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与肺部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人工气道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预防。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发率及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对于肺部感染的相关知识以及专业的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较好,对医院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而对照组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一般。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护理病发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气道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取升气壮阳的方法来对小儿遗尿症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40名6~15岁小儿遗尿症患儿,这40名小儿都采取升气壮阳法。结果对患儿的唤醒阀及其膀胱容量等做好观察工作,总有效率87.8%;唤醒阀皆100%属于正常现象;40名患儿的膀胱容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有82%能够达到正常儿童标准水平,全部患儿在通过治疗前后的膀胱容量都有所提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参考证候积分疗效标准,其中好转的有3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87.9%。结论本篇文章主要从唤醒阀、膀胱容量等内容,通过采取中药的形式来对小儿遗尿症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显示升气壮阳法对唤醒阀出现问题的患儿起到了提高唤醒阀的作用,并且膀胱不足的患儿也有着明显的提高膀胱容量的效果,该方法对治疗小儿遗尿有一定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患者气道湿化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管内滴入法与传统注射器间歇气管内滴入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79例均有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分成两组,选择同样的湿化液(0.45%的盐水)。实验组4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管内滴入,对照组39例用传统注射器间歇气管内滴入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稀释痰液、发生刺激性咳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痰痂形成、气道出血方面差异亦有显著(P<0.05),而在肺部感染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立人工气道后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道内滴入湿化呼吸道,能有效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减少痰痂形成,减少气道出血,避免了频繁吸痰造成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并降低了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使用麻醉术时,对困难气道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麻醉科实施的66例麻醉困难气道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麻醉术中困难气道的判断和处理方法要点。结果对在麻醉术前检查出困难气道的44例患者,因准备工作充分顺利建立气管插管,有22例患者在实施麻醉术中出现困难气道,其中有21例患者经及时调整和多次插管取得成功,有1例患者在反复插管过程中,因缺氧导致心脏骤停而死亡。结论在进行麻醉术前要检查患者的气道结构,看有无异常,并询问相关病史,做出综合评估,在术前及时发现困难气道,并做好充分的技术器械、医护人员准备工作;对麻醉期间发现的困难气道,应根据病情再行插管或采用面罩通气后,再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通气,以减少麻醉引起的意外情况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气相色谱法在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时具体的操作流程。方法: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代替顶空进样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并且选择适量样品放置在顶空瓶中,将温度设置为80℃进行恒温水浴,水浴时间控制在15分钟,然后取液体上部气体两毫升进行气相色谱检测分析和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血液样本中分别加入不同标准的乙醇样品,然后完成加标回收测定操作,并且要保证其回收率以及回收率的标准偏差等均在指定范围内。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流程得出的实验探究结果准确性相对较高,并且相关检测结果存在的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此种检测流程的方法简单可靠,对于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来说,适用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