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白酒和高脂对大鼠的损伤作用压VitE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灌胃白酒及喂饲高脂饮食的方法,观察脏器系数的改变和血清中MDA、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含量变化。结果肝脏的脏器系数在高荆量酒精、高脂组及高脂联合中剂量酒精组差异有显著性,高脂加中剂量酒精组和中剂量酒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心脏的脏器系数只在高剂量酒精组有统计学意义,肾脏的脏器系数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与肝脏的脏器系数改变趋势一致,VitE使MDA、Glu、T-CHO、TG下降,随着胃饲时间的延长,血清中Glu、T-CHO、TG逐渐递增,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剂量酒精、高脂及高脂联合中剂量酒精对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使血清中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高脂加重了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而高荆量酒精对心脏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作用,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引起自由基损伤有关,VitE对其损伤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4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将其分为健康对照组、NAFLD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NAFLD大鼠模型。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各组ALT、AST、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采用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根据操作分类单元聚类信息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进行α多样性分析(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等)和主坐标分析(PCoA)。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甲双胍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NAFLD组[分别为(58.43±4.89) U/L比(80.14±4.18) U/L、(160.14±13.04) U/L比(203.29±15.11) U/L、(1.534±0.113) mmol/L比(2.003±0.180) mmol/L、(0.724±0.105) mmol/L比(1.030±0.149)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6、-5.719、-5.828、-4.446,P均<0.05)。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治疗后大鼠肝细胞排列较整齐,肝细胞肿胀程度较NAFLD组减轻,脂肪空泡数量减少,肝细胞红染明显减轻,脂滴数量减少,脂滴体积小且分布不均匀。二甲双胍治疗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NAFLD组[690(668,703)比722(683,743)和4.16(4.09,4.42)比4.40(4.20,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06、-2.083,P均<0.05)。PCoA结果表明,NAFLD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间的整体群落组成不同。在门水平,NAFLD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54.7%比45.5%、3.5%比2.1%、0.2%比0.1%),而拟杆菌门、柔膜菌门丰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41.3%比51.9%、9.4×10-7比2.7×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66、-2.726、-2.351、-2.901、-4.881,P均<0.05)。在属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FLD组丰度增加的菌属主要有布劳特氏菌属、拟杆菌属、罗斯氏菌属(0.6%比11.8%、0.9%比6.5%、1.1%比7.1%),而普氏菌属、未分类的紫单胞菌属、未分类的瘤胃球菌属、乳酸杆菌属丰度均较低(29.2%比25.7%、16.8%比6.6%、8.8%比4.1%、10.0%比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46、-4.192、-2.831、-1.993、-5.362、-3.405、-4.225,P均<0.05)。与NAFLD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显著增加了普氏菌属、未分类的瘤胃球菌科、未分类的紫单胞菌科、未分类的毛螺菌科、梭状芽孢杆菌属ⅪⅤb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罗姆布茨菌属、气球菌属、脱硫弧菌属的相对丰度。结论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NAFLD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NAFLD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