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晋魏隋唐残墨》第36《夹注金刚经》是对鸠摩罗什译《金刚经》部分经文的注释。此件《夹注金刚经》文字精练,释义甚精,内容上与《金刚经解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主旨与大乘佛教所宣扬的“性空”思想相一致。其作者身份可能是晚唐时期某位禅宗僧人。

  • 标签: 《晋魏隋唐残墨》 《夹注金刚经》 禅宗僧人
  • 简介:为丰富和完善浙江宁波出水的清代“小白礁Ⅰ”沉船船体所用木材的资料,通过与国内外类似案例的比较,分析“小白礁Ⅰ”沉船的用材特点,利用植物解剖和光学显微技术,对后续出水的“小白礁Ⅰ”沉船木材种类进行了补充鉴定。结果显示,除了前期调查发现的木材种类外,该船的构件还有榄仁(Terminaliasp.)和五瓣子楝树(Decaspermumparviflorum)两种木材。这两种木材在国内同类文物的鉴定尚未发现过,因此对这两种树木的分布和种属问题做了简要的说明。

  • 标签: “小白礁Ⅰ号”沉船 木材种类 榄仁 五瓣子楝树 用材分析
  • 简介:为了对8件西沙华光礁I沉船遗址出水瓷器进行表向凝结物去除、脱盐清洗和残缺补全等保护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瓷器表面凝结物进行了成分分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对瓷器进行脱盐前、后的显微照相对比;对瓷器表面微孔内的物质,用扫描电镜分析(SEM)方法进行成分检测;用电导率仪测量瓷器脱盐过程电导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出水瓷器表面凝结物,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镁方解行技文石;不容易机械去除的样品,其成分主要是锰白云石及文石。瓷器微孔内的白色物质为含氯盐分。经两周时间的脱盐清洗,出水瓷器的脱盐电导率值降至较低水平。本工作结果可为西沙海域出水瓷器的后续保护提供资料。

  • 标签: 西沙 华光礁1号沉船 出水瓷器 表面凝结物 脱盐 分析
  • 简介:<正>敦煌遗书伯2641《宴设司呈报设宴帐目》,背面有莫高窟杂文四篇:修龛添福短句并序,诗一首并序,定西蕃曲子一首,莫高窟再修功德记。马德先生对《修龛添福短句并序》研究后,根据“团聚”,“推沙扫窟”,“南大像北边一所古窟”等判定是129窟重修资料①。对于《莫高窟再修功德记》的研究,还没有看到研究论文。《莫高窟再修功德记》是关于某节度押衙重修某窟原因及其窟内塑像、壁画内容的一件文书。由于《功德记》没有记载修

  • 标签: 三界 敦煌地区 功德 敦煌文书 敦煌遗书 比丘
  • 简介:河南省鲁山县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位于鲁山县城南关与望城岗村之间。(图一)鲁山县城按规划要修建的南环路通过该遗址的北部。为配合该路的修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县文物部门的协助下,于……

  • 标签: 发掘 遗址 简报 汉代
  • 简介:诸多近代货币论著,在介绍清末湖北发行纸币的官办金融机构时.仅谈及“湖北官钱局”一家。笔者在研究时发现.清末湖北发行纸币的官办金融机构,不仅有湖北官钱局.而且还有“官局”、“官银钱”和“官银号”等机构,甚至,其设立时间,还远早于湖北官钱局。其主要职能,不仅是发行钱币,还铸造大钱,或铸造银锭,用于上缴或市面流通。

  • 标签: 湖北 银钱 清末 金融机构 设立时间 发行
  • 简介:目前我国对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于田野发掘出的青铜文物,而来自出水的青铜文物,尤其是海洋出水,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无论是从腐蚀机理还是从腐蚀产物的角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遭受的腐蚀状况与陆地环境的器物有很大不同,有氧海水环境和无氧海水环境铜器的腐蚀产物也各有其特点。目前国内对海洋出水铜器的保护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随着水下考古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打捞出水的海洋铜器数量日渐增多,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出水后的保护,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 标签: 保护处理 海洋 铜钱 南海 钱币 青铜文物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在该旗新地乡三家村英凤沟清理8座辽金时代墓葬,其中一部分墓葬的清理报告已经发表,①1988年清理的7、8辽墓的材料尚未发表.7辽墓出土各类随葬品共166件(套)是该墓地已清理的墓葬规模最大、未被盗扰保存完整的一座多室墓.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中有银质文具4件,这是在辽代考古第一次发现成套的银质文具,对研究辽代契丹文化的发展状况有重要学术价值.

