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凝聚胺法合并微凝胶法在提高抗-c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入的10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微凝胶法以及凝聚胺法合并微凝胶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抗-E检出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检出率相比较,凝聚胺法合并微凝胶法高于微凝胶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聚胺法合并微凝胶法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高抗-c的检出率,弥补微凝胶法漏检抗-c的不足,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住凝胶法 抗-c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凝胶配血方法和凝聚胺配血方法。方法对200例配血患者分别用微凝胶和凝聚胺两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交叉配血结果中,微凝胶有5例不符,凝聚胺有3例不符,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凝胶法的敏感性高于凝聚胺法,不规则抗体检出的概率大。因此,用微凝胶交叉配血,结果更准确。

  • 标签: 微柱凝胶 凝聚胺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微注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对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 选择149例疑似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标本,用微注凝胶卡式法进行三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并整理试验结果。结果 在149份随机样本中,阳性10例,弱阳性22例,微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所测得的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的阳性率高,释放试验在三项试验中灵敏度最高。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中,微凝胶法具有简单易行、高灵敏性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实际应用效果好。

  • 标签: [] 微柱凝胶 新生儿溶血病 抗人球蛋白 溶血三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后骨折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和前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4.76%vs28.57%,P<0.05)、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95.24%vs80.95%,P<0.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后骨折的有效途径,具有安全可靠、有效高、预后好等优势。

  • 标签: 后侧入路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双固定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介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按MehneMatta分型:低T型6例,Y型5例,H型1例。方法对近年手术治疗的1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髁间骨折进行分析,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10例,占83.3%,骨不愈合2例,占16.7%,骨折不愈合均为鹰嘴窝,内外已愈合且关节面形态未见改变。按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结论:应用双固定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够做到肱骨远端关节面近乎完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是影响肱骨髁间骨折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且选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输血检验过程中采取卡式微凝胶试验检验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2.6-2023.6期间收治的到院接受临床输血检验的60名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和研究组,普通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输血配血检验,研究组引入卡式微凝胶试验进行输血配血检验,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进行输血检验的正向、反向定型准确率,以及患者对临床输血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采取不同方案进行输血配血检验后,研究组患者在输血配血表现上,有更为突出的正向、反向定型准确率,结果比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对临床输血配血治疗有更高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针对临床输血治疗患者的配血检验上,采取卡式微凝胶试验进行输血配血检验,能够取得更高的正向、反向定型准确率,并有助于患者对临床输血配血治疗满意度的提升。为此,将卡式微凝胶试验引入临床输血检验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式微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260例行临床输血检查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输血检查过程中使用的的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30例:盐水法)与实验组(130例:卡式微凝胶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向定型符合率(96.15%)以及反向定型符合率(93.08%)均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检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3.08%)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输血检查患者中卡式微凝胶试验较于常规盐水法可提升准确性,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盐水法 临床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方面的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肱骨外科2005年1月—2012年12所收治的9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50例患者,对他们给予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为42例,对他们给予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的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性、有效性、安全性等优点,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推广。

  • 标签: 解剖型钢板 锁定钢板 肱骨外科 颈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多节段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4例颈椎多节段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感染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了脑脊液漏,有2例患者出现了再关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7%,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多节段间盘突出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 颈椎多节段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2-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抽取实验对象62例,确诊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实验组治疗方式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治疗方式是钢丝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分值、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分值,P>0.05。结论: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病发掌指骨骨折患者治疗当中,采用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方法后,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为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2019.01~2022.03期间纳为收录样本时间,密封信封抽选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纳入统计不同治疗组(1)临床指标;(2)治疗优良率。结果:实施治疗后,组间研究数据均有积极改善价值,与此同时,实验组较之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优良率评测值改善价值更佳(P

  • 标签: []掌指骨骨折 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在掌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差不大(P>0.05);对照组手术切口更短(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所形成的手术切口更小,但是微型钢板内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以及患者预后手功能更好,因此其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钢板内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 克氏针内固定 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掌指关节创伤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掌指关节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包括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进行钢丝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切开复位的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骨折痊愈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数据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掌指关节创伤骨折治疗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痊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创伤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在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度08月份至2023年度08月份区间内本院就诊的手部骨折患者60例,按就诊时间分为甲组、乙组,分别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两种治疗方法,观察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该类手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能够使各项临床指标更好,在手部康复的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与克氏针内固定的甲组手部骨折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在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效果明显,有临床意义。

  • 标签: 手部骨折 微型钢板内固定 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