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今年,中政委提出的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基本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政法干警的精神之魂、立身之本、执业之基、发展之源。结合铁岭市检察机关抓队伍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深入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引领正确政治方向1.抓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方向问题。在抓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把“主题实践”活动与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争做雷锋式检察官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为目标,坚持把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摆上重要日程,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进行系统学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确保了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
简介:十六大以来的近十年间,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抗击非典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2004—2005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中蓬勃发展,从而为党的十七大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作了全面阐述,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走向成熟。在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科学发展观内涵不断深化,并进一步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2008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科学发展观继续发展完善。
简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这同时对我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事文化的精髓;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我军军事文化。
简介:科学发展观倡导人们要坚持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切入点是人生轨迹具有多变性特点。在现实世界中要积极地进行审美体验,在困境中要坚守对理想的希冀,保持良好的审美意识,不断地集聚取得成功的力量。要将某些突然光顾于特殊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生活事件与宏大的社会历史变迁密切地联系起来。倡导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要冲破人与环境悖论的束缚。审美主体在情感上要站在利害关系之外之应有的高度,在协调利害关系时,虽然置身于利害关系之中,却必须具有美感创造的要求,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超越世俗的纷扰,注意到人性的美好和道德境界的崇高,使自己的命运与绝大多数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新的发展。如果对其演进加以探究,就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包含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富有开创性的邓小平理论之实践观、极具突破性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实践观,以及注重协调性的科学发展观之实践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演进予以考察,既有利于把握该理论体系实践观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又有利于从整体上体悟该理论体系实践观所蕴含的独特哲学魅力。
简介:本文从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历史内涵、现实需要、推进路径等四个方面,对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如何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做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本文认为,"规律性、一体化、群众路线,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是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含义必须关照的两个最重要维度;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在政府改革、民权保障、基层自治和法制建设这四个领域内展开,实质是执政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发展型执政和政府、民权保障的法律体系、新型基层自治体制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最迫切的现实需要;推进路径是:制度创新优先、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有机统一、"有效执政"与"有序参与"相结合、"星火燎原之路";乡镇街道一级可以作为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十八大报告,深化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的制胜法宝和关键所在。
简介: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生态思想的国际争辩。以福斯特为代表的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详细论述了马克思经典论著中闪烁的生态光芒,但其论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带有理论及实践上的局限性。与之相比,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之路,其中蕴含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和谐社会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架构内在一致,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结合中国共产党"和谐发展"理念的逐步充实与完善,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共产党执政新思维的指导作用,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实践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的创新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