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未成年人脑胶质瘤切除术后发生脊髓内散转移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例未成年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脊髓内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例给予司莫司汀化疗加全脊髓放疗,存活8个月;另2例未进一步治疗,分别存活6个月和3个半月。结论未成年人脑胶质瘤术后可发生脊髓内散转移,应加强随访,定期查脊髓MRI;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可行全脑、脊髓或局灶性放疗或予以手术切除转移的肿瘤组织。

  • 标签: 脑胶质瘤 未成年人 术后 脊髓内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行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于本院感染科2020年10月份到2021年10月份收治的血行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选取70例,以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从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展开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80.00%;SAS评分(44.39±4.29)分,SDS评分(39.85±3.26)分,Barthel指数(65.68±3.33)分;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97.14%;SAS评分(25.18±3.26)分,SDS评分(32.84±2.84)分,Barthel指数(76.95±4.38)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行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故而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浙江省第二届获奖卫生电影电视片和发行放()映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已结束。有41部卫生科教、专题、新闻和广告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17个单位获得发行、放

  • 标签: 广告片 评比活动 卫生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临床确诊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发热92例(96.84%),消瘦91例(95.78%)贫血82例(86.31%),咳嗽咳痰65例(68.42%),皮疹64例(67.36%),肝脾肿大56例(58.94%),淋巴结肿大58例(61.05%)等为特征。外周血CD4+〈50x106/L87例,(50~100)x106/L7例,113x106/L1例,52例肝功能指标异常,11例肾功能指标异常,50例伴有回报CT影像改变,48例B超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经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治疗,好转84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5例。结论AIDS合并PSM临床以发热、消瘦、皮疹、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点,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行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血行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人,观察病人的病情和心理、呼吸道、口腔、皮肤、饮食、用药和管道等护理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病人中有32例病人被治愈,有6例病人好转,1例病人自动出院,1例病人死亡。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和技术能够提高血行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护理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作为妇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但有文献报道,术后会出现一种罕见并发症腹膜散性平滑肌瘤。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膜散性平滑肌瘤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以及治疗等。

  • 标签: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急性血行散型肺结核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例血行散型肺结核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对血行散型肺结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2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胀、乏力、盗汗和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2.16×109/L,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98×109/L;丙氨酸转氨酶63U/L,天冬氨酸转氨酶86U/L,白蛋白31.7g/L,总胆红素22.3umol/L,直接胆红素11.7umol/L;凝血功能障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60秒,纤维蛋白酶原4.8g/L;铁蛋白722.4ug/L;骨髓涂片有吞噬现象,B超肝脾肿大,T-SPOT.TB阳性,痰抗酸杆菌涂片阴性。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阿米卡星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地塞米松、血必净、冰冻血浆等治疗,两个月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常规恢复正常,肝脾缩小。结论结核病是引发噬血综合征的病因之一,对噬血综合病的患者应进行结核病筛查,并尽早给予抗结核治疗以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血细胞减少 肝脾肿大 噬血细胞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全球低收入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1].美国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2],我国该数据约为5.6%[1].因妇女在妊娠期会产生生理、心理改变并且围产期全程会经历数次季节交替,同时许多慢性疾病如癫痫、高血压及糖尿病不能中断治疗,备孕及妊娠难免需要使用到药物.美国每年600万妊娠妇女中约60%会在妊娠及哺乳服用3~5种药物[3],约64%的孕妇至少服用1种处方药物[4].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同时作用于通过胎盘联系的母亲和胎儿,对母体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及流产.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 用药安全 新生儿出生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处方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