  • 标签: 凤沟 出土银质 墓出土
  • 简介:近年随着湖北、重庆两省市三峡库区考古报告集的出版,大批新的瓦当资料面世。本文旨在对三峡库区所出汉六朝时期瓦当的分类和命名做出规范化的尝试,同时对相关的年代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瓦当 三峡库区 汉六朝 分类 年代
  • 简介:2007年7月至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大兴新城北区8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汉代窑址8座,均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等构成;汉代墓葬5座,皆为砖室墓,可分为多室和单室两类;明代墓葬7座,其中6座为小型火葬墓。

  • 标签: 北京市 大兴新城北区 陶窑 汉墓 火葬墓 发掘报告
  • 简介:三星堆遗址祭祀坑青铜神树出土之时,器物严重变形、扭曲和破损,修复工作面临极大困难.本文就一青铜神树的修复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 标签: 神树 粘接 焊接 加固 环氧树脂
  • 简介:大足石篆山石刻"佛会之塔"第二级刻有"僧人启门",北山第176"弥勒下生经变"窟存有对称的"妇女启门"。两处启门与弥勒信仰有不可分之关系,体现出启门在佛教造像的独特含义。

  • 标签: 弥勒信仰 石篆山佛会塔 北山第176窟 “启门图”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外来宗教如何在中国传统思想支配下为民众所接受。作为佛教艺术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与儒教和道教思想相融合的题材,或者纯粹中国式的题材。从最新调查的材料“伴虎行脚僧”入手,对其形成和演变以及与“玄奘取经”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对研究佛教艺术的中国化、世俗化有其重要意义。

  • 标签: 伴虎行脚僧图 玄奘 开封繁塔
  • 简介:四川汉画中可见一种圆腹三足多带有盖的鼎,乃是炼制丹药的丹鼎,多见于石棺画像,这类鼎的图像可命名为丹鼎。四川汉代画像丹鼎乃是受汉代神仙家影响,属于“太阴炼形”信仰,是这种信仰在墓葬文化的体现,反映了汉代人寻求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愿望,追其根源或与山东地区的神仙思想相关。现今所见丹鼎以四川地区所出较多,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汉代四川地区道教盛行以及汉代蜀地炼丹术的流行。

  • 标签: 汉画 丹鼎 神仙思想 道教
  • 简介:汉画像石上的接吻考辨杨爱国汉画像石上有一类图像虽不多见,但其含义却耐人寻味,这就是接吻。迄今所见接吻有以下3幅:1942年四川彭山县东汉崖墓出土双人接吻石雕1件,位置不详。男女2人跪坐于地,搂抱在一起,做接吻动作,四周无它物①。1969年四川荣...

  • 标签: 房中术 汉画像石 西王母 转祸为福 张道陵 生殖崇拜
  • 简介:<正>《龙王礼佛》(以下省称“礼佛”)是敦煌壁画绘制中出现较晚的一种新颖题材。现据莫高、榆林两处石窟统计,尚存四十余壁面(约一百余平方米)。从目前断代资料认定:“礼佛”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的洞窟,现存五代四十二个窟就有十三个洞窟(占30.9%)画有这种新型壁画题材。而最晚也是在北宋前期洞窟中出现过,宋代四十三个窟也有七个窟(占10.9%)画有“礼佛”。而在此后皆消声匿迹再不出现。这就:“礼佛”是五代、北宋瓜沙归义军世守时期被绘制于洞窟的特殊壁画题材。别的历史时期并不画它,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其次,从目前所

  • 标签: 敦煌壁画 佛教艺术 宗教信仰 宗教意义 魏晋南北朝 石窟
  • 简介:本文依据最新公布的考古材料,首先对撰写时间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评析;其次,判定撰成于武周长寿元年(692),在武周证圣元年(695)和开元初年(约719)两次少有补续;并进一步推断692年撰成时当为"沙州都督府经卷第一"、695年补修后为"卷第二".

  • 标签: 敦煌文书 《沙州都督府图经》 撰修时间
  • 简介:这是一枚持花女神西班牙双柱银币。该银币正而图案是坐在卧榻上的西班牙女神,她头戴城堡形皇冠,背靠群山,手拿橄榄枝伸向前方,上书西班牙文国号“ESPANA”(西班牙),下书发行年款“1870”。

  • 标签: 西班牙 银币 女神 赏读 国号
  • 简介:浅析“二磴岩舞蹈”的内涵与价值林堃四川的古文化遗存,有大量的汉代崖墓,四川盆周及伸展开来的以丘陵浅山为主的地势,为开凿这些崖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并得以保存下来。崖墓中大量的遗存,特别是众多生动的石刻造像,反映了古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所创造...

  • 标签: 舞蹈 群众性 《巴渝舞》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地域文化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