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行专科护理,探究它的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实施性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80例,患者均是在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收集记录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将所得结果进一步比对分析,得出各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A组总满意度为80%明显低于B组的94%总满意度,P<0.05。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B组的疼痛分数较A组明显得到缓和;且并发症发生次数A组大幅高于B组,均P<0.05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患关系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在临床应用上将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86例实验对象,均是2020.03月至2022.03月来我院诊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我院在2021.04月建立专科护理敏感指标,根据是否建立专科护理敏感指标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未建立,n=43)与实验组(已建立)。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的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效果良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初步拟定了包含3个Ⅰ级指标、13个Ⅱ级指标和51个Ⅲ级指标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909和 0.931。第 1轮专家咨询,各条目重要性赋值3.09~5.00,均值为4.38; Kendall’s W为0.439(χ 2 =294.841,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8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中,按照护理方法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各40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制定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疼痛护理质量培训,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焦虑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进行分析比较。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VAS, SAS, SDS,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8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中,按照护理方法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各40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措施进行护理(制定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疼痛护理质量培训,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焦虑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进行分析比较。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VAS, SAS, SDS,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急诊儿科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安全管理干预时所展现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效果。方法 2022年03月-2023年3月我院急诊儿科总共收治571例患儿,取其中12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将两组抢救效率、安全管理效果等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并将其予以表格形式体现进行对比。结果 经对比实验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管理效果显现一定优势且安全性有保障,本组仅发生1例不良事件,占比率1/62(1.61%),同时该组整体就诊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呈现(P<0.05)。结论 在急诊儿科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安全管理干预可见显著成效,在文献检索、专家函询途径下形成的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特点,可优化抢救流程,提升救治成功率,且同时还可极大程度控制或避免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的有效性及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FVC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4年1月时间段接受本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61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参照组30例与实验组31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FEV1(用力呼气1s容积)、FVC(用力肺活量)以及FEV1/FVC(用力呼气1s容积/用力肺活量)均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牙科手机注油保养包装中,实施敏感指标检测牙科手机注油保养包装灭菌后牙科手机油包的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1年4月—2021年6月回收的牙科手机为基数,回收牙科手机62787件设为对照组;以2021年7月—2021年9月回收的牙科手机为基数,牙科手机60072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注油保养包装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注油保养包装的方法上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促进质量持续改进。通过设定方案,对牙科手机油包率进行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牙科手机油包率为0.3%,对照组牙科手机油包率为0.14%,观察组比对照组高0.16%(p<0.05)。结论合理正确地使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可以降低牙科手机油包率。
简介:目的观察开放性骨折创面的院内污染情况和感染常见细菌种类,探讨有效预防创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病人39处开放性骨折创面在入院时、清创前后及术后6例感染创口用棉拭子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找到创面新增细菌种类.并对感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详细记录病人的治疗过程,分析造成污染和感染因素。结果本组病人人院时创面污染的细菌有11种,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69.62%)和革兰阳性杆菌(20.25%),革兰阴性细菌污染较少(10.13%);与入院时比较,清创前有14个创口创面有9种新增细菌出现,主要为人体体表的革兰阳性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医院内常见菌株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表明病人创口在入院后至清创前这段时间内有新的污染,清创前新增污染细菌主要出现在从入院到清创开始之间时间较长(超过3h)的创面上;清创后有5处创口查出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细菌;6例术后感染创口中有4例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并对p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且这4例病人的创口感染菌与入院时同一创面组织内检出的细菌不一致,表明为院内感染。结论院内污染主要发生在入院至清创前,此阶段应为护理预防的重点。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牙科高速手机和印模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状况,评价几种不同方法对牙科高速手机和印模的HBV消毒效果。方法对口内操作30min后的高速手机、硅橡胶印模、藻酸盐印模各1000件进行HBsAg抗原性定量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高速手机分别采用蒸汽压力灭菌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对印模分别采取健之素消毒液浸泡和紫外线消毒;再次进行HBsAg抗原性定量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1)HBV污染状况:手机和印模的HBsAg污染阳性率为10%~14%。(2)手机消毒:压力蒸汽法HBsAg阳性率为0,紫外线消毒法为47%,两种消毒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硅橡胶与藻酸盐印模消毒:健之素消毒液浸泡后HBsAg阳性率为0,紫外线消毒后阳性率分别为18%、28%,两种消毒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紫外线消毒法对两种印模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操作后手机和印模污染严重,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并不理想,压力蒸汽法和健之素消毒液浸泡是可靠的消毒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各清洗环节对重度污染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台剖宫产手术后的320把重度污染器械,其中子宫钳160把,血管钳160把,按流程进行清洗,分别在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抽取器械子宫钳40把、血管钳40把进行ATP检测分析。结果:手术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器械ATP检测值持续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器械合格率持续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子宫钳和血管钳的ATP检测值、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清洗环节对重度污染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有重要作用,必须严格按流程进行清洗,器械初洗对器械清洗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建议器械清洗时评估器械的污染程度、附着物的黏附强度、器械的形状构造,给予针对性处理,有处理难度较大的污物时应手工清洗后再进行机械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