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3种不同液体模拟髓腔流体压力对3种粘结系统与牙本质粘结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磨平完整人磨耠面至中层牙本质深度,分别用去离子水、磷酸盐缓冲液和人血浆模拟15mmHg牙齿髓腔压力.涂布3种粘结剂:单瓶装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3MESP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G-Bond(GC牙科)和iBond(HeraeusKulzer)。堆塑2mm高度复合树脂。粘结堆塑完成后.所有样本均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并置于20mmHg髓腔压力下24h。万能测试机测试每个样本的微拉伸强度,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断裂模式。数据用ANOVA和Bonferronipost-hoc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设置P≤0.05。结果:在SingleBond粘结剂中,去离子水表现出比血浆和磷酸盐缓;中液更高的微拉伸强度;在G-Bond中,去离子水与磷酸盐缓冲液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但人血浆微拉伸强度较低;相反.在iBond中.3种液体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所有样本断裂模式主要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模式断裂。结论:不同液体模拟髓腔压力会影响粘结剂与牙本质问的粘结效果.全酸蚀相比自酸蚀粘结系统粘结效果受髓腔压力影响更敏感,粘结剂中含有蛋白质凝固成分比不含这些成分的粘结效果好。
简介:用1961—2013年黄河源区水文站资料及同期该流域气象资料,运用气候趋势系数、小波变换及突变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河源区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的关键气候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961—2013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流量以每10年23.6m^3/s的速率减少,四季中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自2003年开始,黄河源区流量持续增加。年平均流量在1987年发生突变,年内变化由突变前的“双峰型”调整为突变后的“单峰型”,并具有准8a、4a的周期。近53a间,源区气温显著上升,降水增加,进入本世纪蒸发量显著增大,各因子与源区流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拟合方程表明气候变化是黄河源区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性心肌梗塞后液体量控制对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时向患者宣教限制饮水和进食的重要性,嘱患者减少摄入量,观察组给予限水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每日液体总出入量,对两组患者发生心衰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每日的液体总入量要少于对照组的总入量,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平均每日液体总出量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76对照组中发生心衰的例数为23例占30.3%,79例观察组发生心衰的例数为9例占1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能有效地维持液体平衡,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还发现,限水管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出院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