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sound touch elastography,STE)在针灸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效果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5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作为脑卒中组,同期选取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对照组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V)和脑卒中组针灸治疗前后痉挛侧和非痉挛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SWV,并分析其与改良Tardieu量表(modified Tardieu scale,MTS)的痉挛等级(X)、肌肉反应角(R1)、被动运动范围(R2)以及痉挛角(R2-R1)的相关性。结果肘关节0°时,脑卒中组痉挛侧肱二头肌SWV明显大于非痉挛侧和对照组[(3.85±0.62)m/s对(3.34±0.35)m/s、(3.15±2.66)m/s,均P<0.001],针灸治疗后较治疗前SWV减小[(3.45±0.47)m/s对(3.85±0.62)m/s,P<0.001];而肘关节90°时,脑卒中组非痉挛侧肱二头肌SWV大于痉挛侧和对照组[1.98(1.92,2.14)m/s对1.98(1.92,2.11) m/s 、1.95(1.86,2.05)m/s,均P<0.05],痉挛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0°和90°时,脑卒中组痉挛侧肱三头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肘关节0°时,痉挛侧肱二头肌SWV与MTS(X)呈正相关(rs=0.639,P<0.001),与R1、R2呈负相关(rs=-0.527、-0.825,均P<0.001)。结论STE可为针灸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的效果评估提供客观量化指标,有望成为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有效检查手段。
简介:摘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词作中的经典,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创作的,虽然身处逆境,却表现出了乐观豁达、从容洒脱的人生态度;逆境中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在自然中获得宁静的心灵归宿。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咽鼓管声测法(Sonotubometry,STM)和螺旋CT观察健康人咽鼓管开放状态下的功能和形态,通过STM训练咽鼓管开放动作并优化CT参数,以期对咽鼓管做出更全面的评估。方法13名健康志愿者(男10名,女3名,年龄22~26岁)经STM监测下的咽鼓管主被动开放训练后,在立位和仰卧位下测得吞咽、捏鼻鼓气(Valsalva动作)时的咽鼓管开放持续时间和声压最大值。CT设置参数A(扫描层厚6.0 mm,层厚手动重建为0.6 mm,三维重建层厚0.6 mm)和参数B(扫描层厚0.4 mm,三维重建层厚0.4 mm);在参数A下行静态扫描和Valsalva扫描,在参数B下行Valsalva扫描。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咽鼓管骨部和软骨部的面积。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体位下,Valsalva动作较吞咽动作的咽鼓管开放持续时间更长,开放声压最大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立位比仰卧位Valsalva动作咽鼓管开放持续时间更长(P<0.05)。在CT参数A条件下,Valsalva动作下测量的软骨部面积比静态下测量的面积大(P<0.05);Valsalva动作下,参数A所测得的软骨部面积大于参数B所测得的面积(P<0.05);参数B的扫描时间长于参数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Vasalva动作下的STM测试配合CT参数A下的Valsalva扫描,可以Valsalva被动咽鼓管开放为共通点,互补反映咽鼓管形态及功能,既可呈现常规CT无法获得的咽鼓管开放管腔影像,又可对照观察咽鼓管的开闭过程,为咽鼓管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简介:【摘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以声传情,以形传意,使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激情彭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