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采用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120-CCU模式救治AMI患者69例,分为溶栓组(n=51)和非溶栓组(n=18);溶栓组使用尿激酶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入,12h后给于肝素钠625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5~7d,每天口服阿斯匹林300mg,3d后改服每天150mg,1周后改为每天50mg,并静脉滴入硝酸甘油7~10d。非溶栓组除不使用尿激酶外,其它治疗方法同溶栓组。结果:69例中溶栓组51例的总溶栓再通率为74%;在4h内获溶栓治疗者35例;溶栓延迟时间为3.1±2.0h;4h内溶栓再通率的80%(28/35)明显高于4~6h内的44%(7/16),P〈0.05;溶栓组的住院病死率12%(6/51)显著低于28%(5/18),P〈0.05。结论:120-CCU溶栓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尽早实施溶栓治疗,显著提高溶栓再通率和降低住院病死率。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根据发病后时间溶栓分为0~3h,〉3-6h,〉6~12h三组。结果: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96%、74.51%、61.91%。早期治疗(0-6h)组血管再通率(78.38%)与延迟治疗(〉6~12h)组的61.9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五周病死率、反复心绞痛和反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AMI发病后6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病死率最低,但发病时间〉6-12h的溶栓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病在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2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根据起病3个月后mRS评价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114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96例(mRS>2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示预后不良与年龄、收缩压水平、基线血糖值、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ASPECT评分和发病到接受溶栓的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收缩压水平高,患者溶栓时血糖高,ASPECT评分高,发病到接受溶栓的时间长和溶栓前的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与ASPECT曲线图比较,过高或过低的收缩压可能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缩短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可以改善静脉溶栓后患者的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测定对其病因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A组,n=120)和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组(B组,n=329)静脉血清CHE水平和PLT计数。结果:A组血清CHE水平均低于正常,B组仅8%低于正常,分别为2762.9±849.5u/L和9762.4±562.4u/L,差异明显(P〈0.001)。A组PLT计数(52.5±21.7)×10^9/L明显低于B组(213.2±40.9)×10^9/L,差异显著(P〈0.001)。结论:血清CHE水平和PLT计数的测定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破裂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简单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产妇实施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防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高危产妇120例,均行剖宫产手术,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缩宫素治疗)、试验组(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各60例,观察比较产妇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发热、寒颤、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上,试验组发生率分别为11.7%、3.3%、1.7%、1.7%,对照组发生率为8.3%、6.7%、3.3%、5.0%,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高危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联合应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能够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直接PCI)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并行再灌注治疗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灌注方法分为直接PCI组(A组,n=198)和静脉rt-PA溶栓组(B组,n=45),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的主要临床事件结果.结果:在平均住院日、出院时血浆BNP改善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直接PCI组均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心肌再梗以及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在直接PCI组明显降低(P<0.05).但年龄小于65岁,或发病在3h内的患者,两种干预方法的近期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静脉溶栓组患者就诊至开始干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直接PCI组(P<0.01),且静脉溶栓组未作择期PCI的患者其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直接PCI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总体效果优于静脉溶栓疗.但静脉溶栓起效快、费用低;对发病在3h内的患者,两种再灌注方法近期疗效相近.
简介:目的:观察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多1片,1片/12h;B组25例予双氯芬酸钠1片,1片/24h;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氨酚曲马多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双氯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
简介: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年龄组的AMI患者在性别、患病率、症状、梗死范围、冠脉造影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MI不同年龄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病年龄上60岁以下青壮年仅占27.2%,老年人占72.8%;症状方面青壮年人中79.6%有典型胸痛症状.远高于老年人中的50.2%.老年人多部位AMI占34.6%,明显高于青壮年人的10.2%;二组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以男性为主,青壮年AMI多有典型胸痛症状,而老年人以多部位AMI所占比例较多,50~79岁年龄段是AMI发病的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有助于AMI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简介: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发病6小时内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用放免法测定患者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及1周血浆IL-8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中36例再通,12例未通.两组溶栓后血浆IL-8水平在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于48小时达峰值.结论:①IL-8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血浆IL-8浓度能反映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与损伤程度.②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后血浆IL-8浓度较未灌注者低,溶栓再灌注挽救心肌而减轻的炎症反应程度足以抵消再灌注炎症损伤.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IL-8动态变化及峰值浓度不是判断溶栓再通情况的较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