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LISS钢板结合普通钢板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膝前正中切口LISS钢板结合普通钢板双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3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X线愈合时间12~24周,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其中1例多发骨折发生感染,1例创缘皮肤发生坏死。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15~30分,平均25.4分,其中:优28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88.6%;按Rasmussen膝关节放射学评分为10~16分,平均14.8分,其中:优3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4.29%。结论:双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Ⅴ—Ⅵ型骨折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简介:目的探究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9月儿科收纳治疗的9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种,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单纯的思密达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其基础之上加金双歧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改善症状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对照组患儿在大便常规恢复时间,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疗效97.83%(45/46)显著优于对照组82.61%(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泻实施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治疗效率,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调查苯乙双胍所致乳酸性酸中毒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苯乙双胍所致的174例乳酸性酸中毒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4:1,≥60岁病例占已知年龄病例的76.8%,合并用药的构成占较高比例,75.3%的病例每日用量超过75mg,70.3%的病例用药时间超过半年,92.0%的病例存在诱发因素,63.2%病例治愈或好转,死亡64例(36.8%)。结论苯乙双胍可致乳酸性酸中毒反应,严重者可致脏器衰竭,甚至可致死亡,使用时须慎重考虑年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干眼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8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名。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凝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13名(33.3%),有效17名(43.6%),无效9名(23.1%);治疗组中显效19名(48.7%),有效18名(46.2%),无效2名(5.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9%(37/39)显著高于对照组76.9%(30/39)。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复方姜黄双蓟胶囊对酒精导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功能。方法: 60只小鼠被随机均分为 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乙醇模型组、实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给予受试样品 32天后,将乙醇模型组及各实验剂量组一次灌胃给予 50%乙醇,空白对照组给蒸馏水。检测小鼠肝脏匀浆液的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甘油三酯( TG)及进行肝脏病理学组织检查。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匀浆液的丙二醛(MDA)、甘油三酯( TG)及肝脏病理评分显著升高( P< 0.01),谷胱甘肽( GSH)显著降低( P< 0.01) ,表明模型成立。与乙醇模型组比较,各实验剂量组肝匀浆液中 MDA和 TG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05, P< 0.01),中、高剂量组小鼠 GSH显著升高( P< 0.05, P< 0.01)。 结论:姜黄双蓟胶囊对酒精导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简介:目的比较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不同方式控制呼吸的效果。方法选取DSCT被检者150例.分自主式屏气组(对照组)和方言+捏鼻式屏气组(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呼吸控制,CT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MIP、vR后处理,参考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指南,采用的5分制标准,评价冠脉成像质量,对比2种方式的屏气效果。结果自主式屏气组(对照组)75例,控制呼吸成功率占90.7%(68/75);方言+捏鼻式屏气组(干预组)75例,控制呼吸成功率占96%(72/75)。结论方言+捏鼻式屏气组控制呼吸成功率明显优于自主式屏气组,同时减少了呼吸训练的次数和缩短了呼吸训练的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头颈部联合动脉成像时的CTA参数优化螺距、阈值的调整对于头颈血管显影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行头颈部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扫描,均由主动脉弓升部触发。其中A组螺距1.2,阀值120HU,;B组螺距0.7,阀值60HU。对比两组的动脉成像质量。结果A组的颈总动脉起始段与椎动脉起始段的动脉成像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1),但对于颈总动脉分叉段而言,两组成像质量无显著差异(Z=-0.751,P>0.375),A组的大脑中动脉主干成像质量优于B组(P?)。两组患者在双侧颈动脉分叉段与双侧椎动脉中段的对比剂密度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双源CT头颈部CTA扫描时,采用螺距1.2,阀值120HU参数优化,可获得更优质的成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