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7例行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随访9~22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9~22个月,患侧肢体的负重恢复时间4~7.8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84.67±8.96)分;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2~24个月,患侧肢体的负重恢复时间6~10.5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72.12±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效果显著,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7d评分0.56±0.12,14d评分0.63±0.97,21d评分为0.78±0.12,28d评分为0.91±0.01,对照组面瘫7d评分0.21±0.21,14d评分0.53±0.12,21d评分为0.67±0.16,28d评分为0.75±0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人数29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人数19例,总有效率63.3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其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10%>84.49%)及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1.38%>77.59%)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相仿(P>0.05)。结论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当中,配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隐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单侧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病人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A组为腰麻组;记录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术中患者疼痛评分、芬太尼使用量及患者满意度;观察记录阻滞前(T0)、阻滞后10min(T1)、30min(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区域阻滞效果完善,两组芬太尼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稍慢于A组(P﹤0.05),维持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且B组患者满意度比A组高(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A组患者血压、心率在T2、T3时间点较T0点数值有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各时间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腰背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多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隐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手术,定位准确、操作简单,起效快,镇痛效果完善、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 B 超及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 6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35 )、参照组( n=34 ),研究组选取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参照组选取 B 超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研究组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正中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2.86% 、 8.82%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优于 B 超单独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其阻滞起效时间较快,疼痛消失时间更短, 神经痛觉阻滞完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神经内科患者,出现头痛症状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例患者的资料,对以上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了解患者的治理方式以及头痛的因素和治疗方式。结果在以上患者中,我们发现导致头痛的因素较多,但是偏头痛以及神经性头痛的患者所占比较多,发现患者除了头痛外,还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状,例如呕吐、四肢抽搐、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其中呕吐以及眩晕等所占比例较多,以上患者均实施对症治疗,用药的方式有口服、静脉滴注、住院观察以及综合治疗等,并且在实施相应治疗后,头痛的发作情况明显缓解,仅有8例患者改善情况不是十分满意,有效率为96.0%。结论导致头痛的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方面,应从多种方面进行考虑,综合的评估患者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神经阻滞的方法在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我院的165例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三种不同方法的治疗,即A单一药物治疗,B单一神经阻滞治疗,C神经阻滞及药物联合治疗,对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如实的记录,通过分析比较数据,评价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主要是应用一些统计学知识和一些对比的方法,对治疗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说明应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比单一应用药物好P<0.01,单一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与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予以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治疗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发几率2例(4.67%)显著低于对照组10例(20.83%),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例(4.67%)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2.92%),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47例(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79.17%),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予以经皮肾交感神经去神经化的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以及整体生活质量,并且进一步改善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患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08例进行本组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测定,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电话与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通过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进行诊断,诊断出神经失用的者预后效果明显比轴索断裂者好(P<0.05)其阳性预测值是78.70%(80/108);阴性预测值是91.67%(99/108)。结论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病损和面肌的预后转归具有直观性和高效性,是一种简便的检查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式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有9例术中并发假体附近骨折病例,没有出现假体柄远端骨折情况,手术中进行了重新固定,共有23例患者术后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30例患者经过3至9个月才骨性愈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屈曲度均超过了80°,Harris评分相比手术前要明显提升(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附近骨折的临床病因比较复杂,为患者提供Vancouver分型,选择合适治疗方法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在周围型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周围型肺肿块患者并给予增强CT检查、磁共振扫描及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对比分析三组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增强CT检查病灶部位、病灶形态、病灶边缘与磁共振扫描无差异(P>0.05);增强CT检查血管集束征结果优于磁共振扫描(P<0.05);磁共振扫描检查内部坏死灶结果优于增强CT(P<0.05);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检查周围型肺肿块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更有优势(P<0.05)。结论在周围型肺肿块诊断中应用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诊断结果更有助于临床提高有效参考依据及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腔炎汤联合中药外敷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将其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症状评分为(11.8±1.9)分,治疗后4周评分为(6.3±1.4)分;对照组分别为(13.4±2.6)分、(10.5±2.2)分,P<0.05。联合组仅1例腹泻病例,对照组1例恶心、1例呕吐病例,P>0.05;联合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16.7%,P<0.05。结论盆腔炎汤联合中药外敷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及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后复发率、肿瘤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胸大肌萎缩、上臂运动障碍发生,1例患者上肢水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较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较低,并且术后无胸大肌损伤、上臂功能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行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研究组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研究组患者术后饮水呛咳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辅助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其术后声嘶、饮水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其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