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无论在哪个国家,外国语教育都偏重于对“语法”和“口语”的教育,一般忽略对其国“文化”理解的教育。笔者认为,理解其国文化,不仅对促进外国语教育和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教育21世纪新一代学术研究人才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愿意就外语教学中文化概论课的重要性和如何上好外语系的文化课简单阐述自己的观点。一、外语教学中文化概论的重要性笔者为八三级大学本科生,入学前在高中学过二年日本语。那时,我们班共有21名学生,分别来自津京两地和华北、东北等地。入大学以前,这些同学皆有过学习日本语多年的经历,其中,近三分之一还是外语学院附属中学考进来的,尚未开始上专业课,他们的日本语说得已经是“呱呱响”了。
简介: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将源于重大历史事件,抑或与重要历史人物相关连而产生的成语,称为历史性成语。历史性成语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远久年代所发生的某一事件,或为当年曾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提供再现的舞台。俄罗斯的语言学家们,历史学家们在整理历史文献,搜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旁征博引,以确定历史性成语的出处,匡正词源学上的谬误,为历史性成语焕发时代气息竭尽心智。战争不灭的印痕历史上俄国打了不少仗。从战争硝烟中产生的一些成语中,后人自可了解到俄国曾经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1709年6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假道波兰入侵乌克兰。彼得一世闻讯,立即亲率俄军赶赴乌克兰,在波尔塔瓦与瑞典军队展开大战。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激战中,俄军彻底击溃入侵之敌,查理十二世带伤仓皇逃往土耳其。这就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尔塔瓦”战役。此战的胜利决定了1700—1721的北方战争有利于俄国的局面。19世纪俄国诗人ИЕ莫尔恰诺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Было дело под Полтавой,Дело славное, друзья!Мы дрались тогда со шведом,Под знаменами Петра...(战斗发生在波尔塔瓦,多...
简介:以往的研究提到偏误一般只指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输出性的错误,而实际上语言交际是双向的,偏误所涉及的范围自然也应该是双向的,包括输出性(如说话、写作)和输入性(如听力、阅读)双方面的偏误.本文拟从阅读这一视角,探讨学生在阅读训练时常出现的理解性(输入性)偏误及产生原因.对于这些理解性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运用学生"自我报告"、"卷面分析"以及"数量统计"等多种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尽可能科学地挖掘这些理解性偏误形成的深层认知、心理过程和原因.根据以上对理解性偏误的分类和原因分析,文章在最后总结了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阅读测试时应注意的一些对策.
简介:我很遗憾这篇访谈录史华慈先生未能看到他就去世了。都怪我不恰当的生病,耽搁了及时整理访谈记录稿的时间。1999年封我是不幸的一年,四月份从哈佛回来不久,就病倒了。直至第二年春夏,方日渐恢复。但更加不幸的是,我所见到的西方最单纯的思想家、最富学养的中国学学者史华慈教授,已经永远不能向人类发表他的睿智卓见了。我和他的访谈对话,第一次在1999年2月9日下午的2点到4点,第二次是2月22日上午10时至12时。地点在哈佛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桌封着门,大衣挂在门后的衣钩上。我和林同奇先生坐在他的封面,内子陈祖芬坐在左侧书架前?因为有事先送给他的访谈提纲,整个谈话非常顺利,他谈得愉快而兴奋,几次高举起双手,强调他的跨文化沟通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