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挤压排尿法用于处理椎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椎管麻醉法行下肢手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法,观察组采用膀胱挤压排尿法帮助其排尿。观察两组患者排尿缓解/解除情况以及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缓解/解除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40min内首次排尿时间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排尿法和膀胱挤压排尿法均可应用于改善椎管麻醉术后患者的尿潴留情况,相比而言,膀胱挤压排尿法缓解/解除椎管麻醉术后患者的尿潴留的患者的尿潴留情况更有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中应用钝性分离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时采用解剖刀进行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时采用钝性分离法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24h及7天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置管后24h和置管后7d少量出血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中量出血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量出血人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ICC置管术中应用钝性分离法扩皮在不影响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出血量,可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种不同的血气分析采血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采血方法。方法将我科近年来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对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部位进行采血,观察三组患者主观疼痛的发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足背动脉穿刺组患者在主观疼痛发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显著高于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P<0.05);而在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P<0.05)。结论利用足背动脉进行血气分析时穿刺采血,能缩短操作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是对自己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的方法。它是传统心理学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心理学所独有的一种研究方法[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四诊法于神经外科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术前访视,研究组在术前访视中应用中医四诊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血压与心率的增高率、术前存在问题发现率。结果研究组在血压心率增高率上低于对照组,在术前存在问题发现率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四诊法能使医生更有效地发现术前存在问题,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在手术前晚有充足睡眠时间,预防患者在术中出现较大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常法护理管理方法在血液净化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人员14名为五常法护理管理对象,自2013年8月后我院开始执行五常法护理管理方式,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五常法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100%,实施前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64.3%;五常法实施后,护理人员一次性内瘘穿刺成功的有13(92.9%)名,不适症状发生0(0%)名,发生护理差错0(0%)名;实施前,护理人员一次性内瘘穿刺成功的有7(50%)名,不适症状发生5(35.7%)名,发生护理差错4(28.6%)名,以上差异皆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方法的实施,使得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同时有效增加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7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间断气道湿化法,干预组病人则实施持续气道湿化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40%),干预组病人不舒适发生率(1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3%),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湿化时的不适感,降低湿化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的准确性,并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对比。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的100例尿潜血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尿潜血检测,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出95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5.0%;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出92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2.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用时明显长于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费用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25元vs.2元)。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快捷,但费用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实施持续泵注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危重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传统分次注射,实验组行持续泵注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未见差异(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氮平衡较高,实验组便秘、低血糖、应激性溃疡、胃管梗阻、胃潴留、呕吐、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组间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实施持续营养泵注鼻饲方法能够保障患者营养摄入,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药基因突变以及L型耐利福平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采用PCR-SSCP法,对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常规的药敏实验。然后,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在96例肺结核标本中,有54份被检出为MTL型,占56.3%,包括42例人型结核分支杆菌,12例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在药敏试验中,将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4株敏感,耐药率为52%。通过PCR-SSCP分析中,显示21例为阳性,检出率为42%。在恢复试验中,显示21株rpsL基因突变株中,15株依然对利福平有耐药性,占到71.4%。29株rpsL基因阴性株中,有26株恢复为细菌性,占到89.7%。结论对50株MTL型临床分离株进行测试后,有24株对利福平产生耐药性,占52%。21株显示阳性,检出率为42%。根据药敏结果,以及PCR-SSCP法,得出的两种办法的符合率为80.9%。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浅层吸痰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2月本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深层吸痰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及吸痰后患儿发生黏膜损伤、呛咳、烦躁、呕吐、及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吸痰前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在浅层吸痰前、吸痰时、吸痰结束后1分钟、2分钟、3分钟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新生儿传统深层吸痰前、吸痰时及吸痰结束后1分钟、2分钟、3分钟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痰时和吸痰后1分钟、2分钟、3分钟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相关并发症中气道黏膜损伤、呛咳、烦躁、呕吐、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浅层吸痰法可有效清理机械通气患儿的气道痰液,保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减少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降低吸痰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浅层吸痰法是机械通气新生儿安全、有效、舒适的吸痰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