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的发生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随机选取年龄满18周岁,并且自出生后在我区一直居住者作为下颌第二磨牙的研究对象,在根管显微镜下探查需治疗患牙开髓后或者拍摄X线片,按照根管显微镜下C形根管所具备的形态特征以及C形根管系统的X线特征,对我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的发生进行判断。结果在本研究中共有1592例调查者,下颌第二磨牙为3184颗,其中876颗具有C形根管系统,27.53%的发生。结论在我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中C形根管系统的发生较高,对其解剖形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及认识,有利于临床医师成功治疗下颌第二磨牙效率的提高。

  • 标签: 下颌第二磨牙 C形根管系统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水平与骨折手术术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02例骨折手术患者当成研究主体,依据术中输血方式的不同分成甲组(自体输血)和乙组(异体输血),每组151例患者,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8.53±3.07)mg/L少于乙组患者(17.86±6.54)mg/L,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5.869,P=0.000)。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15.23%)高于甲组患者(5.9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851,P=0.009)。结论在骨折手术输血患者中,其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阶越高,所以,C反应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以及发展。

  • 标签: C反应蛋白 骨折手术 输血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院内感染护理管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4年开始实施强化院内感染护理干预,分别在实施前后各选取20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与实施后组,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前组的医院感染发生为11.00%,明显较实施后组1.50%的发生高(P<0.05);实施后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病房管理、健康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院内感染护理管理可预防医院感染,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外科手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6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为3.57%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对照组21.43%的并发症发生明显更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用于胃癌根治术围术期中可促进术后康复,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高原颅脑外伤后癫痫的发生及其临床治疗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中对126例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统计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对于癫痫发作患者,根据发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158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癫痫34例,发生为21.5%,其中,早发性癫痫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患者8例。有126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有10例,发生为7.9%。而34例未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患者中,发生癫痫24例,发生为70.6%。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的患者癫痫发生显著低于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可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降低癫痫发生

  • 标签: 亚高原地区 颅脑外伤 癫痫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胃肠外科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胃肠外科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拔管发生低于对照组(2.94%VS11.76%),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胃肠外科住院接受胃肠减压管插管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干预 集束化护理干预 胃肠外科住院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工作中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这一事件为切入点,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事件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整改、总结,探讨RCA这一管理工具在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结合现在临床工作中胃管固定的现状,对其所导致的压力性损伤事件进行原因的分析、整改措施的探讨,并将新的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试用,比较其成效,对RCA的效果应用进行总结。结果应用RCA寻求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的根本原因,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在临床试用后收到良好效果,对比RCA应用前后,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明显下降。结论使用RCA能找到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的根本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 胃管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与全身麻醉对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生命体征、MMSE评分及POC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5例)和B组(75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E评分和术后POCD发生等。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24hMMSE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POCD发生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可有效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并有助于降低POCD发生风险,价值优于全身麻醉。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MMSE评分 POC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有效降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肌麻痹(RMP)发生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对28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不同的阿托品和复能剂联用治疗方案,观察两组阿托品的用量及RMP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所有14例病例无一例发生RMP,阿托品用量43.95±12.89mg。对照组14例病例中发生RMP4例,发生为28.6%,阿托品用量87.20±5.78mg。两组RMP发生及阿托品用量比较,选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者的合理联用可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有效降低RMP的发生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阿托品肟类复能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肺内感染发生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选取88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44例)和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44例),对比两组患者肺内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内感染、肺部第二重感染、肺内感染病死和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25.0%、9.1%、4.5%、3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显著降低重症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肺内感染发生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早期肠外营养 重症神经内科疾病患者 肺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后早期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随访,对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进行详细地记录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56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点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16天之间,其平均时间为(7.42±1.32)天,不良症状持续时间为3~20天,平均(10.12±4.3)天。据统计,在随访期间并无发现死亡、心率失常、肾功能减退以及下颌骨坏死等严重不良情况发生。其中流感样征状(23.21%)、发热(28.57%)、头痛(35.71%)、关节痛(46.43%)、肌肉痛(53.57%),其发生为62.13%。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虽然早期仍然存在许多不良症状,但多为一过性,并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其早期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唑来膦酸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高原颅脑外伤后癫痫的发生及其临床治疗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中对126例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统计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对于癫痫发作患者,根据发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158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癫痫34例,发生为21.5%,其中,早发性癫痫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患者8例。有126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有10例,发生为7.9%。而34例未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患者中,发生癫痫24例,发生为70.6%。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的患者癫痫发生显著低于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可进行预防性抗癫痫治疗,降低癫痫发生

  • 标签: 亚高原地区 颅脑外伤 癫痫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行早期活动护理对其胃乏力发生和胃肠功能指标的良性影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情况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早期活动护理,然后就两组患者的胃乏力发生及各项胃肠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胃乏力发生及各胃肠功能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活动护理作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胃乏力发生并改善胃肠功能指标,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 标签: 早期活动护理 胃癌根治术 胃功能指标 胃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实验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得到下降,而实验组血尿酸水平(315.45±99.33)较对照组(417.58±102.39)显著更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18.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34.3%,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χ2=7.490,P<0.05)。结论非布司他对痛风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非布司他 痛风 临床应用效果 不良反应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腹腔镜下胆囊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术后降低肠粘膜粘连发生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胆囊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胆囊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粘膜粘连的发生。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粘膜粘连发生次数等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手术对比传统胆囊手术可以降低肠粘膜粘连的发生,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手术 传统胆囊手术 肠粘膜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实施尿道综合护理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0例,然后平均分成两组,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8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尿道综合护理组(40例),一组尿道常规护理组(4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尿道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5.0%(2/30)显著低于尿道常规护理组12.5%(5/30)(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尿道常规护理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尿道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实施尿道综合护理较尿道常规护理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综合护理 方法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影响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为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进行现况把握、解析、制定对策并组织落实、效果确认等。结果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由实施前的71.15%降低至实施后的32.69%。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急救团队凝聚力,增强协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危重病人 转运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的降低作用。方法选出60例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进行早期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我院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等并发症发生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改善预后。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