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母乳喂养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 107例,根据母乳情况分组,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为研究组,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为对照组,研究组 54例,采取强化母乳喂养,对照组 53例,采取配方奶喂养,观察比较两组的精细运动与智力发展情况、身体发育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组智力发展得分为( 107.4±4.7)分,精细运动得分为( 97.2±2.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头围为( 44.7±1.7) cm,身高为( 75.3±1.8) cm,体重为( 9.2±1.1) k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能够促进早产儿身长发育,提升智力与运动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对小鼠始基卵泡激活及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等体积生理盐水)和雷帕霉素处理组(n=20,雷帕霉素5 mg/kg),持续给药30 d后每组分别取7只小鼠,取卵巢组织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卵泡分类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Dx4/MVH和Ki-67分子的表达水平,另提取卵巢组织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TO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停用雷帕霉素8周后,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分别取6只,行始基卵泡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苗勒管激素(AMH)和Ki-67分子的表达水平,另取7只,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24 h后取材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始基卵泡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40),可见大量始基卵泡聚集,DDx4/MVH分子的表达增加;生长卵泡数量则明显减少(P=0.002),且Ki-67表达水平降低。停用雷帕霉素8周后,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始基卵泡数量仍明显多于对照组,小鼠卵巢中可见各级生长卵泡,正常表达Ki-67和AMH。促排卵后,雷帕霉素处理组和对照组小鼠卵巢均可见大量成熟卵泡或黄体。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处理组小鼠卵巢mTO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70S6K、rpS6和eIF4B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总的分子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分子磷酸化水平,抑制始基卵泡的激活,减缓始基卵泡向生长卵泡的转化速率,并抑制卵泡生长发育,从而保护卵泡储备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推拿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研究。方法 筛选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本门诊治疗的 40例脾虚体质儿童 ,依循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参照组用西医保健,观察组在西医保健基础上用小儿推拿保健干预,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脾虚复发概率。结果 干预后,参照组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如观察组,比值( P< 0.05)统计学意义较突出;干预后,观察组脾虚复发概率比参照组明显少很多,( x2=3.956, P=0.047)统计学意义表现明显。结论 小儿推拿保健干预为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做出了较大贡献,让儿童成长的更好,适合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体检的 6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儿童进行营养状况检测 ,分析其生长发育情况 ,主要包括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发生的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等情况和不同生长发育情况的儿童身高。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营养状况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7.31±3.58)cm,肥胖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5.22±3.29)cm,超重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4.75±3.04)cm,消瘦儿童的平均身高为 (104.67±3.09)cm;肥胖、超重和消瘦儿童的身高均明显低于正常营养状况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不同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的饮食方案,完善饮食结构,提高营养健康状况: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大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投入;在发达地区和城市,采取合理的饮食模式、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简介:摘要生长发育是一个重要的生命过程,它始于精卵结合,终于青春期结束。在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时期出现异常,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发育,这种影响有的是暂时且可以逆转的,有的则是永久性的。目前研究显示,基因组印记通常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14q32.1-q32.31的印记DLK1-DIO3位点作为最大的印记簇,当其印记发生错误时将导致多种发育障碍。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改变要早于其他类型的改变,对于生长发育异常的预防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对DLK1-DIO3与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我们穿越黑暗狭长的走廊,走向灯火通明的厅堂,在走廊的尽头,是否有一扇古老的紧锁的门?在门外,是否有我们期盼的来自另一个世纪的海、星空和花园?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每一个孩子与教师一道奏响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交响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从 2019 年 1月至 2020 年 1月择取 100例早期新生儿,以出生顺序为依据分组研究,对照组( 50例)新生儿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50例)新生儿基于常规护理加行新生儿抚触护理,对照分析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从体格发育情况来看,研究组身长、体重、头围均优于对照组, P<0.05;从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来看,研究组粗运动、智商、精细运动、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来说,新生儿抚触护理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这不仅体现在体格发育上,同时也体现在神经心理发育上,对新生儿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临床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早产儿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B和C组,每组50例,A组出生24 h内给予全静脉营养策略,B组出生48 h内给予全静脉营养策略,C组出生72 h内给予全静脉营养策略,三组均在医院观察至出院,观察三组肝功能、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A组体质量增加速度、头围增加速度和身长增加速度高于B组和C组[(22.73 ± 2.02) g/(kg·d)比(19.90 ± 1.89)和(17.60 ± 2.01) g/(kg·d)、(0.76 ± 0.17) cm/周比(0.69 ± 0.18)和(0.60 ± 0.15) cm/周、(1.21 ± 0.20) cm/周比(1.02 ± 0.24)和(0.89 ± 0.22) cm/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总白蛋白和白蛋白高于B组和C组[(49.92 ± 3.30) g/L比(45.03 ± 2.94)和(42.03 ± 3.00) g/L、(33.10 ± 2.02) g/L比(29.89 ± 1.95)和(25.59 ± 2.0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CD3+和CD4+高于B组和C组[(68.80 ± 4.01)%比(59.02 ± 3.20)%和(55.03 ± 3.10)%、(43.31 ± 2.09)%比(38.82 ± 2.06)% 和(34.40 ± 2.11)%],而CD8+明显低于B组和C组[(23.30 ± 2.80)%比(28.89 ± 2.91)%、 (34.40 ± 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氨基酸营养能明显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有助于其生长发育。
简介:摘 要 : 目的采用互联网儿童保健模式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进行监测,探索适用社区推广的儿童早期生长发育评估及干预技术,为实现基层儿童分级诊疗模式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自 2018 年 6月起,采用整群抽样方案,由经培训的基层儿童保健医师使用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评估系统,对符合条件的 500名婴幼儿进行生长和发育筛查监测,并提供针对性家庭干预指导建议和转诊。实施 6个月后,收集儿童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纵向对照研究。结果通过 6个月的连续监测、评估和干预,发现儿童在体质量、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方面,与首次评估相比有明显的促进和改善。结论互联网儿童保健模式与儿童早期生长发育评估及早期干预融合良好,具有可行性及可靠性,有利于疾病的分级诊疗,值得在基层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1例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常规G、C和N显带分析患儿外周血染色体,然后用单核苷酸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 SNP array)技术进行识别和定位,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 XX, r(22)(p12q13);SNP array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提示患儿染色体22q13.33区存在约1.4 Mb片段的拷贝数缺失:arr 22q13.33 (49 802 963~51 197 766)×1,缺失片段中包含已知致病性明确、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SHANK3等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患儿SHANK3基因第7、19和22外显子的拷贝数约为正常对照的1/2,提示患儿携带该片段的杂合性缺失。结论22号染色体q13.33区域的微缺失与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障等临床特征相关,遗传学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