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在魏晋时期,常有“尔馨”,如《世说新语·文学》:“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尔馨”又作“如馨”“宁馨”,余嘉锡先生以为是晋宋方言,一声之转,同为“如此”之意,其说甚当。同一时期,又出现了“尔许”和“如许”。《搜神记》卷十五:“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大!”又《后汉书·方术列传》:“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这里的“尔许”“如许”和“尔馨”等当一例看待,同为一声之转,意为“如此”,可译作“象这样”等。
简介:由程雨民教授撰写的《“人本语义学”十论》(Why“Human—orientedSemantics”?)最近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简介:“能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史”解陈淑梅我国的汉代,是个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朝代,特别是对汉字教育,尤为重视。《汉书·艺文志》(以下或简称《汉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汉兴,萧何草...
简介:本文考察不同母语背景及学习阶段的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对两种“得”字补语句的习得情况。考察发现,结构复杂的重动V得句,二语者优先习得,并且使用频率高。影响习得的因素至少有三个方面,即语际迁移,目的语典型顺序的作用,教材的编排。当然这几个因素的作用表现得也不完全一样。
简介:文章分析黄侃先生提出的"无声字多音说",讨论同谐声字声符问题,并由此评论黄侃先生的观点.谐声字的声旁(初文单体、象形、指事字)上古时期受方言和地域的影响,大部分是多音的,可读喉牙唇等,不见得就是复辅音.上古可能存在辅音介音r-,它们属二等,后来演变成独立的来母字.
简介:本文是作者为《简化字总表》个别字作调整给中央书记处的两封信。选自〈胡乔木谈语言文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53~358页),本文的注释系原书所加。
简介:形容词充当定语时“的”字的隐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选取了140个常用双音形容词,在受限的本族语者语料和中介语语料中分别考察这些形容词在充当定语时带“的”和不带“的”的具体使用频率,分析了中介语中的正确用例和偏误用例,据此提出双音形容词充当定语时“的”字隐现的教学对策。
简介:提出了词汇型致使的定义特征,把构式概念融入事件结构理论,详细描写了词汇型致使在四字成语中的构成方式,研究了汉语词汇型致使的构式类型,分析了四字成语中词汇型致使构式表征的因果关系事件的构成要素。词汇型致使成语构式的组合特点表明:在有限、固定的语言形式的规约下,词汇型致使四字成语构式中,通过语言明确提及、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致使动词(原因和结果)、受事对象、以及事件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事件结构要素。词汇型致使成语构式对事件结构的编码体现了人的普遍认知机制:语言和认知中存在注意力认知系统以及图式-例示组织原则。
简介:《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中的"雨"字的读音和意义历来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读为[yù],用如动词,意思为"落"、"降下";又有人认为读为[yǔ],用如名词。前者为历来教材通用,但是笔者从《十三经注疏》对其的训释,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则以及《诗经》的体例特点考察,认为此处"雨"字读为[yǔ],作名词更为恰当。
简介:<正>徐中舒先生主编.湖北四川两省联合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是迄今为止收字最多的一部字书。该书正文收字53723个,补遗收字955个,共计54678个。收入补遗当中的字,大部分为冷僻字、异体字、形误字。在这955个字中,编者明确注明音义未详的有28字,缺音者56字,缺义者1字,音义俱缺者10字,共计95字。此外,补遗中尚存在一些训释欠妥的字。今仅就笔者所知,对补遗中不释之字及训释欠妥之字考释如下。
简介:用声旁类推的方法辨正方音是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例外,有不少声旁和多音字兼具需要辨正的两类读音,因此不能类推。本文对最需要辨正的n和1、f和h、z组和zh组、-n尾和-ng尾四组声母、韵母字作了考察,尽数列举它们中不能类推的声旁和多音字,分析了这些声旁和多音字不能类推的原因。
简介:大量例证说明另起炉灶、重造新字在古代汉语中屡见不鲜,它是今字产生的一种特殊途径,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另起炉灶创制今字的原则、规律和方法。
简介:“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偏旁,在手写、油印、胶印上通用已久,在铅印的出版物上,将根据字模刻制情况,陆续推行,不再分批公布。
简介:“金日磾”的“日”字为什么读mi,目前有三种假设:连音变读说,古有复辅音说,字形讹变说。文章认为字形讹变说最接近事实。
简介:为期两天的第十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10日在缅甸曼德勒落下帷幕,与会者对本地区华文教学取得新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简介:
简介:一、幸福的家庭夫妻肯定是恩爱的。二、幸福的家庭子女肯定是孝顺的。
简介:《字学元元》音系中包含有正音与俗音。正音主耍是承自韵书传统的书面旧音,俗音是作者袁子让所贬斥的音,而这些俗音是我们了解明末郴州方音的宝贵语料。通过书中俗音材料可以考证出俗音的声母为十九母,这个俗音的声母系统反映了明末郴州方音的声母特点。
简介:《阅读与写作》2001年第3期(总第214期)刊登了赵贤德同志《贪官的语言艺术》(以下简称《艺术》)一文。文章语言老练,讽刺辛辣,振聋发聩。然再次拜读该文,笔者感到文章使用频率颇高的“原”字多有不妥之处。今不揣浅陋,就“原”字的意义和用法略陈己见,并与赵贤德同志商榷。
简介:秋陵同志所写《从简体字想起的》(见《文字改革》1957年9月号)一文,我认为有值得商讨的地方。这里把我个人的见解谈出来,请作者和广大读者指正。从这篇文章的全文来看,秋陵同志对目前的文字改革既没表示赞同,也没表示反对,但对已公布使用的”简化汉字“却有着相当的抵触情绪。根据秋陵同志所提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是:1.不同意把两个以上同音的、意义上有细微差別的字合并为一个简体字;2.反
《太平广记》中“许”字的虚化现象
《“人本语义学”十论》出版
“能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史”解
两种“得”字补语句的习得考察
黄侃“无声字多音说”与上古声纽研究
建议对《简化字总表》的个别字作调整
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习得研究
四字成语中的词汇型致使构式
试论《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的“雨”字
《汉语大字典·补遗》不释、误释字考释
方音辨正中不能类推的声旁和多音字
论今字产生的一种特殊途径
第四批推行的简化字表(92字)
再说"金日磾"的"日"字为什么读mì
缅甸第十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落幕
《十骏犬图之九 霜花鹞》
幸福家庭的十大特征
从《字学元元》俗音看明末郴州方音声母特点
“原”字的意义和用法——兼与赵贤德同志商榷
对《从简体字想起的》一文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