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与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对两组AMY、LPS與CRP水平予以检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AMY为(760.6±64.5)U/L,LPS为(1626.4±125.4)U/L,CRP为(44.6±12.3)mg/L;对照组患者AMY为(86.0±16.7)U/L,LPS为(93.0±26.7)U/L,CRP为(1.2±0.6)mg/L。观察组患者AMY、LPS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可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以此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5例拟行CRCP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85)术后仅采用抗炎、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西咪替丁组(n=90)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术前1d和当日静脉滴注5%GS500mL+西咪替丁1.0g,1次.d-1;泮托拉唑组(n=90)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术前1d和当日静脉滴注NS100mL+泮托拉唑60mg,1次.d-1。术前、术后第3、6、12、24小时分别测定血清淀粉酶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结果24h内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对照组、西咪替丁组、泮托拉唑组分别为9.4%、7.8%、2.2%;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对照组、西咪替丁组、泮托拉唑组分别为24.7%、22.2%、12.2%。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的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和西咪替丁组的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均有预防作用,而西咪替丁对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预防作用效果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胰腺炎(AP)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AP患者188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这些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前组132例,后组56例。对2组分别进行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检测,比较2组血清学指标差异及检测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与轻症组相比,重症患者的CRP、WBC均较高,P<0.05;2组血清淀粉酶比较,P>0.05;3项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淀粉酶、CRP、WBC联合应用在AP患者的诊断中,可反映AP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需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于术前加用大承气汤。ERCP术后3h及24h检测血淀粉酶水平,观察腹痛的情况;比较组间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h和24h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2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有2例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均为轻症胰腺炎。结论大承气汤能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减轻腹痛的发生及其程度。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及血清IgA和总IgE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又称腹型紫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69例无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入院时的血清淀粉酶、血清IgA和总IgE水平,并与47例急性腹痛(胃、肠炎)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腹型组血清淀粉酶含量平均值为180.3±15.8IU,明显高于非腹型组和急性腹痛组(F=32.214,P=0.009);腹型组血清IgA增高病例占44.2%,与非腹型组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均高于急性腹痛组(χ^2=13.73,P=0.001);腹型组总IgE增高病例占40.4%,三组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80,P=0.41)。结论血清淀粉酶增高结合血清IgA增高可作为以腹痛起病的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断的参考指标,而血清总IgE意义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287名拟行ERCP患者,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97例,术前1小时静脉滴注奥曲肽0.6mg+0.9%生理盐水500ml,微量泵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组105例,奥曲肽0.4mg+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泵入;对照组85例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泵入。分别于术后4小时及24小时检测血清淀粉酶,同时观察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ERCP术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4小时及24小时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及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急性胰腺炎总的发生率为4.2%(12/287),其中大规剂量组2.1%(2/97)、小剂量组2.9%(3/105)、对照组8.2%(7/85)。结论小剂量使用奥曲肽既可以预防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又能达到降低治疗费用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予吲哚美辛肛栓对ERCP术后血淀粉酶升高、胰腺炎发生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探讨最佳给药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40例拟行ERCP治疗胆管疾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40例,分别于ERCP术前120、60、30 min及术后30、60、120 min给予直肠内吲哚美辛100 mg纳肛。比较各组间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术前给药组患者的术后24 h血淀粉酶升高倍数、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PEP发生率及术后3、24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给药组[(4.2±1.9)倍比(4.7±2.1)倍,36.7%比46.7%,19.2%比24.2%,(5.9±2.1)分比(6.4±1.4)分,(3.8±1.7)分比(4.3±1.4)分,P值均<0.05],其中术前30 min给药组患者术后血淀粉酶升高倍数最小[(2.5±1.2)倍],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PEP发生率最低[27.5%(11/40),12.5%(5/40)],术后疼痛评分最低[(3.0±1.2)分]。结论吲哚美辛肛栓可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PEP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术前30 min给药可获得最佳的预防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与临床相关胰瘘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胰瘘发生的早期预测指标及其准确性,为术后早期胰瘘的鉴别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诊断为胃癌并接受胃切除术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0例,女性182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63.5±10.6)岁。对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第3天血清CRP和降钙素原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计算最佳临界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对影响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术后临床相关胰瘘发病率5.37%(20/372),包括B级胰瘘18例,C级胰瘘2例。胃癌术后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术后第1天淀粉酶临界值为2036 U/L,血清CRP临界值为18 mg/dL,降钙素原临界值为0.85 μg/L。单因素分析发现体重指数、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术后第3天血清CRP及降钙素原均是胃癌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体重指数>25 kg/m2、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2036 U/L和术后第3天血清CRP>18 mg/dL是预测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和第3天血清CRP联合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6%和90.4%。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第1天腹腔淀粉酶和第3天CRP联合预测临床相关胰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胃癌术后第3天的降钙素原预测临床相关胰瘘的准确度有限,不推荐其作为胃癌术后胰瘘的早期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血淀粉酶异常增高的临床研究及对判断预后情况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血淀粉酶情况划分为50例对照组(血淀粉酶未升高)和50例实验组(血淀粉酶升高),在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期间完成收集。评比两组临床研究情况及对判断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11例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诊断标准分为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组(199例)与术后非高淀粉酶血症组(312例)。采用χ2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胆囊切除史、胆结石史、插管进入胰管并造影、机械碎石是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应重视对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患者实施合理干预以减少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奥曲肽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CRP)、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观察组( n=44)和对照组( n=44)。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 C反应蛋白( CRP)、淀粉酶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RP以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 CRO以及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奥曲肽辅助常规治疗措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血清 CRP、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曲肽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以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O以及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辅助常规治疗措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血清CRP、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