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2岁4个月男性川崎病患儿接受人免疫球蛋白15 g静脉滴注、1次/d,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2.2 g静脉滴注、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口服、3次/d。2 d后停用人免疫球蛋白,3 d后将阿司匹林肠溶片减量为75 mg、1次/d。治疗前患儿肝功能正常。治疗第5天,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89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05 U/L,乳酸脱氢酶(LDH)1 525 U/L。考虑可能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停用阿司匹林,更换为硫酸氢氯吡格雷,并给予谷胱甘肽、肝水解肽保肝治疗。14 d后,ALT 323 U/L,AST 66 U/L,LDH 297 U/L;20 d后,ALT 27 U/L,AST 45 U/L。

  • 标签: 阿司匹林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8~75(35±3)岁,按伤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3例及非AKI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统计伤后12、24、48 h补液量和血清肌酐及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尿热休克蛋白70(HSP7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AKI发生的自变量,绘制预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AKI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相近(χ2=1.98,t=1.98、1.99、1.99、1.99,P>0.05)。AKI组患者伤后24、48 h补液量明显少于非AKI组(t=15.37、6.51,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 h血清肌酐明显高于非AKI组(Z=2.16、5.62、6.72,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AFR明显低于非AKI组(t=16.14、35.35、19.60、20.47、30.20、20.17,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尿HSP70为(6.89±0.87)、(6.42±0.73)、(5.81±0.72)、(5.17±0.56)、(4.63±0.51)、(3.89±0.51)μg/L,明显高于非AKI组的(3.89±0.75)、(3.57±0.63)、(2.66±0.41)、(1.83±0.35)、(1.48±0.19)、(1.28±0.19)μg/L,t=12.00、13.61、17.39、22.98、26.34、21.59,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尿TIMP-2×IGFBP-7、NGAL明显高于非AKI组(t=26.94、101.11、35.50、66.89、17.34、14.30,14.00、13.78、12.32、14.80、21.36、22.62,P<0.01)。将伤后12 h尿HSP70和血清AFR,伤后24 h尿TIMP-2×IGFBP-7、NGAL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值比=2.42、3.47、7.52、5.61,95%置信区间=1.99~2.95、1.86~3.92、2.87~9.68、2.14~14.69,P<0.01)。对43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伤后12 h血清AFR预测AKI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AUC为0.739(95%置信区间=0.576~0.903),最佳阈值为9.90,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90%;伤后12 h尿HSP70 AUC为0.990(95%置信区间=0.920~1.000),最佳阈值为1.40 μg/L,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96%;伤后24 h尿TIMP-2×IGFBP-7 AUC为0.715(95%置信区间=0.512~0.890),最佳阈值为114.20 μg2/L2,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95%;伤后24 h尿NGAL AUC为0.972(95%置信区间=0.860~1.000),最佳阈值为78 μg/L,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96%。结论尿HSP70、NGAL对烧伤延迟复苏导致的AK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烧伤 早期诊断 急性肾损伤 延迟复苏 肾损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ORM-3)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72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组)、创伤性颅脑损伤组(T组)、创伤性颅脑创伤+10 ml/kg血浆输注组(TP组)和创伤性颅脑创伤+10 ml/kg血浆输注+CORM-3组(TPC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TP组和TPC组大鼠分别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经股静脉输注血浆10 ml/kg。血浆输注完毕24 h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确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通过HE染色结果计算肺损伤评分,肺部超声检查进行声像图量化评分,通过TUNEL染色法计算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活化caspase-3、Bid、Bim和Puma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声像图量化评分和细胞凋亡率升高,肺组织活化caspase-3、Bid、Bim和Puma表达上调(P<0.05);与T组比较,TP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声像图量化评分和细胞凋亡率升高,肺组织活化caspase-3、Bid、Bim和Puma表达上调(P<0.05);与TP组比较,TPC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声像图量化评分和细胞凋亡率下降,肺组织活化caspase-3、Bid和Bim和Puma表达下调(P<0.05)。结论CORM-3可减轻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相关。

  • 标签: 一氧化碳 颅脑损伤 输血 急性肺损伤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药物治疗是儿童哮喘长期治疗的主要方式,在评价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哮喘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及预防应得到高度重视。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疗联合体(浦东)专家凝练了儿童常用哮喘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疗程及合并用药,合理应对儿童常用哮喘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儿童 哮喘 药物 不良反应 预防
  • 作者: 代华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1期
  • 机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f-ILD)是一组以肺间质的明显纤维化伴炎症为病变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最常见的f-ILD,其他还有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慢性过敏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等。纤维化不可逆进展导致肺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抗纤维化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因此,临床需要早期发现肺间质异常或临床前间质性肺疾病,并通过高分辨率CT、肺功能等检查,尤其在f-ILD高风险人群,进一步早期诊断间质性肺疾病,从而给予f-ILD早期干预或预防。由于对各类f-ILD自然病程、病理生理、疾病或纤维化演变及影响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晰,缺乏早期识别或预测纤维化发生与进展的方法及早期干预策略,因此需要建立f-ILD前瞻性多中心队列,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
  • 简介:摘要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的观察是做出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患者面部表情的改变往往是微妙且难以察觉的,自动面部表情识别系统则可作为一种辅助识别某些精神疾病的手段。面部表情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且不受文化背景、先天性失明等因素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面部表情识别方法亦在不断进步,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表情识别,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可训练的特征提取模型从图像和视频中自动学习表征来完成分类,极大地减少了对于面部物理模型和其他预处理技术的依赖。文章着重综述了面部表情识别系统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探索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在精神科领域和远程心理干预方面的拓展应用。

