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肩关节镜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有患者4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有患者43例,接受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等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57、4.397、5.383、3.641、3.515、3.796,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与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间在我院门诊随访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板式组合药治疗)和观察组(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各45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观察组的痰菌转阴比例更高,(P<0.05)。观察组的病灶吸收与空洞缩小比例更高,(P<0.05)。结论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是一种新型的抗结核药物,在肺结核的治疗中,应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服用简便、易操作,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可调节型充气型体位自助调整垫在三踝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三踝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翻身方法,观察组采用体位自助调整垫进行患者的体位改变。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翻身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翻身时间和铺巾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巡回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三踝骨折患者,术中采用自助调整垫能有效的减少术中翻身时间,减少术中铺巾污染的风险,提高了巡回护士的满意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简介:目的探讨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使用的单纯氯胺酮或丙?白酚麻醉方法进行对比,寻求一种适合于表浅、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表浅、短小手术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丙泊酚-氯胺酮(P-K组)、氯胺酮(K组)和丙泊酚(P组)三组,手术中分别静脉持续泵人各组设定麻醉药维持麻醉,在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麻醉药泵入。术中严密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或血氧饱和度值(SpO2)的变化情况。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用药总量、不良反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PK组在丙泊酚与氯胺酮用量上明显少于P和K组,并具有起效快、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少,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等优点,组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笔者认为PK组是适合于浅表、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
简介: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的麻醉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间行眼科手术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麻醉后在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时(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在5,15及30min后的Ramsay评分值和Riker躁动评分值及FLACC疼痛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具有明显的镇静止痛疗效,能有效地维持和稳定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促使患儿术后能快速苏醒。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日间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日间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以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即刻及给药后5、10、20、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患者术毕清醒时间(麻醉时间)。结果观察组给药5min后的各时间点的HR逐渐下降,MAP、SpO2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0.03-0.1μg)以静脉麻醉在日间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循环稳定、无呼吸抑制,术毕清醒时间快,值得在日间手术麻醉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探究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 2018年 03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共 6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标号,随机平均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 30例。 结果:术后12h、 24h的高剂量组患者的 VAS评分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6.67%)显著低于低剂量组( 26.67%),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高剂量的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安全性也十分可观,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下颌骨制备直径2c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植入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和自体骨,处死前3周及1周进行四环素标记,术后2,8,12.24,48周处死动物。标本制备成6μm厚的不脱钙骨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骨动力学基本参数测定,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四环素内外标记带之间平均距离宽度及矿化沉积速率差异显著;而平均类骨质宽度及矿化延迟时间无显著差异。胶原复合羟基磷灰石植入后4周即出现矿化高峰,其成骨活动早于自体骨。认为此材料具有良好成骨作用,可替代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并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供骨的痛苦,是一种经济实用,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用肠镜检查患者66例,随机分成二组P组(n=33)、D组(n=33),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D组先0.1μg/kg/min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0.1μg/kg),P组静脉推注安慰剂(0.9%生理盐水)3ml后,再2mg/kg/min静脉推注丙泊酚(1.5mg/kg),完成后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插镜,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30~50mg,并观察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可唤醒时间P组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体动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丙泊酚实施无痛麻醉过程中均可导致循环抑制,心率加快,右美托咪定对循环影响小,能导致心率降低,可拮抗丙泊酚的心率加快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肠镜中的使用,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协同丙泊酚的麻醉镇静作用,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麻诱导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丙泊酚、依托咪酯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全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按照复合剂量不同分为A组(35例,1.5mg/kg丙泊酚+0.075mg/kg依托咪酯)和B组(35例,0.5mg/kg丙泊酚+0.225mg/kg依托咪酯),对比两组诱导效果。结果 MAP各时间点A组低于B组且在插管后3min两组对比(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对比(P>0.05);HR各时间点A组低于B组且在插管前、插管后1min两组对比(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对比(P>0.05);BIS各时间点A组高于B组且在插管后5min两组对比(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对比(P<0.05);B组肌阵挛、低BIS 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全麻患者使用1.5mg/kg丙泊酚+0.075mg/kg依托咪酯进行诱导,对血流力学、BIS影响更小。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剖宫产手术中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102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分为对照组(51例,施行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51例,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镇痛维持时间、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在麻醉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6.08%)高于对照组(84.31%),P<0.05;(2)观察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3)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观察组(3.92%)低于对照组(15.69%),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施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更优,且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文献调查表示,美国相关数据报道,达到13 ‰,每年新发病例0.22 ‰。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生,以15岁至55岁群体多见,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性,相对来讲,男性患病时间稍早,通常患病高峰阶段在10岁至25岁之间,女性在25岁至35岁。对于精神分裂症疾病,是引发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所以,必须加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本次主要以精神分裂症病患,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干预疗效实施对比。方法:全部选入的调查目标都是存在精神分裂症症状,总体60例患者在干预前进行了随机法的分组,一组是对照组,二组观察组,各小组病例均是30例,全部患者全面实施气管插管,给予全身麻醉实施临床治疗工作,观察组病患在麻醉前10分钟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静脉。然后持续给予麻醉直至治疗完成。对照组主要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操作。对患者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评估,对患者各时间点Cor、HS-CRP、TNF-α、IL-6、IL-10指标进行组间分析,观察各组病患的镇静、躁动评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其中观察组病患各指标控制更理想,时间点与组间等差异有显著性;对患者Cor、HS-CRP、TNF-α、IL-6、IL-10指标分析,显示对照组部分患者相关指标恢复状况不理想;对比患者的镇静、躁动评分,观察组更优。结论:对于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病患,手术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复合麻醉干预,能够起到更佳的镇静效果,同时能够杜绝患者发生严重的应激状况,防止患者在治疗后恢复期间出现严重躁动情况,此类方法相对稳定性更佳,可在临床上大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