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打击毒品犯罪的过程中对关系到罪与非罪、刑罚轻重的关键问题要慎之又慎,如毒品数量和明知认定问题。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数量不以纯度折算的不合理规定需引起反思,毒品累计应区分同种和异种毒品计算,有吸毒情节的贩卖、持有毒品中应不同对待吸毒行为来确定毒品数量。在毒品犯罪中只要行为人达到认识到犯罪的对象是“毒品”即可认定为明知.需注意的是对推定明知应谨慎使用,排除合理怀疑。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的行为应该分情况予以界定此行为性质和居间人地位。提供机会型和犯意引诱型的诱惑侦查不可一概作为合法辩护的理由。毒品犯罪罪数问题应予以区分认定。
简介:《民法总则》的制定是民法典编纂的关键一步。《民法总则》的制定受到中国当下的既有立法、法源体系结构以及民法典编纂的组织模式的深刻影响,强调对《民法通则》的继承,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民法总则》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所作出的抉择,对民法典分则的编纂会产生系统性影响,《民法总则》对具体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司法适用。但《民法总则》也遗留了一些问题,表现出与先前的立法类似的缺陷,并且制造出一些问题,例如对人格权问题的规定过于简略,不合理地拆分了债法体系。这些问题有待于在分则部分的立法中,以替代性的方法予以弥补。
简介: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对精神病人的实施强制医疗监督,主要从精神病人的交付执行、医疗活动、解除强制医疗以及受理精神病人监护人的控告和申诉等方面进行.只有设立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专门法规,构建强制医疗程序监督的协作机制,建立强制医疗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加强检察院监所监察部门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能力建设,才能保证法律监督的实效性.
简介:二十世纪以来,儿童权利保护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各国对于虐待儿童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我国,预防虐待儿童事业还处于初期时段,目前尚没有一部保护受虐儿童的专门政策性文件,分散在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相对较为原则,不仅操作性差、约束力弱,而且存在法律监管盲区。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并纳入公诉案件受案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简介:地方立法技术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试就目前地方立法中最突出的技术问题,包括名称及其相关问题,体例结构问题,地方实施性法规与原法律法规的关系问题,法律规范性条文与非法律规范性条文的关系问题,地方立法的语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
简介:第一,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第二,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第三,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要文明礼貌,严肃认真,灵活多样,严格按政策和法律办事。使询问笔录客观、全面。第四,侦查人员制作的询问证人笔录,应交证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证人,侦查人员应向其宣读笔录,如有遗漏或者差错,侦查人员可以补充或者改正。最后让证人在笔
简介:"人肉搜索"侵犯个人信息,严重侵犯公民隐私权,《刑法修正案(七)》提出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但未将"人肉搜索"入罪,"人肉搜索"行为侵犯刑法保护的法益,并达到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应当在刑法中设置专门条款以规制"人肉搜索"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简介: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尽管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禁毒工作,但毒品问题依旧严重,甚至呈现出不断发展、恶化的趋势。中国作为受毒品毒害最深的国家之一,从古到今,可以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禁毒历程,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禁毒道路,其中原因不是没有很好的进行禁毒活动,而是对中国毒品犯罪的原因认识不够。
简介:我国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了监护制度,但由于立法上的缺陷,致使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仍得不到保护,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难以实现.笔者就此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完善监护制度.
