伐他汀钙片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拜新同进行应用的效果及其服药依从性。方法选取2011~2013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形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拜新同治疗者归为对照组,将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者归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4.3%的临床疗效,这与对照组的80.0%相对比更理想,有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仅2例(5.7%)出现轻微的头痛、踝部水肿等不适,较之对照组的22.9%更有优越性(P<0.05)。结论为原发性高血压提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有确切效果,并且能够尽量避免不良症状发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拜新同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远期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9年01月~2020年7月,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共42例。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各21例。随访至12个月后,进行指标评价。结果:①随访12个月,手术治疗组患者肩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②保守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采用三联疗法结合瑞巴派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3例,实行三联治疗,观察组43例,实行三联疗法结合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IL-1、IL-6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三联疗法结合瑞巴派特联合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炎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消化性胃溃疡 三联疗法 瑞巴派特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单纯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单纯胺碘酮+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两组的实验对比,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是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美托洛尔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冠脉多支病变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的预后情况,并对其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性探讨及分析。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患冠脉多支病变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策略,将其中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B组,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C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观察A组患者中血运重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对患者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A组中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完全血运重建患者(P<0.0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老年率(年龄超过65岁)、男性率、BMI、吸烟史、TG水平及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P<0.05)。结论行药物治疗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预后最差,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完全血运重建治疗,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BMI、糖代谢异常、TG水平及吸烟史等。

  • 标签: 冠脉多支病变 治疗策略 预后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