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与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舍曲林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采用我院现用的抑郁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运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O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与联合用药情况,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结果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顺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其中有90例(71.4%)患者使用一种药物治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20例(15.9%),16例(12.7%)患者联合使用三种药物进行治疗;且同时显示患者用药频度越大,ODDS越大,所有患者的DUI≤1,并无滥用药物的现象。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典型药物进行治疗,主要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患者用药结果科学、合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专科护士团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为本组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病史资料进行收集,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对精神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主动性三个方面对患者住院依从性进行评估,对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的住院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度、精神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主动性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实行精神科专科护士团队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确保患者病情稳定,预防疾病复发,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致化药物使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住院治疗期间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还实施细致化药物使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2周后用药依从性、精神症状(BPRS)变化情况。结果细致化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细致化药物使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促进精神症状的改善,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落实人性化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我病区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收入的所收治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研究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选取30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案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来说有明显提高,其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95.3±4.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1±3.9)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及回归社会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前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身心状态,促进疾病的早日恢复而回归到社会,因此此项研究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依据其精神病症状选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心理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评价BPRS指标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要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仅有情感平淡(I)、思维贫乏(Ⅱ)两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采取了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SANS指标改善上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一精神药物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后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从而得出人文关怀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具体意义。方法从护士的实际工作入手,将人文关怀融入这个大环境之中,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入院的患者23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15人,两组各采取不同的护理工作以检验人文关怀的实际作用,其中对照组正常护理,至于干预组的护理工作要融入人文关怀思想,对照二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先后分别给予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评价高低。结果实验发现二组患者给予的评价中生活质量都比之前上升,可干预组的提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当前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与生活质量的满足感,可在人文关怀的支持下得到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23例精神疾病并发肠梗阻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8年6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科患者,在并发肠梗阻后,对其进行保守治疗和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有效康复。结论对在精神科住院的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肠梗阻的概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前期即葡萄糖耐量受损者的焦虑、抑郁及述情障碍等精神状况,进而为葡萄糖耐量受损人群的心理评估提供可靠临床数据,同时对2型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方法筛选葡萄糖耐量受损者(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62例,采用标准SDS、SAS、TAS-20及TCSQ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健康人群(常模)作对照。结果62例葡萄糖耐量受损者SDS、SAS、NC、TAS-20、TCSQ量表平均得分依次为(45.10±7.54)分、(44.45±4.36)分、(57.13±7.37)分、(31.74±4.52)分,分别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2例葡萄糖耐量受损者焦虑、抑郁及述情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0.97%、72.58%和79.01%。结论葡萄糖耐量受损人群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述情障碍及消极应对方式,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相互影响,需要早期评估和干预;采用SAS、SDS、TAS-20及TCSQ量表实施心理测评能获得可靠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料状况,为改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从2017年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随机抽取1200名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调查照料者状况。结果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家庭照料者的占92.3%,无家庭照料者占7.7%;家庭照料者中,女性占59.4%;配偶关系占42.4%,亲子关系占33.9%,兄弟姐妹占8.6%;48.8%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1.3%没有工作;37.5%为农民;已婚者占89.1%、离异占5.6%,丧偶占1.3%。结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照料者为家庭照料者,社会应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