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介绍人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微环境中产生并分化发育为成熟T淋巴细胞的相关环节和影响因素,涉及到人体外微环境的建立,包括模仿胸腺微环境的培养体系、无胸腺组织的培养体系;与T细胞分化有关的细胞因子的研究;T细胞在体外的分化过程;T细胞分化研究的应用与展望。

  • 标签: 造血干/祖细胞T淋巴细胞 微环境 诱导分化
  • 简介:目的探索体外不同时间的成软骨诱导,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组织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猪第2代BMSCs为种子细胞,以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为支架,体外构建直径12mm,厚3mm的圆盘状复合物,联合应用TGF-β1(10ng/mL)、IGF-I(50ng/mL)及地塞米松(40ng/mL),体外分别诱导1周和4周,并以未经诱导的BMSCs和软骨细胞为对照,分析和比较不同诱导时间对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4周的BMSCs-PGA/PLA复合物的组织学结构明显较只诱导1周的致密,软骨特异性基质(如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等)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诱导1周的。结论体外诱导时间对BMSCs软骨定向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延长诱导时间可明显促进复合物成熟并增加其软骨基质分泌。

  • 标签: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
  • 简介: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目测信号强度、量化信号强度(SI)值与透明细胞肾癌(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DWI信号强度评价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CCRCC患者91例,并根据Fuhrman病理分级Ⅰ~Ⅳ级标准,分为高分化组(Ⅰ级和Ⅱ级,37例)、中分化组(Ⅲ级,32例)、低分化组(Ⅳ级,22例),所有患者均行中腹部MR平扫、增强和DWI检查(1.5T,b=800sec/mm^2),分别目测CCRCC的DWI信号强度、测量SI值,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CCRCC的DWI目测信号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CCRCC的SI值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与目测信号强度、SI值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CRCC的SI值诊断高分化CCRCC、低分化CCRCC的效能。结果91例CCRCC的DWI目测信号强度中,43.9%呈明显高信号,30.8%呈中等高信号,25.3%呈等/略高信号。明显高信号组与等/略高信号组的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高信号组与等/略高信号组、中等高信号组与明显高信号组的CCRCC组织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的DWI目测信号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呈中等的负相关(rs=-0.552,P〈0.05)。高分化CCRCC的SI值明显低于中、低分化CCRCC,中分化CCRCC的SI亦低于低分化CCRCC(P〈0.05)。CCRCC的SI值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71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DWI的SI值诊断高分化CCRCC的最佳临界点值为273.7,相应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67.6%、98.2%;诊断低分化CCRCC的最佳临界点值为378.9,相应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91.3%、59.1%。结论随DWI目测信号强度、SI值升高,CCRCC的组织分化程度降低。DWI目测信号强度及SI值预测CCRCC组织分化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弥散 透明细胞肾癌 信号强度 分化
  • 简介:目的对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进行成瘤风险评估及类肝样细胞分化能力的鉴定.方法将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进行裸鼠致瘤试验评估成瘤风险,通过序贯法诱导成肝分化,于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ALB和AFP的表达、糖原染色鉴定糖原储备能力.结果裸鼠致瘤实验提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成瘤风险.成肝诱导后,细胞形态逐渐变为圆形;ALB仅在诱导第21天部分阳性表达,AFP在诱导第14天起阳性表达;糖原染色阳性.结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致瘤风险,且具有类肝样细胞的分化能力.

  • 标签: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类肝样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沉默小鼠RANK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观察其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沉默小鼠RANK基因短发夹RNA(shRNA)片段重组到pSuper-Retro质粒中,构建沉默小鼠RANK基因RNA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pSUPER-shRANK,与PIK包装质粒经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产生稳定的细胞克隆,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RANK蛋白表达的变化.对病毒感染的小鼠BMM和未经感染的小鼠BMM分别用100ng/mlRANKL和30ng/mlM-CSF诱导,9d后TRAP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破骨细胞形成及骨溶解情况.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后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的细胞克隆;对经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RANK蛋白检测发现,RANK表达较未感染BMMRANK下降了80.7%(P<0.01);与未感染BMM相比较,感染BMM在培养9d后,TRAP染色发现核≥3个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分别为(82.00±4.64)和(6.80±1.64)(P<0.05);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骨陷窝面积明显减小,分别为(16.60±2.70)%和(2.80±0.84)%(P<0.05).结论携带沉默小鼠RAN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能明显抑制RANK蛋白表达,沉默RANK抑制小鼠BMM向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其活性.

