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我院所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治疗,对照组用以常规抗生素升阶梯方式治疗,研究组则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的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法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使总的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催产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经新诊断确诊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正常耐糖量)作为对照组,均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比两组hs-CRP、血清催产素水平,并以稳态模型评价两组对象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差异。结果分析组血清催产素、HOMA-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hs-CRP、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hs-CRP与患者催产素水平表现负相关,与HOMA-β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催产素水平较低,hs-CRP、HOMA-β、HOMA-IR水平变化与该表现关系密切,预示催产素可能参与到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值得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为代表(2015年9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组间数据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诺氟沙星胶囊联合黄连素治疗急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队于最近2~3年例接收的100例急性肠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诺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在诺氟沙星胶囊的基础上采用黄连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急性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退热时间;观察组的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止泻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过程中将诺氟沙星和黄连素联合使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参考。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为时限,随机抽取我院453例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医嘱并对抗生素使用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患者共计使用抗生素507例次,涉及药品10类43种,使用构成比居前三位药品种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29.78%)、青霉素类(20.92%)、大环内酯类(18.37%)。患者以单一用药为主(89.40%),个人平均使用药品数(1.12±0.40)种,剂型多为注射剂(83.0%),给药时间普遍≤7天,主要用于治疗(81.67%),经验用药居多(62.91%)。处方点评示,抗生素使用合理率82.12%,不合理用药中,构成比占前三位的不合理类型依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5.81%)、诊断与用药不符(24.73%)、药品选择不适宜(15.05%)。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复杂,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有待加强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用药合理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门诊处方6500份,对抗生素类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00份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3225份,所占比例为49.6%。各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妇儿科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最高为91.2%,其次为外科、内科,五官科最低。3225份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2848份(88.3%),不合理用药377份(11.7%)。结论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存在部分不合理情况,还需要强化对门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绵阳地区12岁以下儿童血清维生素A(VitA)水平,为临床合理s补充VitA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1621名12岁以下儿童按年龄分为<1岁组、1~3岁组、4~6岁组和7~12岁组,抽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VitA水平。结果1621名12岁以下儿童血清VitA水平为399.79±220.65ng/mL,不足率为19.06%,缺乏率为21.16%,不同年龄段血清Vit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55,P=0.000),其中<1岁组血清VitA水平最低为360.47±202.25ng/mL,不足率为20.13%,缺乏率为26.40%。结论绵阳地区12岁以下儿童VitA水平不容乐观,需要及时检测、合理补充,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T2DM患者100例,均应用大剂量胰岛素(>60U/d)治疗3月以上仍未达标(HbA1c>8.0%),随机分成两组西格列汀组(50例)应用(胰岛素+西格列汀);吡咯列酮组(50例)应用(胰岛素+吡咯列酮)。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CP、2hPCP、DID、BMI、低血糖发生频次。结果治疗12周后,西格列汀组患者的FPG、2hPG、HbA1c、DID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西格列汀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吡咯列酮组(χ2=4.0390,P<0.05)。结论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西格列汀)疗效优于(胰岛素+吡咯列酮),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