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儿科 2019年 1月 -6月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儿 53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结果:①泌尿系统感染的患儿临床诊断时,用血尿常规监测和细菌培养的诊断符合率高,必要时可以影像学辅助诊断。②常见的致病菌: 17例检测出致病菌大肠杆菌, 12例检测出致病菌产气杆菌, 9例检测出致病菌克雷伯杆菌, 8例检测出致病菌副大肠杆菌, 7例检测结果显示正常。③经 10-14d治疗后患儿的病情均已痊愈,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儿科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手段较多,实际诊断时可以考虑联合检测,给予患儿广谱抗生素治疗的作用良好,但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药的针对性与效果更强。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常规护理组(A组)和护理干预组(B组)的7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B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A组,总满意度达到94.29%,而A组仅为77.14%。同时,B组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为2.86%,而A组则高达20.00%。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会阴部护理等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感染风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0例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通过抗生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查指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97.14%、4.39%,84.29%、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均有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通过雌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简介:目的:观察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分析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菌株培养与分离的78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标本,观察并记录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1)检测到病原菌788株,革兰阴性菌509株(64.59%),其中大肠埃希菌353株占主要比例,肺炎克雷伯菌59株;革兰阳性菌167株(21.19%),占比较多的为屎肠球菌70株和粪肠球菌59株。(2)革兰阴性菌中,有351株大肠埃希菌和5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352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中,62株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有较强耐药性,31株屎肠球菌对左旋氧氟沙星有较强耐药性,67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57株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结论: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和敏感度,对指导临床用药,防止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律饮食营养指导在泌尿系统内镜碎石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该院接受泌尿系统内镜碎石术的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规律饮食营养指导,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血尿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精神、睡眠及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饮食营养指导有利于促进泌尿系统内镜碎石术后患者的康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且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损伤患者48例,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分析。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西医手段治疗和实验组(24例)中西医联合治疗。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程度。结果48例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损伤患者中,输尿管损伤者28例,膀胱损伤者20例。经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观察,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防止妇产科手术中出现泌尿系统损伤问题,主刀医师必须加强对局部解剖关系的深入掌握,提高自身的手术识别能力,并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切实落实各项操作流程。而在出现损伤后,应该立刻进行诊断并加以有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