  • 标签: 面部表情识别 深度学习 精神疾病 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其感染可累及血液、呼吸、泌尿、消化、神经等全身多个系统,亦在相关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作为一种DNA病毒,EBV可被固有免疫应答中的DNA识别受体感知,触发下游一系列免疫应答。DNA识别通路由DNA感受器、接头分子及下游效应信号组成。双链DNA感受器主要包括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样受体(absent in melanoma 2-like receptors,ALRs)、环状GMP-AMP合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等;接头分子主要是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和含有caspase招募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下游免疫效应主要包括Ⅰ型IFN、炎性小体及促炎细胞因子等。作为一种疱疹病毒科的双链DNA病毒,EBV可触发宿主复杂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尤其是多种DNA识别受体介导的通路,在宿主免疫防御及病原体免疫逃避等方面均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DNA感受器为线索,全面总结近年来DNA识别信号在EBV感染中的活化作用、调控机制及临床相关性,以进一步理解EBV感染后宿主的固有免疫应答,为EB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免疫学依据。

  • 标签: EB病毒 DNA识别通路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6(IFI16)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
  • 简介:摘要随着数字化正畸时代的来临,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牙-颌-面特征所体现出的技术优势越趋显著。在口腔正畸诊疗中,X线头颅侧位片、锥形束CT、牙颌模型及软组织面像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资料,应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必将给口腔正畸专科诊疗带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当前,主流二维图像的特征识别技术已臻成熟,而三维特征识别技术也随着计算机性能和数据采集设备的发展而发生了质的飞跃。本文将主要综述人工智能在识别牙-颌-面特征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并阐述相关重点识别技术。

  • 标签: 口腔正畸 人工智能识别 牙-颌-面特征 识别算法 性能评测
  • 简介:摘要川崎病休克综合征是川崎病的一种危重临床状态,此类患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完全,易被误诊为脓毒性休克,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就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病因、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进行评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危重患者中及早辨识,避免偏离治疗。

  • 标签: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中国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临床症状不典型、双肺易受累等特点,易导致漏诊误诊,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困难。发热、咳嗽、肌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可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识别。同时病情进展速度、发热情况、CT表现、缺氧程度、年龄、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等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程度的评估依据。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早期识别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基于对水电机组检修中过程识别和控制管理技术的研究,首先,阐述水电机组检修中过程识别和控制管理技术基本内容。然后,分析水电机组检修中过程识别和控制管理技术的应用,包括在安全方面因素中的应用、在质量方面因素中的应用等。最后,需要意识到过程识别和控制管理技术对水电机组检修工作的重要作用,将其应用在水电机组检修工作中,保证各项检修工作的顺利展开。

  • 标签: 水电机组 检修 过程识别 控制管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升护理期刊编辑识别临床护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方法。方法分析护理新技术创新点识别的难点,归纳总结护理期刊编辑对新技术的识别能力提升方法。结果论文创新点的呈现不恰当、不准确和不同层次医疗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界定和应用有差别是护理新技术识别的难点;护理编辑要提升对新技术创新性的识别能力,必须充分了解专科领域行业新信息和专科技术发展动态、不同层次医疗单位临床护理技术应用的现状。结论护理期刊编辑应努力克服论文中护理新技术的识别难点,提升论文创新性的鉴赏能力,协助作者提升论文的创新性价值。

