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方案对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06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方案,一组采取DHS治疗方案,分别从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对比两种方案治疗效果。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95min、164ml、77ml;DHS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1min、291ml、154ml,两种手术方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FNA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优40例,良16例,优良率为93.3%。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内固定手术的髋骨骨折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髋骨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护理干预不同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9例。康复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康复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57例(96.61%)显著高于常规组50例(84.75%),康复组的护理有效率56例(94.92%)显著高于常规组48例(81.3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骨骨折患者给予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加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二甲单位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6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通过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氏针治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77.3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franc关节损伤经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减少住院时间,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并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内固定术后的腰椎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病患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恢复锻炼等,然后比较两组病患术后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所有病患均经过内固定术治疗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后,观察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对于病患的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围手术期进行精细护理比通常护理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医学中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及相关治疗方法作以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法医治的后踝骨折患者的60例相关资料,男36例,女24例,年龄选取阶段为20到75岁,交通事故伤21例,摔伤19例,扭伤16例,其他伤4例;左边踝骨折患者32例,右边踝骨折患者28例;三踝骨折29例,外踝及后踝骨折患者12例,单纯的后踝骨折患者10例,外踝及后踝伴三角韧带损伤9例。应用Lauge—Hansen和Naoki的分类标准,将所有选取的踝骨折患者分为旋前外旋IV度29例,旋后外旋Ⅲ度22例,IV度9例;内侧延伸型15例,后外侧斜型38例,小块撕脱骨折型7例;其中择期手术48例,急诊手术12例。结果手术后4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的状况,经过加强使用愈合药物之后,切口欧逐渐愈合,其他患者的伤口均在一期内逐渐愈合。我们所选取的60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大概为20到62个月骨折患者均于手术后3到5个月左右伤口愈合。运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相关患者治疗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定,其中优26例,良24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5.8%。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对是于踝骨折患者的最好的
简介:(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200)摘要目的观察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52例,均给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22.18±5.43)d;术中出血量为(122.38±20.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7%;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为96.15%。结论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术后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采取自身取髂骨植骨,6例采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骨折均能达到功能复位,随访达到8~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个月。无骨感染及关节僵硬。结论半环槽式外固定架结合植骨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固的固定,不影响软组织的外科处理,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少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早。有效的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了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部骨折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髋部骨折的患者50例(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将其命名为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17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16例)以及髓内钉治疗组(17例),其中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患者采取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而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而髓内钉治疗组患者采取髓内钉治疗,随后观察这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5.0%,而髓内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于转子下和转子问骨折的患者,采取髓内钉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对于股骨颈头下骨折以及股骨颈骨骨折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患者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5年5月,医院共以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172例,合计手术切口232处,其中口内前庭沟切口或口内前庭沟切口+局部小切口占96处,单纯局部眼睑或耳屏切口46处,颌下切口37处,头皮冠状或半冠状切口30处,口外原瘢痕处23处,选择1点或多点固定,材料选择小型钛板、微型钛板、可吸收板为主,部分患者配合二尾结扎、颌面固定,术后疗效评价包括术后颌关系、张口度、X线检查、接骨板保留情况、并发症等,术后2年内定期随访,决定是否需要取出钛钉、钛板,部分患者联合颌面牵引。结果术后当日颌干扰8.72%、开口度≤3cm者39.53%;随访12个月~24个月,未见开口不良者,骨折愈合率92.75%(256/276);感染发生率5.81%,均在术后1-2周出现,1例患者术后眶下区麻木,11例患者出现轻度咬合干扰,经调整后基本恢复正常,复视与颜面畸形各1例,14例取出钛板。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整体疗效较好,骨折愈合率高,但早期可出现颌干扰、咬合困难等并发症,需联合调整、牵引治疗,术后早期还可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因异物感等原因取出钛板。