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试管婴儿科学技术采用相关护理干预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容诊治的其中60名应用试管婴儿科学技术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20名应用试管婴儿科学技术的孕妇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对照组,另一组编为实验组,每个组类均有10名孕妇。对于对照组的孕妇,采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实验组的孕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孕妇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应用试管婴儿科学技术的孕妇,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手段在医学临床上的效果良好,有利于调整孕妇的心理动态,完善其妊娠的结果,提升孕妇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10例白内障患者,将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n=55)与对照组(n=55),实验组采取超声乳化术,对照组采取现代囊外摘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比为(10.5±2.2)min、(2023±430)cells/mm2,明显少于对照组(13.8±2.4)min、(2376±481)cells/mm2;实验组平均内皮细胞面积(509±91)m2,明显大于对照组(440±80)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7.517,ta=4.058,ta=4.223,P均小于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60,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效果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字表法分析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和护理质量评分,以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不断分析、总结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对维护医患、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汇总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本次实验开始后,将于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中随机选出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两个例数均等的小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以及针对性护理配合干预措施,并将之记作对照组、研究组,组间比较护理有效性,以便于科学评估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结果:从术后症状评分、手术持续时间、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利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展开分析,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配合干预措施将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但可以促使手术疗效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继而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黑龙江省野生种药材资源丰富,其中“龙九味”是黑龙江省9种地道的中药材,包含板蓝根。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在中医药用中,具有抗病毒、解热抗炎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探寻“龙九味”种板蓝根的历史源流以及故事传说,能够帮组我们更好了解板蓝根,有利于“龙九味”的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对5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的资料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年龄16~78岁,平均46岁。并比对了100名健康志愿者,他们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年龄19~83岁,平均43岁。通过SYSMEX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乙肝二对半,用ELISA法检测乙肝前S1抗原,用PCR法进行HBV-DNA检测。结论是前S1抗原的表达与HBV-DNA的表达相平行,因此前S1抗原也是一个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非常重要的血清学指标,是传统乙肝血清标志物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在无条件检测HBV-DNA的情况下,检测前S1抗原可起到提示病毒是否复制的补充作用,如与其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对临床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