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A泵)的临床应用护理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行剖宫产术的572例产妇进行回顾分析,术后采用PCA泵的455例,疼痛评分良好者436例,优良率高达95.8%。术后6~8h翻身活动441例,占96.9%,24h小时离床活动439例,占96.5%,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PCA泵止痛效果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肌体全面康复,值的推广使用,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对剖宫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护理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伴发心肌损害所致心肌酶、CTnI心电图异常表现。方法对150例确诊为RV肠炎患者(A组)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①A盟与正常者(B组)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②A组心电图异常率迭85%;③A组CTnI异常率为83.3%;④心肌酶谱、CTnI、心电图三者具有相关性。结论RV肠炎伴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和CTnI可明显升高、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酶谱 CTNI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人均给予综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病人血压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血压水平,有利于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以及规范治疗的方法。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心肌炎的患儿45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炎38例,占总体的84.4%,慢性心肌炎以及迁延性心肌炎7例,占总体的15.6%。临床表现包括有心慌、胸闷以及心前区不适等。在45例患儿当中,有2例为心源性休克,占总体的4.4%,阿-斯综合征3例,占总体的6.7%。37例患儿心肌酶当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升高,占总体的82.2%,同时CK/CK-MB在6%以上,有16例患儿成cTnT(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占总体的35.6%。通过心电图检查,其中有36例患儿心律失常,占总体的80%。在45例患儿当中,41例患儿临床自觉症状显著改善,通过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完全消失,1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临床预后良好。结论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异性,临床医师应该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病人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儿心肌炎采取EKG(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临床体会 规范治疗 诊断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转归护理方法。方法对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必要的治疗方法及时的护理。结果规范治疗1~3d,患者症状、体征逐渐消失,1~2周后复查尿培养转阴。结论在积极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同时,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正确留取尿标本,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检查指标,保障母儿安康。

  • 标签: 妊娠 急性肾盂肾炎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心率变异(HRV)改变的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对12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24h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HRV。结果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心率范围不同,年龄越小心率越快;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次数占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随年龄增长其数值增高,24h内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男女HRV比较无差异。结论心肌炎患儿HRV短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不能良好显示患儿HRV病态变化,长时间、多指标对病情检测更可靠。

  • 标签: 心肌炎 心率变异 儿童
  • 简介:外周血管病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疾病。冠状动脉与非冠状动脉循环相互共存,两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同时受到一种疾病进程影响,往往需要类似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中,心血管专科医生常常关注到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性病变,然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冠状动脉以外,还常累及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等多处血管。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人类疾病谱中首要的死亡原因,

  • 标签: 周围血管病 治疗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冠状动脉循环 粥样硬化性病变 疾病进程
  • 简介:目的对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700例与健康体检者7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0例心血管患者设为观察组,将7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比对,并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有55.43%的患者年龄为60岁以上,有43.43%的患者吸烟、32.29%的患者饮酒,有45.14%的患者患有高血压、51.5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52.14%的患者患有高血脂症,有62.71%的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观察组患者基本情况中各项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将不良的生活习惯戒掉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remonitoring,ABPM)能够提供24h内多次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水平和波动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预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参考欧洲高血压学会发布的关于动态血压临床应用价值的述评,结合我国情况,对动态血压在临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病 测量数据 血压水平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重症,处理不及时,出血量多者将并发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产后出血还会导致产妇死亡,产妇休克严重持续时间长,经抢救后存活下来,将来也可能继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表现为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等。近年来,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1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组干咳副作用。方法:服用卡托普利并出现干咳患者共160例,随机分成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组,两组均在治疗1周、4周6月观察干咳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在治疗6月后干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因干咳把卡托普利换成贝那普利,忽视对药物副作用的认识。

  • 标签: 贝那普利 依那普利 干咳
  • 简介:卒中,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而且对患者家庭和个人更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有关卒中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断补充和更新其新的证据。现就2006年关于卒中的遗传因素、影像学、治疗、危重症与急救、康复、一级预防、卫生保健、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 标签: 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遗传因素 一级预防 卫生保健 影像学
  • 简介: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壁层内的撕裂而导致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当血流聚积在内膜中层之间时造成管腔狭窄;当血肿主要累及中膜与外膜时则形成动脉瘤样扩张。脑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arterydissection,CAD)是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在CAD患者中,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carotidarterydissection,ICD)较椎动脉夹层(vetebralarterydissection,VAD)更常见。CAD的病因并不是很清楚,病前的颈部外伤史常见,但不普遍。遗传因素,如Ehlers—Danlos综合征、Marfan综合征等可以促进CAD的发病。

  • 标签: 动脉夹层 MARFAN综合征 ARTERY 血管内膜 常见病因
  • 简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可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程。其最主要的临床后果有:糖尿病、心血管病肿瘤相关疾病。MS全球患病率的显著上升,不同诊断标准存在的差异,

  • 标签: 代谢疾病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肿瘤 危险因素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它归根结底是对病人的服务,目前护理质量管理缺乏系统化理念、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奖惩制度缺乏激励作用、护理人员短缺现象严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应该从引入现代管理思想理念到护理质量管理、积极引导,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改革护理制度,建立合理分工模式、建立和有效奖惩制度,发挥引导作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 建立
  • 简介: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透析前高血压、透析中高血压、透-斤中低血压的发病情况。方法共纳入规律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72例,其中男性39例(54.17%),女性13例,年龄29-82(64.38+13.28)岁,透析龄0.5~20.0(4.12+4.28)年,均应用贝朗Dialog+透析机、LOPS18聚砜莫透析器、碳酸盐透析液治疗。4周内共计942例次透析治疗。录入患者一般情况、每次超滤总量透析前、垂析中第1、2、3小时透析后血压。结果MHD患者超滤量为0.5-5.2(3.00±0.85)L,有615例次透析前收高压(SBP)≥140mmHg,约占总计942例次的65.29%。波动规律为:透析前SBP较高为(150.35+23.73)mmHg,垂析中血压降低,透析后血压再次升高为(146.15±26.62)mmHg,但低于透析前(P〈0.01)。透析中高血压患旨发病规律为:透析前SBP低于非透析高血压患者(P〈0.01),透析第1小时血压下降,自第2小时起血压逐昕升高(P〈0.01),回血下机后血压显著升高(P〈0.01)。透析中低血压发作53例次,约占总例次的5.63%。吉论MHD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控制率低。随着超滤量的增加,SBP逐渐下降,回血下机后,血压再次上.十,但仍低于透析前血压。超滤抵抗是透析中高血压的显著特点。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压 高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 透析中低血压 波动规律
  • 简介:目的观察蜂胶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将高脂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设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1、0.2、0.6g/kgBW蜂胶,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5倍、10倍和30倍.四周后取尾血,测定血脂各项指标.结果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蜂胶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能明显增高血清HDL-C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蜂胶具有降血脂作用.

  • 标签: 蜂胶 降血脂作用 实验研究 高脂血症 大鼠
  • 简介:随着人们对24h动态血压监测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也逐渐广泛,进而从其变化规律演变出一些相关术语,如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晨峰现象等[1].健康人24小时血压呈“两峰一谷”的昼夜节律变化,即2:00-3:00的谷和6:00-8:00、16:00-18:00的两峰.

  • 标签: 血压晨峰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