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病毒角膜炎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病毒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满足条件的有76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应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病毒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疫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抑制剂、抗病毒药物预防乙肝再复发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复发率8.20%(10/122),平均复发时间(18±19)个月,复发者术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生存分析检验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发对生存率影响(χ2=0.961,P=0.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治疗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效果较好,若后期随访到位,可将复发对患者生存率影响降至最低。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肝移植 再感染
  • 简介: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甚为重要。现总结我院1998年-2003年经超声首诊、肝功能检查而证实的56例分析如下。

  • 标签: 超声检查 急性肝炎 诊断 鉴别诊断 声像图表现
  • 简介:患者男,20岁。于2000年11月22日诊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入院。入院后开始给予利培酮(维思通)1mg/d口服治疗,3d后剂量递增为3mg/d,治疗30d,症状有所缓解。但继续治疗15d后,患者巩膜、脸部、胸部皮肤出现黄染。查体:T37℃,R20次/min,P73次/min,BP140/75mmng(1mmHg=0.133kPa)。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B超显示回声增强。肝功能:AST60U/L,T-Bil25μmol/L,ALT58U/L,血清蛋白值正常,乙肝五项除HBsAb(+)外,余均为阴性。诊为药物性肝炎,停用利培酮,给予输液、中药茵陈蒿汤加减治疗。30d后,症状有所好转。复查肝功能T-Bn16μmol/L,D-Bil5μmol/L,ALT30U/L,AST32U/L,血清蛋白值正常,乙肝五项正常。

  • 标签: 利培酮片 急性肝炎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mol/L 口服治疗 血清蛋白
  • 简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肝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世界范围内AIH约占慢性肝炎的10%~20%。及时适当的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尽可能避免肝移植。本文对AIH的发病机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治 自身免疫反应 慢性肝炎 原因不明 世界范围
  • 简介: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不同病毒载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住院分娩的合并HBV感染孕妇419例临床资料,按HBV-DNA病毒载量的高低将其分成3组,即HBV-DNA≥1×10~6U/mL的165例为高病毒载量组;HBV-DNA≤5.0×10~2U/mL的119例为低病毒载量组;HBV-DNA介于5.0×10~2U/mL和1×10~6U/mL之间的135例为中病毒载量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孕妇在妊娠并发症(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HBV-DNA≥1×10~6U/mL的高病毒载量组在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于中、低病毒载量组(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方面各组间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对母-婴结局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高病毒载量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因此,要重视产前检查和围生期监测,以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妊娠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载量 母-婴结局
  • 简介:目的了解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BV感染谱的相关性.方法用S基因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基因型分型方法,对44例携带者、70例慢性乙型肝炎、34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29例肝硬化患者感染的HBV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感染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结果①177例感染者HBV基因型C型130例(73.5%)和B型43例(24.3%),偶见D型1例(0.6%),未定型3例(1.7%).②各种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HBV携带者的基因型主要为B基因型.结论山西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以C型和B型为优势基因型,与我国北方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相似,但亦有少数其他基因型存在.HBV基因型C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

  • 标签: 山西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 肝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未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与实验组(24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给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阿德福韦酯治疗。

  • 标签: 恩替卡韦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角质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患有单疱病毒角膜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局部或者全身的抗病毒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的氟米龙滴眼液。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眼压、治疗时间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大于对照组的74%;实验组的眼压在治疗一个月后与对照组相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治疗时间为(12.18±1.45)天少于对照组的(17.89±1.68)天;实验组的复发率为6.00%小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来治疗单疱病毒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氟米龙滴眼液 抗病毒药物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的临床效果,为治疗VM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VM患者临床资料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疗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33/3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29.41±3.25)d,对照组的平均治疗疗程为(46.23±4.47)d,观察组的平均治疗疗程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M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VM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病毒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小儿神经科临床收治的27例V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例非脑炎患儿为对照组,均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P-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急性期血清SP-D(13.01±1.43)μg·L-1、脑脊液SP-D(13.39±1.61)μg·L-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VE患儿恢复期血清SP-D(15.10±1.69)μg·L-1、脑脊液SP-D(15.87±1.72)μg·L-1与急性期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VE患儿恢复期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5.93±1.83)×106·L-1及脑脊液蛋白含量(0.23±0.02)g·L-1与急性期时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SP-D与病毒脑炎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对诊断病毒脑炎及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脑脊液 血清
  • 简介:目的探析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在病毒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肝病患者共4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选取40例经体检检查肝部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白蛋白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检验。比对两组患者白蛋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亮氨酸脱氢酶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蛋白,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肝病患者开展生化指标检验,为医生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白蛋白 前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电图检查病毒脑炎的准确性以及对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6月10日-2020年6月10日收治的83例病毒脑炎为探究对象,先后给予83例患者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MRI(核磁共振)以及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检查的检出结果,同时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5.18%;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85.54%;CT检查异常率为80.72%;MRI检查异常率为81.93%。脑电图检查异常率显著高于脑脊液、CT以及MRI检查,且差异存在显著意义,P<0.05;预后越差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越为严重,重度异常率越高,且痊愈患者的正常率高于致残患者,组间具有差异,P<0.05。结论:在病毒脑炎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实施脑电图检查,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可作为诊断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检查手段。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准确性 评估预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思密达对轮状病毒肠炎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于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思密达 轮状病毒性肠炎 治疗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全血锌水平,并观察其补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水平血锌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6例患儿,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血锌水平与正常范围相比均偏低。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4.42%,差异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存在缺锌情况,给予患儿补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锌水平 轮状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宣肺止咳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0例小儿病毒肺炎分成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的西药,观察组给予宣肺止咳汤剂,并配合中医穴位贴敷。2组在治疗7天后,对其效果进行了统计,并对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5.0%(57/60)和73.3%(44/60)。2组经治疗后,两组儿童的临床表现均恢复正常,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肺炎 痰热闭肺证 宣肺止咳方 穴位贴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症状期间,予以益生菌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探究。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共计纳入儿科轮状病毒腹泻患儿36例,作为分析对象,将研究患儿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研究组予以益生菌治疗,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每组18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100.00%)比较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33.33%)更高。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22.22%),研究组治疗安全性更高,临床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腹泻 益生菌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