  • 标签: RANK基因 RNA干扰 骨髓 巨噬细胞 逆转录病毒科感染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普遍存在的长度为21—25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编码区不完全互补结合,抑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参与了多种正常细胞发育及肿瘤发生的调控,在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以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可作为有效的肿瘤生物标记应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对治疗反应的预测。本文就miRNA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及miRNA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MICRORNA 淋巴细胞发生 淋巴瘤 白血病 生物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BX18腺病毒是否能够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取成年SD大鼠的四肢骨髓将其分离培养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重组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d-TBX18载体,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为试验组,并将只是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空载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诱导后三组细胞肌钙蛋白I(cTnI)、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actin)阳性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TnI、α-SC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高达95%。试验组的cTnI、α-SCA阳性表达率以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载病毒组、空白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概括1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除去常规的护理干预外,加强重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等,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减少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治疗干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未分化 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1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为区别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左甲状腺素钠对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4.62%,且实验组的甲状腺功能激素相关指标恢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联合治疗,会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率以及有效恢复甲状腺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碘131 左甲状腺素钠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分化型甲状腺癌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研究组予以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研究组出现失眠、胸闷、焦虑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显著,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降低胸闷、失眠、焦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碘131联合左甲状腺素钠 分化型甲状腺癌 治疗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患者来说,实施思维导图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3月间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象,分别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思维导图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各包含35例患者,总数为70例。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评价、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生活质量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价好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思维导图护理模式 分化型甲状腺癌 术后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术后的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4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一区接受甲状腺双侧腺叶全切或近全切手术,并于术后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DTC成年女性患者共46例,按照年龄、体重指数(BMI)、绝经状态、初始TSH目标及随访年限内平均TSH水平分组比较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3年的腰椎(L1~L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绝经状态(P〈0.001)以及初始TSH目标分组(P〈0.05)的患者T值在组间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多因素分析提示初始TSH目标分组(P〈0.001)以及平均TSH水平分组(P〈0.001)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说明时间因素的作用随TSH的变化而变化。结论绝经后的高龄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长期L-T4抑制治疗过程中,无论其初始TSH目标以及平均TSH水平高低,均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对于初始TSH抑制目标较低(TSH≤0.1mIU/L)的女性患者,无论其年龄大小及绝经状况,同样应接受抗骨质疏松的初级预防治疗。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左旋甲状腺素 TSH抑制 女性患者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例和同期体检健康对照组29例。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8例、大量白蛋白尿组23例。采集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检测血浆GDF-15,分析GDF-15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GDF-15明显高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和对照组(q分别=10.60、14.41、15.84,P均<0.05)。微量白蛋白尿组GDF-15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尿蛋白组和对照组(q分别=4.93、4.57,P均<0.05)。大量白蛋白尿组eGFR明显低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q分别=5.90、5.71、5.59,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DF-15、eGFR分别与24h尿微量白蛋白(24hmAlb)具有独立相关性(t分别=2.07、-2.06,P均<0.05)。结论GDF-15具有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和病情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生长分化因子-1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可降解性,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及血管生成极为有利。目的:观察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接种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接种前及接种后第1,3,7,14,24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2)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增强;(3)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加(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逐渐增强;(4)结果表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过程。

  • 标签: 成纤维细胞 胶原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Periostin重组蛋白对体外培养的TWIST1^+/-小鼠冠状缝颅缝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TWIST1+/-小鼠冠状缝颅缝细胞,培养传代后随机分成4组,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Periostin蛋白(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进行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该蛋白对颅缝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定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LP的分泌;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成骨分化相关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分别培养1、3、5、7d后,颅缝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分别成骨诱导培养10d后,ALP活性被抑制,表达量下降(P〈0.05);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骨诱导培养21d后,与0μg/L组相比,Periostin50μg/L、100μg/L、200μg/L浓度组颅缝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因子OCN、OPN、BSP、COL-1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不同浓度(50μg/L、100μg/L、200μg/L)的重组Periostin蛋白对TWIST1^+/-小鼠冠状缝颅缝细胞增殖、分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骨膜蛋白 颅缝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s2O3处理HL-60细胞,应用MTS/PES方法检测细胞增殖,NBT实验测定细胞分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分化相关抗原CD11b的表达,SYBRGreen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C-FES、BCL-2、BAX、Survivin、P21和P27mRNA水平变化。结果:As2O3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其效应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性(r=-0.967;r=-0.954);低浓度(0.1、0.5和1.0μmol/L)As2O3能明显促进细胞分化,NBT阳性率和CD11b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较高浓度As2O3(2.5和5.0μmol/L)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分化。HL-60细胞经1.0和5.0μmol/L浓度As2O3处理后,C-FES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但以1.0μmol/L组更为明显,证实C-FES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成正比。此外,5.0μmol/L浓度As2O3显著下调了HL-60细胞BCL-2和Survivin的表达,相反明显上调了BAX、P21和P27的表达。结论:As2O3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分化成熟及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C-FES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

  • 标签: 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细胞分化 凋亡 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