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胃癌全胃切除术病人在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病例均为在我院进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病人,病例数68例,选取时间跨度为1年,具体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按照抽签法将参与研究的病人分为采用肠外养支持的对比组和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每组病人34例,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的康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胃肠功能康复时间、肛门排气用时、经口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率相比于对比组明显更低,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对胃癌全胃切除术病人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大大提升病人的康复速度,对于改善病人预后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术后盆腔肿块的发生情况并分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调查并统计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2个月,50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患者发生盆腔肿块41例(8.20%,41/500)。发生组患者手术时间、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术后贫血、输卵管处理方案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长、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术后贫血、保留双侧输卵管是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块发生的影响因素可能为手术时间长、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术后贫血、保留双侧输卵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术后24 h甲状旁腺素(PTH)值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8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OC曲线分析术后24 h PTH值提示可能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临界值,并以此值为分界进行分组分析,探讨术后24 h PTH值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系。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0%。ROC曲线分析发现,以5.84 pg/ml为临界值,术后24 h PTH值提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阳性预测值为22.5%。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旁腺意外切除、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及术后24 h PTH≤5.84 pg/ml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χ2=10.900 P=0.001;χ2=4.415 P=0.044;χ2=13.576 P=0.000)。术后24 h PTH值越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越高。结论对于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的患者,当存在甲状旁腺意外切除和(或)术后24 h PTH值较低时,应警惕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两例胎盘植入孕妇术后盆腔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胎盘植入的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两例孕妇均行胎盘植入术前超声评估,考虑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术中二次评估后行胎盘在位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术后2~3 d出现腹痛或肉眼血尿,超声检查提示手术区域血肿形成,并伴有血肿内活动性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病灶逐渐缩小。胎盘植入于子宫前壁下段,子宫下段与膀胱及腹膜与子宫颈的间隙可能有复杂的新生血管及吻合系统,子宫切除术后,仍有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胎盘植入术前除了进行严重程度的评估之外,还应重视胎盘局部状态及植入部位解剖学的评估,术后迟发性出血时可应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全切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胃癌全切术患者,在奇偶法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分别予以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36.89±8.41)h、进食时间(20.12±8.78)h和术后排便时间(45.67±8.78)h都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52.67±8.34)h、进食时间(33.56±8.67)h和术后排便时间(62.15±8.34)h,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59%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在行胃癌全切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使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择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75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留置管道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管道时间、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后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62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患者在手术切皮前的15min,为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设为观察组,另一组31例患者使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设为对照组,手术完成后均选择布托啡诺PCIA,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4h的VAS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科105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并着重对并发症的护理对策进行归纳分析。方法本组选定2012年3月~2014年3月进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患者共105例,对以上各种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105例患者(平均年龄65.7岁)中,男性78例,女性27例,输尿管腹壁造口术28例,原位新膀胱术48例,Bricker膀胱术29例,术后共出现感染6例,肠梗阻4例,出血4例,低蛋白血症3例,肺部感染1例。105例患者术后均得到有效的护理,87例患者术后恢复平稳,18例发生不同程度术后并发症,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均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6.3天。结论全膀胱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率,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诊治并发症,本研究护理策略能为今后全膀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是将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90例分两组,肠外营养组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组则在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就两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术前术后营养相关指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手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痛、静脉炎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为肠内营养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痛、静脉炎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显著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可有效加速肠功能的改善,促进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