  • 标签: 护理学 编辑 论文创新点 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趾腓侧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机录入指纹并解锁手机,能顺利录入指纹库且1次成功解锁为优,2~3次成功解锁为良,4~5次成功解锁为中,无法录入指纹及5次以上无法解锁为差。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满意。其中24例伤指能顺利录入安卓手机指纹库及使用伤指指纹解锁手机,成功率80%,优良率76.67%。结论趾带趾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可具有生物学识别功能,注意神经的精细缝合及缝合时指纹与趾纹的精确对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 标签: 外科皮瓣 生物识别 指腹缺损 指纹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图像自动分割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乳腺钼靶X线图像进行准确分类识别。方法以数字钼靶X线图像数据库(DDSM)中的BI-RADS4类的簇状分布多形性钙化钼靶图像为研究对象,自动切分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对小波变换、Gabor滤波和灰度共生矩阵法所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融合,并基于灵敏度分析对融合后的特征参数进行筛选。使用基于集成学习的方法,对多项式核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和逻辑(logistic)回归分类器进行投票集成,构成用于乳腺钼靶X线图像自动分类的分类器。投票集成方法为软投票。结果提出的集成分类器可高效地识别与分类乳腺钼靶X线图像,其分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9.1%、99.6%和99.3%。结论所提出的乳腺钼靶X线图像处理与分类识别方法能为医生的临床判断提供辅助检测的依据,并为细分BI-RADS4类图像提供技术基础。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图像 图像自动分割 多特征融合 灵敏度分析 分类识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干部急性心梗的识别与院前急救策略。方法:回顾2020/1~2024/1间我干休所出现急性心梗的老干部4例开展院前急救策略。结果:经过及时、精准的院前急救,4例急性心梗老干部均成功转运动附近医院ICU,其中成功抢救4例,抢救成功率达到100.0%(4/4)。结论:迅速且精准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于缩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就医时长、减少并发症出现概率及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它是优化患者后续康复进程的核心环节。在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体策略中,确保院前急救阶段能准确识别急性心梗症状显得尤为重要,这能有效防止误诊现象的发生,从而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

  • 标签: 老干部 急性心梗 院前急救 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油废气颗粒物(diesel exhaust particulates,DEP)是否通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血脑屏障损伤。方法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细胞系构建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按照DEP染毒浓度不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g/mL)和实验组(DEP浓度为12.5、25、50、100 μg/mL),染毒48 h后,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ZO-1的表达。结果bEnd.3细胞经不同浓度DEP染毒48 h后,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GSH-Px活力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51±2.22)U/mg protein比(23.22±3.27)U/mg protein,q=4.741,P<0.05];活性氧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8±0.03)比(1.00±0.00),q=12.400,P<0.05];IL-1β分泌水平显著增加,25,50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4±0.36)ng/L,(3.20±0.37)ng/L,(3.26±0.33)ng/L比(1.76±0.09)ng/L,q值分别为6.708、5.982、6.216,P值均<0.05];IL-6分泌水平显著增加,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79±4.20)ng/L比(20.31±1.12)ng/L,q=15.000,P<0.05];TNF-α分泌水平显著增加,50 μg/mL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88±4.77)ng/L,(24.41±6.53)ng/L比(7.54±2.81)ng/L,q值分别为4.715、5.962,P<0.05];claudin-5表达水平显著下降,12.5,25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7±0.16)、(0.92±0.17)、(0.37±0.12)比(1.24±0.11),q值分别为5.551、5.152 、11.280,P<0.05];ZO-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25、50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46±0.06)、(0.39±0.08)、(0.30±0.05)比(1.06±0.13),q值分别为6.724、7.572、8.470,P<0.05]。结论DEP可能通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进而造成血脑屏障损伤

  • 标签: 柴油废气颗粒物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炎症反应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损伤和修复抑制在银杏叶片对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影响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3月在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砷中毒病区,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和《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9-2010),筛选出52例砷中毒患者作为银杏叶片干预组,49例砷中毒患者作为干预对照组。银杏叶片按照临床常用方法给药,口服3个月(1片/次,3次/d),所有对象干预期间未给予其他药物,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方法同银杏叶片干预组。选择12 km以外非燃用高砷煤、临床检测无肝功能异常的41例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和3个月干预结束时进行体检。在获得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收集晨尿及外周静脉血,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尿砷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损伤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5(修复抑制指标)的表达。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16人,正常对照组41人、银杏叶片干预组39人、干预对照组36人,银杏叶片干预组和干预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习惯及饮酒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预前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彗星尾DNA百分含量(TailDNA%)和彗星尾矩(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38.75 ± 19.09)μg/g Cr、(11.13 ± 1.55)μmol/L、8.50 ± 0.88、7.43 ± 0.68、5.78 ± 0.7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1.62 ± 5.33)μg/g Cr、(5.36 ± 0.87)μmol/L、5.24 ± 0.33、4.71 ± 0.29、2.05 ± 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尿砷含量、TBA水平、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血浆miR-145表达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ALB、A/G和CHE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干预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银杏叶片干预组DNA损伤程度(TailDNA%和OTM)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r = - 0.34、- 0.33、- 0.48,- 0.31、- 0.31、- 0.42,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r = 0.49、0.48,P均< 0.05);miR-145与ALB、A/G、CHE水平均呈负相关(r = - 0.26、- 0.23、- 0.38,P均< 0.05),与TBA水平呈正相关(r = 0.32,P < 0.05);DNA损伤程度与miR-145表达均呈正相关(r = 0.65、0.52,P均< 0.05)。结论银杏叶片可改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所致肝损害,该作用机制与其抑制miR-145表达和降低DNA损伤有关。

  • 标签: 砷中毒 miR-145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