简介:众所周知,联合国的成立,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它是人类遭受"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后成立的,它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胜利成果,也是战时盟国团结合作的产物。旧金山制宪会议上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既反映了饱经战患的各国人民要求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各国友好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力量对比和美英苏几大战胜国的意志。五十二年来,联合国在广大会员国的共同努力下,在国际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发挥
简介:涉外票据必然牵涉数个国家,如一汇票在甲国出票、在乙国背书、在丙国承兑、在丁国付款等。当遇有此类案件纠纷时,一国法院首先须确定有关行为的准据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涉外票据纠纷逐步增多。鉴于此,今年一月一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专设一章(第五章)规定了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就涉外票据的定义以及涉外票据当事人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行为效力等内容作了规定。本文试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与国外相关法律规范的比较来简要评析我国票据法第五章。
简介:被害人承诺是司法实践常见的,但现行刑法并没有明文规定的一种阻却犯罪事由。其法理根据是,刑法以保护法益为目的,尤其是个人法益,被害人以自己的意思主动放弃的个人法益则不受刑法的保护,但前提是,被害人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权益以及危及生命的身体健康权益。被害人承诺的成立,首先是承诺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同时具有意思自治的能力;其次,承诺的对象只能是个人法益,对他人法益、国家法益做出的承诺无效;另外,承诺以被害人意思表示出来为必要,承诺时间只能是事前承诺。
简介:<正>一、本次报告的前提在作“日本宪法修改问题的现状”的报告之前,我想首先确认以下两点:1.宪法学上的七个考察视点首先,我认为在宪法研究方面支持以下七个考察视点很有必要。而且,这对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日本法与中国法的关系非常适用。
简介: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已《刑法修正案(九)》作为虚假诉讼罪写进《刑法》第307条之一。《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解决了原司法实践中罪名适用混乱的局面,但是司新罪名的适用仍是一实践界面临的难题。一、虚假诉讼行为方式的界限(一)'隐瞒真相'的外延的划定《刑法》第307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通常情况下,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是以'捏造
简介:本文拟以律师视角、从实务角度探讨违约金问题。
简介:<正>一、督促程序的特点与地位同解决一般民事争议的民事诉讼程序相比较,督促程序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有明确的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9条明文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金。”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
简介:犯罪未遂的立法概念需要完善.犯罪未遂不能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中,这一结论已为司法界所采纳.在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发生具有过失的情况下,也不能存在犯罪未遂.有必要建立"未遂行为"理论,使不可罚的未遂行为区别于可罚的犯罪未遂.并非一切直接故意犯罪都需要或能够区分未遂与既遂.目的说、结果说、构成要件齐备说具有相通性.
简介:21世纪是一个共享的时代,共享资源、共享网络、共享知识……2016年底,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共享经济又多了一位新成员。目前市面上除了有摩拜、ofo外,还有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熊猫单车等品牌。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伴随各种社会问题,共享单车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对共享单车领域出现的涉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行性方案。
简介:民事诉讼迟延问题探讨叶自强诉讼迟延是各国民事诉讼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只是程度有所差别。依导致迟延的主客观标准,可将诉讼迟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客观性迟延,第二种为主观性迟延。前者是指民事诉讼法规范本身所允许的迟延,有的是它导致的迟延,因而亦称制度性迟延。...
简介:一、有关构成要件这个概念在日本刑法学中,通常的理解是把犯罪成立要件区分为:①构成要件该当性,②违法性,③责任(有责性),然后对它们的顺次进行了是否充足的判断。有关第一个成立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理解构成要件概念的问题。有关构成要件的理解,在学说上可以分为:单纯的行为类型说;违法行为类型说;违法有责行为类型说。其中,单纯的行为类型说是这样的一种观点,即否定构成要件是违法行为的类型,否定构成要件该当性作为违法性的基础,这种观点仅仅是少数说。
毒品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民法总则:背景、问题与展望
强制医疗执行监督问题初探
虐待儿童入刑问题刍议
地方立法技术若干问题
询问证人应注意哪些问题?
“人肉搜索”犯罪化问题研究
毒品犯罪问题原因之我见
监护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联合国改革问题初探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问题
被害人承诺问题探析
日本宪法修改问题的现状
虚假诉讼罪适用问题探究
违约金务问题探析
督促程序若干问题探讨
犯罪未遂若干问题研究
“共享单车”法律问题研究
民事诉讼迟延问题探讨
构成要件论的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