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盆康复训练联合盆生物反馈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在产后45d均采用盆生物反馈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产后45d采用盆康复训练。观察2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盆肌力、阴道静息压力、阴道收缩压及随访1、3、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盆肌力、阴道静息压力、阴道收缩压力水平均明显升高,随访1、3、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盆康复训练联合盆生物反馈训练,可提高产妇的盆肌力,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 标签: 阴道分娩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尿失禁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产后盆肌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后盆功能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120例,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护理干预及盆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肌肉恢复至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86.66%,对照组为70.00%(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功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及盆康复训练用于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肌力,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产后盆底肌功能 护理干预 盆底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索产后早期盆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收治的120例产妇,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仅予以产后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产妇予以产后早期盆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后的盆肌收缩能力和盆肌力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盆I类肌纤维、盆IIA类肌纤维和盆IIB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持续时间亦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示P<0.05;实验组产妇III级、IV级和V级的盆肌力分布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示P<0.05。结论接受产后早期盆肌康复治疗的产妇,盆功能恢复良好,该治疗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盆底肌 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功能的影响以及产后盆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75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方式,观察组产妇选择顺产的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不同分娩方式对于盆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在康复治疗后尿失禁、子宫脱落、阴道壁膨隆的发生率明显比治疗前的发生率低,且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对于肌力水平都有所提升,观察组产妇比对照组产妇肌力水平提高的更为明显,两组产妇的康复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于产妇盆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产妇在生产后进行盆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各种功能疾病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产妇康复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不同分娩方式 盆地功能 盆底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盆功能障碍性患者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肌锻炼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对我院分娩的 90例产妇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 45例,分别对其实施单纯盆肌锻炼和在此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夜尿次数、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77.78%,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盆肌锻炼对产妇进行治疗,可减少不良症状,帮助产妇更好的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联合盆训练治疗产后孕妇对其盆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产后盆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入选的顺序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盆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物反馈联合盆训练,比较两组的盆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口闭合情况、尿失禁情况以及性生活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对比性。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盆训练对于孕妇产后盆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增加患者的盆肌力,改善患者的性生活,促进其阴道口的闭合,治愈患者的产后尿失禁情况。

  • 标签: 生物反馈 盆底训练 联合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盆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产后盆肌功能改善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产后盆功能患者实施此次研究, 例数为 120 例, 时间为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根据入院时间 分为观察组( 60 例)和对照组( 60 例)。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使用护理干预及盆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肌肉恢复至 3 级及以上发生率为 86.66% ,对照组为 70.00% ( P﹤0.05 )。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功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将护理干预及盆康复训练用于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肌力,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产后盆底肌功能 护理干预 盆底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及盆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功能损伤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5月在我院分娩同时在产后发生盆功能障碍的产妇128例。通过抛币方法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接受常规盆康复训练,干预组增加生物反馈刺激。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盆肌力。结果:干预组产妇和对比组相比康复1个月时的盆肌力改善程度更优,P<0.05。干预组产妇和对比组相比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产后盆功能损伤采用生物反馈及盆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升盆肌功能康复效果,同时也促进产妇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产后盆底损伤 生物反馈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康复护理对于改善盆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产后盆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产后盆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的收缩压力、静息压力(护理后),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对比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护理后),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结论:产后盆康复护理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患者盆功能的良好恢复,减少盆功能障碍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产科因素致盆功能障碍采用盆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要求从我院妇产科6个月内(2021年4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盆功能障碍产妇中选取5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以对照组(常规盆肌训练)和研究组(盆康复治疗)两个组别平均分配,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尿动力学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更优,研究组MUP、MUCP、FUL、ALPP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临床选择盆康复方法治疗因产科不同因素导致的盆功能障碍产妇,可使其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指标快速改善并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不同产科因素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产妇盆功能、盆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此研究借助回顾性方式,抽取我院2020.5-2021.3内53例分娩产妇,遵从“分娩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阴道顺产)和观察组(28例,剖宫产);观察产妇产后早期盆功能、PFD发生情况。结果:行剖宫产的观察组,产妇产后早期盆功能较好,PFD发生率仅为7.14%,对照组高达36.00%,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改善产后早期盆功能、降低PFD发生率方面,剖宫产分娩方式更具优势。

  • 标签: 分娩方式 产妇盆底功能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生化汤联合盆康复仪对产妇盆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接收的72名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对照组予以盆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生化汤联合盆康复仪,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Ⅰ类、Ⅱ类纤维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盆康复仪可有效促进初产妇产后盆功能恢复,并可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 标签: 产后生化汤 盆底康复仪 产妇盆底功能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不同时机进行盆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样本数量是60例,都是本院三个年度收治的具有盆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后患者,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均匀,将产后3-6个月以及产后42天到3个月时段进行康复治疗分别应用在两组中,分别观察效果。结果:治疗以前两组的电测肌电值差别并不大(P>0.05),而进行康复治疗以后会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机使电测肌电值改善幅度更大(P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在防治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时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盆功能评估异常的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74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盆训练,试验组基于对照组施以产后盆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盆肌力变化情况及产后6周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 产后6周,两组PFIQ-7、PISQ-12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6个月后,试验组的PFIQ-7、PISQ-12评分及盆肌力在3级以上的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 防治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存在产后盆功能障碍的产妇中,通过为其实施针对性盆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近1年收治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盆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盆肌力统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肌锻炼对产后盆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产后复查盆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共11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1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采用统计学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前静息阶段、快肌阶段(II类肌纤维)、慢肌阶段(I类肌纤维)、后静息阶段。结果:治疗结束后,产后复查盆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前静息阶段、快肌阶段(II类肌纤维)、慢肌阶段(I类肌纤维)、后静息阶段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产后复查盆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肌锻炼对产后盆康复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