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法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用于我科常规检验的50例标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于我科规范化标本采集的50例标本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血、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尿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提高护理人员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流程正确执行率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上责任班的护理人员中,随机抽选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1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式。结果:在血气分析采集流程正确执行情况方面,实验组正确率92.80%,对照组正确率26.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流程中,应用PDCA循环,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正确执行率,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 病案是临床实践中的工作归纳与总结,许多重要的医学内容包含其中,它可以提供必要的医疗证据,以佐证疾病发病的演变过程及最终预后,亦可以提供法律依据尤其是医疗纠纷发生时。病案在临床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临床带教、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地位更为突出且重要。不断发展的医院规模使得病案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病案的保管难度亦随之增加,所以只有科学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保证病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客观性。近年来随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在医院病案管理领域中电子信息技术亦逐渐普遍应用且应用效果评价良好。由此,本文就我院病案管理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咽拭子采集舒适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均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应用品管圈行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调查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统计咽拭子采集成功率,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00%)相比较,观察组(98.00%)更高(P<0.05);观察组咽拭子采集成功率(100.00%)较对照组(91.00%)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病人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咽拭子采集的过程中,对其实施舒适护理并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咽拭子采集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鼻咽拭子采集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 。 方法 通过观察前期培训考核的问题所在、分析与跟进构建新型冠状病毒鼻咽拭子采集培训体系, 并基于柯式模型构建评价方案,包括反应层(护士满意度)、学习层(预约练习的积极性)、行为层(护理操作考核重点环节的掌握)、结果层(对核酸采集标本质量的评价)。 2021年12月—2022年3月对本院200名核酸采集进行培训,并根据评价方案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反应层:学员培训后总体满意度为91%;学习层:预约练习参与率为100%。 行为层:鼻咽拭子护理操作考核重点环节的合格率100%。 结果层:核酸采集标本质量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直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在I期临床试验血样采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资料中,随机抽取使用直型留置针和使用Y型留置针的各100例受试者试验数据,分为A组(使用直型留置针)和B组(使用Y型留置针)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探讨两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统计数据,A组受试者的留置针堵管率及血样溶血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直型留置针有利于保持留置针管腔通畅,减小留置针堵管率和血样溶血率,比Y型留置针更适用于血样采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