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内有若干名作谱例与相应的理论阐释暴露出逻辑矛盾。上世纪后半叶,这些逻辑矛盾引发了我对和声功能理论的沉思。为了能清晰地剖析和声理论的逻辑结构,我尝试了“真数为体,对数为用”的数理方法:真数数据以相对波长数值为依托,用“律学投影”操作跟五线谱音位沟通,在对数层面则用“校正值”揭示各音位的自然本质区别于平均律摹拟体的微差。这些方法迥然不同于传统和声学教程的习惯,令人感到十分生僻。人们不免质疑:有这必要吗?必要性来自十二平均律的通行,这律制不仅在实践层面广泛通用,而且在理论层面用作讲解工具,结果就屏蔽了和声学本质规律的准确认知。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十二平均律只是便利的摹拟工具,而不能拨开摹拟工具的屏蔽透入和声学的审美本质,传统和声学教程又以社会学的权威性加固了摹拟工具对审美本质的屏蔽。为了“去蔽显真”,该用什么方法?这是几十年来我不停探索的,还不能说已经找到了最好的方法。“沉思九章”细致记录了探索方法的历程。
简介:在我幼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在家听那唱片放出的美妙乐声。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表姐学小提琴的缘故,每到星期六,我就吵着要爸爸、妈妈带我到表姐家去玩。其实我就是想去听一听表姐练琴时的琴声。那些美妙的音符,让我幼小的心灵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我有幸走进了贺以理老师的音乐教室,成为贺老师的一位小提琴学生,终于圆了我一直以来的音乐梦。在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小提琴演奏技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小提琴的学习,我对音乐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面对潮州这片相对贫乏的“音乐沙漠”,贺老师和爸爸妈妈更多是希望我们练琴的小朋友不要满足现状,要多接触和了解外界,吸收更多音乐精华。因此,我们一直盼望有一天能够有机会与小提琴专家近距离接触,能够得到专家面对面的指教,听一听他们对我们的点评。前不久,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由《小演奏家》倡议并组织实施的音乐绿色工程走进了我们古城潮州,过去我们只能在光盘上见到的广州小提琴教育家顾应龙老师来到了我们身边。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顾应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音乐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带给我们不可多得的音乐财富。顾应龙老师在给我们讲学的过程中,非常亲切生动而且表现出了他渊博的音乐知识,他还经常在讲学的...
简介:在西方音乐写作技术被普遍作为音乐创作标准的大背景下,戏曲音乐的创作方法显得有些山重水复:是遵循着传统戏曲音乐的既定模式、还是借鉴西方音乐写作技术为戏曲音乐注入新鲜血液?抑或是重新梳理戏曲音乐的发展,从戏曲音乐的本体获得创作灵感?作曲家对客观事物的感悟、评价,通过具体的声音、最本真的演奏向观众作音乐呈现,这是当代戏曲音乐创作对于传统戏曲音乐的致敬与理性回归,更是对中国戏曲写意、虚拟的审美情趣的完美注解。这种回归,并非是简单的复制与机械的套用,而是对戏曲艺术精髓与美学原则的深刻理解与重新把握,这也是戏曲音乐创作及研究中一个值得积极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