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袋热敷结合新斯的明注射液针剂0.5mg穴位注射、开塞露40ml纳肛以及配合肥皂水灌肠等护理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胀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92例剖宫产术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肠胀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平均排气时间比较,对照组(31±2.5)h,干预组(18±1.6)h,两组比较,P<0.05,干预组中3例产妇发生肠胀气,2例产妇开塞露纳肛后2h排气;1例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后3.5h后肛门排气,预防总有效率93.48%。结论本研究方法对剖宫产后促进早排气,术后肠胀气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人操作结肠镜治疗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笔者与单人操作结肠镜医师配合,根据息肉的不同,采用了APC、直接电凝切除、EMR等方法,进行肠镜下息肉治疗的76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都在单人操作肠镜下完成息肉切除,有1例因手柄与电刀未连紧脱落而发生了机械切割;有2例因切除力度按双人肠镜方法,有一半形成了机械切割,创面少量出血,经处理后未出血;有1例乙状结肠粗蒂大息肉,切除后用APC处理创面,6枚钛夹夹闭创面,但术后还是出血3次,经钛夹,去甲肾上腺素、孟氏液等处理后,未再出血;所有手术患者无一例穿孔,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单人操作结肠镜治疗息肉,有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生和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护士,只要掌握好方法,配合默契,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体脾肠病症在中医临床上的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脾胃气虚、肠道不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医辨证理论为主导的临床治疗脾胃气虚、肠道不畅等病症,有明显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壁积气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本院腹部X线平片及腹部CT发现的10例肠壁积气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探讨肠壁积气的腹部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9例腹部X线发现肠壁积气共同特点为沿肠管壁的线状、环状、囊状、泡状透亮影。CT扫描软组织窗及肺窗肠壁积气特征性表现为沿肠壁的线状、环状、泡状气体密度影。10例肠壁积气患者中9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另1例为巨结肠患儿。结论CT对肠壁积气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X线平片高,X线平片应用比较广泛,适合于床边检查,可用于肠壁积气的临床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80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病患。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患均采用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原发病,抗感染,电解质以及针对性治疗。实验组40例病患结合肠内营养式的支持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病患结合肠外营养式支持治疗方法,同时对两组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病患,经治疗后两组都取得较高有效率,但是实验组病患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采取肠内营养式治疗疗法,要明显比肠外营养治疗好,且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与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治疗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50例行消化道肿瘤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肠外营养;干预组患者采取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IgG、IgA、IgM进行评估.结果数据行t统计分析发现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IgG、IgA、IgM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IgG、IgA、IgM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康复,值得推广.关键词低热量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消化道肿瘤;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57-02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途径补充谷氨酰胺对于重症烧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66名患者分为肠内补充Gln组和肠外补充Gln组。记录患者伤后1-4周能量摄入总量及比例、能量摄入/热量消耗比值、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使用量以及脏器损伤指标、死亡率、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伤后4周内肠内补充Gln组患者能量摄入总量高于静脉补充组,两组间糖、脂肪、蛋白质的供能比无明显差异。此外ICU住院日明显低于肠外补充Gln组。结论经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可能更利于改善烧伤患者的肠道功能,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程度并增加能量摄入,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肠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136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黛力新、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两组根据症状加用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疗效、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1~3个月的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与肠益生菌联合治疗腹泻型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和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部手术后肠护理模式予以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00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250例观察组和25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一整套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中7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中22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8.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一整套预防肠粘连的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肠粘连的发生率,能够促进其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