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重症监护室ICU心肾综合征患者疾病进展以及相关特征,观察通过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I型心肾综合征,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的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32例病例,通过使用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手段进行为期24h以上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治疗方案;将我院采取常规治疗的另外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住院时间、有效率以及相应的好转情况,并对研究组HR、Cr、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生理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尚不能认为存在差异,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HR、Cr等明显下降。结论当前我国临床中心肾综合征患者主要为I型为主,原发病中冠心病最为常见,连续性血液净化开展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好转率明显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价值。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硬膜外阻滞穿刺点为T11-12,局麻药为0.5%甲磺磺酸罗哌卡因,容量14~18ml;B组硬膜外穿刺点为T11-12,置管后不用药,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点L3~4,局麻药为重比重布比卡因12~15mg,观察两组在改为俯卧折刀位后需使用麻黄碱、阿扎司琼和阿托品的例数。结果在摆放俯卧折刀位后,B组有32例需要使用麻黄碱升高血压,远多于A组的3例(P<0.01),B组有10例需要使用阿扎司琼抗恶心呕吐,A组只有2例(P<0.05),B组有6例需要使用阿托品来提升心率,A组为0例(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明显优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可取的麻醉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患侧输尿管内置入F6输尿管导管,B超定位下选择中肾盏后组穿刺造瘘,建立F16经皮肾通道,输尿管肾镜直视下置入钬激光光纤将结石粉碎,利用灌洗压力将碎石颗粒冲出。结果手术时间80~220min,平均手术时间110min。结石清除率为83.87%(72/89)。术后无继发性出血。术后住院时间5~12d,平均7.8d。随访全部病例3~5个月,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均消失,无结石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手术后出血原因以及预防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出血的87例患者,其中术后出血的患者有6例为实验组,5例患者采取夹闭肾造瘘管加用止血药物等保守治疗,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取DSA术后栓塞止血。结果6例术后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均得到止血,且止血效果显著,术后一般检查血常规、血压等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手术后出血可能与患者发生肾积水、合并感染、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在其预防治疗时夹闭肾造屡管、输血、应用止血药等保守疗法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异位血管或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少见情况结合DSA术后栓塞止血也可以取得快速有效止血的目的。
简介: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5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有腹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血肌酐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急性肾损伤观察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基础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0.4%,对照组为10.1%(P<0.01);观察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4%和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和19.3%(P<0.05);观察组血钠、血清总胆红素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128mmol/L、391.8μmol/L和9.33×10^9/L,均显著低于或高于对照组的136.8mmol/L、51.58μmol/L和3.9×10^9/L(P<0.05);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为(34.2±1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16.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性脑病、低血钠、总胆红素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白细胞计数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感染、低血钠、高胆红素血症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是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
简介: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RIF)是以肾间质中细胞及胶原成分聚集增多、伴肾小管萎缩和扩张变形、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为特点的病理变化。它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是肾功能改变的最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延缓终末期肾脏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周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周细胞与RIF的关系加以综述,简述其参与RIF的可能机制以及对于临床治疗的潜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2月期间内收治的204例糖尿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以及酶法检测对所有检测者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进行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检查结果表明,DM组1和DM组2患者的mAlb、TRF、NAG以及β2-MG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DM组1的mAlb、TRF、NAG以及β2-MG等各项指标均高于DM组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萎缩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痞”、“胃脘痛”等病的范畴,病程迁延,缠绵难愈,且能癌变。大都以补益脾胃、理气化瘀,生津养阴、疏肝行滞为治。然余以治肾入手,自拟温肾益气汤用治该病,收效显著。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寄元阴元阳。五脏之阴气,非此无以滋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温煦。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水谷赖以化,精微得以承,内灌五藏六府,外达皮毛筋骨。后天靠先天以赞化,先天靠后天以濡养,二者相互为用,相得益彰,盛则俱盛,衰则俱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牵拉反应、静脉辅助药使用率以及手术结束后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CNL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固肾定喘丸中丹皮酚的含量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选用XDBC-18076331柱(250mm×4.6mm,10μm,),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为1.0ml?min-1;测定波长为274nm;进样量10μL。结果丹皮酚在4.312-107.8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203.29X+2.74,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0.28%;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固肾定喘丸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中的护理观察与配合。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33例需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术前准备与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并进行并发症对症护理,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33例患者总共穿刺63针,穿刺的成功率为100%。发生明显腰痛2例,肉眼血尿1例,肾周血肿1例,未发生感染与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4例,发生率为12.12%。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肾穿刺活检术中,注重护理的观察与配合可以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并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确诊为上尿路结石并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患者368例,其中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17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者196例设为观察组,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2%(180/196),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9%(153/1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167/196)高于对照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76%(13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6/196)小于对照组为9%(1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3±20.1)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0.6±2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结石清除率高,手术适应范围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